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性格的哲学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忍”、“让”、“和”、“不争”。我们从民间的许多格言中即可窥其一斑。比如“大丈夫能屈能伸”,“宁受胯下之辱”;又如“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再如“先让一步,然后到手”,“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它们表现的是一种尽可能息事宁人的忍让,  相似文献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这句中国谚语,去了解和认识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也是恰如其分的。这是我在俄罗斯工作生活期间的切身感受。俄罗斯人的性格,天然的孕育于俄罗斯这方水土。形容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可以概括为一个“大”字。俄罗斯是全球领土最大的国家,它拥有郁郁葱葱的大森林,辽阔无垠的大平原和呼啸弥漫的大风雪……于此相互映衬的是俄罗斯人高大魁伟的身躯、粗旷顽强的气魄和豪爽豁达的脾气。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谈民族精神不能不谈民族问题 ,特别是关于中华民族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2 0世纪 80年代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版 )一书中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他说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 ,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 ,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学者们认为 ,费先生的这个观点对解决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 ,而且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阐述了从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  相似文献   

4.
5.
郑熊 《华夏文化》2009,(2):62-64,33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需要弘扬,但仅有弘扬是不够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弘扬民族精神的传统提法中,增加培育二字,这标志着党对民族精神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普慧 《华夏文化》2006,(3):21-2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或民族共同体的灵魂,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团结一致和谐共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愤向上、自强不息的内动力和原创力的源泉。 民族精神在历时性的特质上,往往与宗教信仰粘连在一起,构成了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指导着该民族的生活、思维方式,支撑着该民族不断进取,引导着该民族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9.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以记载人类前行足迹的历史资料、文化经典、文学作品和中华文化人格为载体,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党的十六大报告号召: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结合理工科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名的比喻:日本人好比一群小鱼,它们有秩序地沿着一个方向游着,一块石子投入水中,打乱了队形,使它们突然调头,朝相反的方向游去,然而队形依然是井然有序的。这个比喻传神地演绎了日本人的性格,不难使人联想起这样的场面:在国外的旅游胜地,或机场、车站,在导游的旗帜下,日本旅客排着整齐的队,迈着短小的步伐,安静肃然地行进着。当地人见了,往往瞪大眼睛——“哇,日本人,真守纪律!”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2日至4日,由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和陕西省黄陵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黄帝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继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中,不同颜色往往被赋予不同含义。色彩的特殊定义,既能反映出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又能表现出浓郁的民族性格色彩和精神风貌,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关乎民族尊严。因此,各国、各民族间的交往,特别是文化交往方面,如果参与各方能够对颜色礼仪给予特别的关注,即无异于关注他国、他民族的文化习俗,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进而在民族之间,亦或个人之间的往来关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良好的效果。相反,一旦对这种礼仪文化缺少了解,或是稍有疏忽都可能使民族间的文化交往陷入困境,使双方的行为目的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优秀文化的“文明”观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本质。“文明”一词早见于《尚书·舜典》睿哲文明”,疏云:“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指治国者的道德和才能应当像太阳一样光照。《周易》一书中的“文明”一词具有和人文”一词相同的含义。它认为君子应学习天文”,研究和了解自然的道理,“以察时变”;应学习“人文”,研究和把握社会的道理,以化成天下”,使社会和个人趋于文明。我国古代文献中,“文(明)”和“野(蛮)”相对,文”是礼仪规则、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的总称。战国末期大思想家荀子说:“不敬文,谓之野”,“不敬文,谓之瘠”,不尊重文…  相似文献   

14.
15.
美国西部文学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文学作为最具美国特色的通俗文学,成功地再现了美国社会和民族形成的特殊环境。它以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为背景,把誊与恶的冲突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描写在“天高皇帝远”的边疆地区牛仔式的英雄“替天行道”,与匪徒追杀、格斗,保护受欺凌的弱者。  相似文献   

16.
彝族女诗人巴莫曲布嫫穿过历史的幽径,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符号代码进行解读:从民族精神到生存追求,一一展示了诗人诗歌的民族特性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7.
阿古 《滇中文化》2000,(3):22-2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精神生活方面,由于衣食足,所以思礼乐,热衷于享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文化旅游已成为世人追求和向往的时尚。在这种形势下,我县作为一个山坝结合、少数民族聚居,稀有的花腰傣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县来说,如何充分发挥我县花腰傣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我县文化旅游生态村的建设,我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黄河是一条河,是中华民族的母可;黄河是一首诗,它讴歌了我们民族光荣的历史和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黄河是一首歌,是对祖国母亲的热情颂歌,是战斗的号角,是胜利的警号;《黄河》是中国近代合唱创作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姜進 《中国文化》2013,(1):104-118
1913年,辛亥革命后的两年,王国维(1877-1927)完成了现代戏剧史的开山之作《宋元戏曲史》。从那时起,中国戏剧史就成为系统性的学术研究之对象。王国维的兴趣主要是在宋元两代的戏曲,他的书却采用了主道着西方近代学术传统的进化史学和精英史观,以宋元戏曲为最高成就描画了一条中国戏剧发展的轨迹,追溯其起源,整理其发展之脉络,从中探寻独特的中华美学传统。从王国维开始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戏剧史研  相似文献   

20.
湛风 《华夏文化》2008,(2):57-61
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因”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4月1~4日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港澳台和大陆共六十余名学者围绕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联结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丰富内涵、中华文化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及精神家园建设、大学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现摘要刊发研讨会上部分专家的发言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