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已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民工在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独立社会群体,其居住方式也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社会经济现象。农民工与城市户籍人口相比,在居住现状上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民工居住条件简陋以及居住环境恶劣,这样的居住情况给社会造成了很多不稳定因素。要彻底解决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必须从法律的层面上保护居住权,立法保护居住权并确立居住权的宪法地位,此外还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完善与居住权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并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2.
居住权是保障公民住房权实现在民事法律中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与婚姻家庭制度。从离婚妇女对住房的需求,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有关居住权的规定和对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生活模式的分析,应该通过“倾斜立法”来加强对离婚妇女居住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系 ,探讨了造成我国公民宪法意识淡漠的主要原因 ,强调宪法司法化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及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依赖于法律的具体化而得以保障.但当规范性文件与宪法抵触时及当宪法权利没有被具体化而公权力作出的具体行为侵害公民基本权利时,就需要通过宪法救济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我国现有的宪法救济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将公民环境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明确规定在宪法中是未来宪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WTO后,结合我国实际,确立对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宪法保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要真正实现公民环境权,我国宪法必须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环境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保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宪法司法化: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推进社会主义法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很多国家都运用宪法司法化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情基础上,总结我国建立宪法司法化的障碍并提出构建该制度的建言。  相似文献   

7.
宪法的公民程序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宪法的实施和人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宪法尚无完整和合理的公民程序权规定,反思我国忽视宪法公民程序权的传统思维,并基于此来建立我国的宪法公民程序权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居住权是居住权人对他人享有权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近来,居住权这一概念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尤其是彰显于离婚、继承、抚养和赡养等具有身份关系的案件之中。文章从居住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出发,探讨了居住权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存在的价值,并从父母、离婚后未找到居所的一方和保姆这三方面来说明我国规定居住权的现实意义。从而说明在我国设立居住权是必要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居住权是一项重要的用益物权,我国《物权法》却对此未加以规定。笔者认为,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不足以保护弱势群体的居住利益,居住权能以较强的物权效力弥补上述不足,而且居住权的设立符合物权的发展趋势,因此居住权在我国的设立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李虹 《甘肃高师学报》2008,13(1):128-130
宪法的核心和最高价值是保障人权,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被侵犯时,如果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规定加以保障,也不能直接依据宪法提起诉讼,在公民基本权利不能得到保障的同时,宪法的权威也将被损害。鉴于近年来很多公民宪法权利案件的发生以及我国目前宪法救济制度的不足,建立宪法诉讼制度,使宪法司法化,是树立宪法权成、保障人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已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许多国家将其作为公民基本权利在宪法中明确予以规定和保障。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先后签署了两个国际人权公约。对此我们应重新理解迁徙自由的涵义,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应在创立有利的社会环境、法制环境、通过寻求公民迁徙自由权的法权基础从而在宪法中确立公民迁徙自由权,同时建立相应的救济制度,以真正实现我国公民迁徙自由权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居住权在我国已有相关立法,人们已经认识到居住权的占有和使用两个权能,但对认知居住权的收益权能仍然不明晰,这种状况导致现实中诸多相关纠纷适法不能。因此,提高对居住权的收益权能的认识,完善居住权的收益权能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居住权的收益权能,应从五个方面去认识:首先,它是开创者就已经赋予了的权能;第二,居住权的收益权能制度在国外立法中体呈现出日益完善的趋势;第三,居住权自身的性质就是一种用益物权;第四,居住权的收益权能有利于弹性解决适用主体的现实纠纷;第五,居住权的收益性权能也是为市场所认可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平等权作为公民平等权的重要内容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侵犯公民教育平等权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忽视宪法保护.宪法保护公民教育平等权,是由宪法自身的效力和规范特点决定的.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平等权的宪法保护的途径在于:培养公民宪法意识,树立教育平等的观念,修改完善宪法,建立宪法司法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社会背景下公民教育平等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充分认识公民教育平等权,完善我国宪法和宪政制度,发挥宪法在保障公民教育平等权中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民环境权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危及人类自身安全时提出和产生的。我国公民环境权可采用宪法修正案方式加以确立。在我国宪法总纲中规定公民环境权的具体内容,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明文规定公民环境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法治建设越来越重视,依法治国成为了基本国策。新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发展,我国曾多次进行宪法修订,对公民财产权方面内容进行了更新,将公民财产权视为宪法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针对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尚无关于居住权的立法,无论从制度上还是从现实需求上分析,居住权制度均有其存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居住权制度能与我国物权法体系相融合,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补充.在我国设立居住权制度更有利于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多样化地解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最终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主导型宪政发展道路虽然有其现实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但极易造成宪法与公民之间的分离,致使宪政发展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公民动力,并最终影响宪政发展目标的实现。一些学者提出的让宪法走进公民生活的主张虽利于增强宪法与公民的亲和关系,但仍难建构二者的理性关系。为充分发挥公民对我国宪政的推动作用,应构造宪法与公民的三重关系,并妥善处理这三个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平等受教育权是公民享有的不可侵犯的宪法权利。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保证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对待的关键在于国家为其提供充足的不同途径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从而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的平等。目前我国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全力倡导的开放式教育以其自身特殊的教育特点可以满足在义务教育之后希望继续学习,又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公民的受教育权利的请求。对我国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吕鸿雁 《考试周刊》2013,(79):26-27
居住权起源于罗马法,是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在保护房屋所有权人利益的同时,兼顾了居住权人居住利益的保障和实现,为我们提供了房屋利用的创新思路。作者从我国的立法制度框架、物权法原则及与社会保障法制度的契合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设立居住权的可行性,以期为我国居住权的研究尽到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