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田 《世界文化》2007,(4):12-13
笔,作为一种文化的代表,被人们用来记录着自己的历史。据考证。人类使用的第一支自来水笔,是4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的芦苇笔。而我们今天所普遍使用的自来水笔,则是100多年前由美国人乔治·派克研究发明的。乔治·派克不仅发明了钢笔,他所创建的派克笔制品公司,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已发展成为当今全球制笔业中的头号王国。  相似文献   

2.
玫雅 《世界文化》2005,(9):16-16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了车轮。他们很喜欢60这个数字,因为60很有用,又有很多因素。用来进行基本运算或做生意都很方便。布拉克斯玛(Mary Blocksma)的书《阅读数字》(Reading the Numbers)中提到,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这套60进位数字系统传到了古埃及,而古埃及人则用这套系统把圆分成360度。360度的圆对古埃及人来说非常好用。他们很喜欢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3.
球的发明     
球是人们发明的第一件运动器材。在古埃及,不管在哪儿,扔石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游戏,但是玩这种游戏很容易打伤人。于是,人们就到处寻找一种危险性比较小的东西来扔着玩。这样,埃及人就发明了第一个球。  相似文献   

4.
正在荷兰,风车、木鞋、郁金香和奶酪被称为四大国宝。到荷兰旅行,观看荷兰风车是许多游人都很惦记的事情。许多人都以为风车是荷兰人发明的,其实,人类制造风车、利用风能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关于制造和利用风车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人,他们研制出了水平转动的风车。公元前644年,波斯人制造出了卧式风车。中国人对风车的记载最早是在西周初年,相传姜子牙创造的八卦风轮就叫  相似文献   

5.
欧洲人曾需要一些只有东方才有的香料。早年的十字军战士把烹调用和药用的外国香草带回国内。那时的香料得之不易,而且价格昂贵,因此餐桌上的香料便成了社会地位高低的一种标志。那些香料不仅会使肉味鲜美,而且还用来驱除腐肉的臭味。当时,因为土地贫瘠,人们不能种植确保牲畜过冬的足够的饲草,他们只好在秋天把牲畜杀掉,这就需要用香料来保存肉类。香料还用来制造香水。香水在人们一年只洗一次澡的国家里使用得非常普遍。由于对香料的大量需求以及中间商从中渔利,  相似文献   

6.
香水史话     
自远古以来,虽然人们一直使用香料,但是香水这个词最早开始出现在法国,而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代亚述人不仅把芳香油及油膏涂在身上和头发上,而且还涂在衣服和头饰上。波斯人甚至留着胡子来涂上香料。这种做法盛行于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拜占廷。古罗马甚至出现一所教授制作油膏技术的香料制造学院。香料在中世纪仍很盛行,它是那么富有吸引力,以致每当举行庆祝活动时,连骡子身上都使用香料和油膏。17世纪初期,第一家香水厂出现在佛罗伦萨。该  相似文献   

7.
香水小议     
东方人与西方人选用香水的习惯不尽相同,这与他们在生理上存在的差异有关:东方人体味较淡较轻,而西方人则较浓。所以西方人制出的香水一般味道浓郁,使人感受强烈,以掩盖人体本身的味道。另外,东西方人的心理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素来崇尚自然平和的东方人无意利用香水来强化个人形象,他们更愿接受一种与世无争、如沐春风的感觉,因此偏爱清幽淡雅香味的香水;而个性鲜明、喜爱表现的西方人却认为,利用香水是向他人展现自我的最直接的方式,所以西方人不仅普遍使用香水,而且使用的香水芳香各异。当然东西方人在香水的使用上正在设法…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银这一稀有金属,不仅是财富的象征,而且具有非凡的使用价值,可用于照相、医药直至太阳能。我们大多数人都喜爱银子,以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用银来表示希望、才华和地位。我们寻找云朵边缘的白光,倾听演说家雄辩的演讲,见到满头银发的著名长者。古埃及人把银称为“白金”,因为金银这两种金属是最早用于制造硬币的。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上  相似文献   

9.
香水的历史     
要知道香水的历史,首先必须了解香料的历史。在东方,人们认为香料发祥于帕米尔高原;而在西方,则认为公元前二十至十八世纪的古埃及为香料发祥地。古代的香料基本上都是固态的,如白檀、肉桂、丁香等香树;乳香、甘松、没药等树脂以及麝香、海狸香等动物分泌物。焚烧香料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这样做是为了把供物奉献给神明。  相似文献   

10.
西方笔的变迁史顿官刚编译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笔”是用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芦苇杆制成。早在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这种笔了。他们把芦苇杆的一端削尖,然后在芦苇杆里注入一种由颜料和水调成的稠状物。书写时,只要挤压芦苇杆,“墨水”就会流出来。相比...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际化妆品市场可谓热点不断,它完善了人们的化妆技巧、增强了人们的美容意识。新的一年标志着新一轮时尚的开始,处于时尚浪尖的化妆品更是百花齐放、绚丽多彩。小容量,大风行时下化妆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小巧玲珑的彩妆品、香水、保养品大行其道,彩妆品中指甲油算是极明显的例子,有的小包装仅够使用一次。小容量的淡香水也特别好卖,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有3.5毫升的香水包装,实在迷你,收藏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而可以循环使用的袋式外包装,则是香水世家的首次创举。新科技的彩妆新鲜感对消费者具有较…  相似文献   

12.
川流不息的尼罗河自南而北,穿过非洲广阔的撒哈拉沙漠,注入地中海。千百年来,它不仅孕育出古老灿烂的法老文明,也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热情奔放的埃及人。舞蹈便是埃及民众热情活泼、开朗幽默性格的完美体现。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将他们的舞蹈雕刻在庙宇和坟墓的墙壁上,保留至今。壁画《乐女》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在古埃及人崇拜的众多神灵中,形象为牛头、女人身、两只牛角托起一轮太阳的哈特乎尔神,就是专司爱、音乐和舞蹈的神灵。提到埃及舞蹈,人们熟悉而且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东方舞。这种以扭动腰、臀部为基本动作,时而柔美…  相似文献   

13.
发源自阿尔卑斯山的莱茵河进入德国西部后逐渐平缓,流经科隆时好像被这座美丽的城市吸引,河水看上去几乎不流动了。然而,科隆的魅力远不止此。同样,她也让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留连忘返。科隆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城市,它不仅吸引游客,也吸引大量生意人。每年,科隆都要举办各种国际博览会。不过,最早使科隆闻名于世的当数一种爽身的香水,中文通常译为古龙水。其实,所谓“古龙水”和“科隆”的城市名字是同一个词。据传,18世纪时,意大利人乔安想以鲜花为原料,制造一种刺激性欲的春药,但未成功。那失败的春药就是古龙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科隆人…  相似文献   

14.
埃及是人类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人创造了高度的古代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们发明的象形字、以及闪烁着明之光的金字塔、木乃伊和神庙。雕刻艺术是联系这些明载体的纽带,它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衣扣史话     
最早的衣扣是由原始人发明的。他们用木棍或兽骨的碎片穿透兽皮,把皮子联结起来。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使用带有穿孔的石块或木片,并在其上也采用了饰针,实际就是金属钩扣.金属钩扣重叠起来就成为装饰品,男人在一边肩上,妇女在双肩上系扣。在饰针中,别针是最古老的。是由罗马人发明的。众所周知,钮扣是在12世纪问世的,由金属制成。而由皮子及兽骨制成的钮扣开始只是贵族才有资格使用。有趣的是,钮扣是最先被男人们使用的,他们的衣服和妇女的服饰一样鲜艳夺目、雍容富丽。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世界,要说挣钱最容易的,可能就是美国这个最发达的国家了。美联储以全球储备货币美元为工具,时而量化宽松,时而量化紧缩,周期性地割着世界各国的财富羊毛。一张绿纸片有着这样神奇而又邪恶的色彩。就连中国这个当今第二大经济体,也难免要面临着被美国割羊毛的危险境遇。其实,在史上,纸币却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是中国人教会了地球人印刷和使用纸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钞票。而中国人之所以能够最早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丝绸闻名于世的年代是遥远的。公元前六。七世纪,希腊人所称的到“绢国之都”,就是指到中国来购买丝织品。据传说,发明蚕丝织造的是黄帝的妃子缥祖。这说明蚕丝在我国的应用历史非常久远。早在绘画用的纸、绢尚未发明之前,人们只能将画或刻或绘在木板、石版、器物或丝织品上。人们又分别称他们为“木板漆画”、“画像石”、“砖画”、“帛画”等等。“帛画”就是画在丝织品上的图画。现存我国最古老的绘画,就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前221)的帛画化风人物图》、软龙图》以及西汉门王堆帛圆》等。化风人物图》是在湖南长沙楚国墓中…  相似文献   

18.
手套史趣     
手套史趣手套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用于保护手的物品,而且曾经是古代君主显示权威和尊严的饰物。如在古埃及一些国王陵墓里,残存的帝王服饰中就有手套。最早记载手套的是荷马的古诗《奥德赛》:尤利西斯回到父亲拉厄耳忒斯那里时,看见父亲手上戴着很厚的手套正...  相似文献   

19.
人们何时开始戴假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何时开始戴假发?早在4千年前的古埃及,戴假发就成为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据考证,假发是从波斯传入小亚细亚的。在古希腊时代,人们为了演好各种悲喜剧,常常选用造型别致的脸谱,同时不同的角色还佩戴不同的假发。在罗马时代,贵妇人特别偏爱假发,她们常常选...  相似文献   

20.
时代密封器     
很难说,把一包东西深埋地下或封存在坚固的建筑物里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包收藏有文件和珍品的东西是传给子孙后代的,让多少年以后的人们了解现在的情况。据说,古埃及人最早这样做,目的是为法老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生活提供一切必需品。正是这种做法让当代的考古学家欢喜不己,也让盗墓窃贼有利可图。还有一种说法:习俗来自古代苏美尔人。他们把信件收存在神殿和皇宫的基座里,供以后的统治者参阅。无论是该习俗的年代有多遥远,还是封存的物品种类有多繁多,毫无疑问,其他国家都不如埃及人和苏美尔人。例如,已知的是,在俄罗斯每隔50-1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