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云南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决定了入滇旅游流的移动规律,反映着云南省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配置情况。对全国百强旅游社旅游线路报价单的整理,发现多目的地旅行模式是入滇旅游的主要线路模式,其中往返模式占主导地位,这与交通线路的分布情况密不可分,且省内航空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对区域环游和中心集散模式的影响显著。细致分析不同旅行模式线路中的目的地节点,发现云南省主要目的地在入滇旅游线路中出现频次及承担的角色类型差异明显。在旅行模式中对热点目的地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的分析,发现目的地间差异化的合作营销战略是实现共赢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的企业集中往往易被误认为是企业集群。在对比分析旅游地企业集聚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集群相似之处的基础上,以旅游地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文化根植性、增长机理、组织结构与参与性质、创新动力与能力、对负向效应规避能力和对域内外合作网络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分析旅游地旅游集聚区与企业集群存在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不能简单套用企业集群理论来指导所有旅游地的发展,应系统性地研究旅游目的地及单个企业之间环境集聚关系,深化旅游产业集聚研究,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高铁对节点城市旅游流的影响、对城市群内部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对旅游地客源市场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展开述评,认为在高铁旅游业态下研究高铁如何影响节点城市休闲旅游空间格局,构建区域旅游产业新格局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命题.而重新审视高铁网络时代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结构,研究高铁网络时代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结构特征与传统的差异将成为高铁区域旅游研究新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并构建旅游地合理的空间结构,是使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负面效益最小化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布局的研究理论并结合云南省休闲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现状,阐述了云南休闲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的基本内容和模式。  相似文献   

5.
“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点就是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轴是它们之间的联系通道,即交通线.在分析京、津、冀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区域的重点开发轴线即京、津、秦、保三角极轴和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交通轴及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和秦皇岛等重要节点城市,构建了本区域的点-轴等级体系和三级旅游目的地系统,力求形成最佳的空间发展结构,实现本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开发本是对旅游空间资源和价值的商品化利用过程,而居民生活空间置换是旅游地空间商品化的手段和结果。古镇居民生活空间置换主要表现为生活空间置换成旅游空间和商业空间;同时,生活空间置换对旅游古镇又产生重要影响。“旅游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置换”是对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拓展,“旅游地空间商品化”是对旅游地旅游开发的另一种解读,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对此二者做单独分析还是结合分析,都是对旅游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形象联合促销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目的地形象联合促销多出现在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的阶段,本文运用博弈论知识,通过对旅游地形象联合促销的不同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跨区域联合促销属于非零和合作博弈,同一区域内旅游行业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存在智猪博弈,政府既不能完全脱离也不能完全包办旅游地形象促销。  相似文献   

8.
杨萍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515-515
旅游地品牌形象是指具有品牌功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对旅游目的地内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征的美的设计和打造,是旅游地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凝练。旅游产品品牌定位是对旅游产品自身和所处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作为一个特定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的过程,是塑造品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湖泊型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出发,以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空间关系为划分标准,将现有的湖泊型旅游地划分为文化导向型、休闲导向型、综合型、探险型四种类型,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各自的开发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湖泊型旅游地发展路径选择的三类关键因子,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资源优势,从而规划出各类湖泊型旅游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结合英国健康生活旅游集群的实例,分析总结出了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作者认为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有助于拓宽集群融资渠道;增加集群成员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旅游形象。旅游集群为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提供产品和服务,将六大要素进行串联,形成极具竞争优势的目的地吸引物整体。  相似文献   

11.
当大部分的旅游营销学者们还在对"无障碍旅游协作区"、"旅游圈"等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津津乐道时,在珠三角,一个以客源地大型组团社为中心,整合客源市场的媒体、销售门市、游客组织和其它营销渠道,同时整合旅游目的地的产品,把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的旅游营销圈早已经出现。旅游营销圈实现了旅游整合营销的再整合,是整合营销在旅游行业的更高形式,其形成与运行过程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值得学术界着力关注。  相似文献   

12.
旅游社会依赖于生活系统并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旅游主体的经验也受到年龄等各方面的影响,旅游认识又由旅游社会、旅游主体所决定,因而推论旅游认识具有不稳定性。借用了熵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的宇宙不对称性观点进一步阐述了旅游认识不稳定性这一命题。在泛指旅游认识具有不稳定性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局地上的旅游建设应以生活系统作为支撑,并坚持文化部落性,通过地方感与真实性的共建,可持续性地保持并增强目的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通过对广东省6个城市12个区891个农村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农村居民的旅游认知、出游偏好及出游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旅游认知程度较高,且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旅游偏好受人口统计因素的影响明显,目的地选择前三位依次为风景名胜区、历史建筑古迹区和大城市,出游时间基本不受农时节气的影响;随着距离的递增,出游频率和出游愿望不断递减;多数农村居民将安全性视为出游的首要影响因素。文章指出,广东省农村旅游市场值得大力开发与培育。旅游企业应根据农村居民出游特征与偏好进行市场拓展,而政府应规范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14.
旅游目的地系统是旅游系统中与旅游者联系最密切的子系统,因此将目的地系统从区域系统中单列出来,建立旅游目的地系统具有更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以小尺度旅游目的地丽江市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拓扑图论法、计量地理学等定量方法对其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二大基本要素-旅游节点和区内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地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状态;区内交通网络的连结度只属于低等水平,各旅游节点的总体连通水平较差,尚未形成较稠密的旅游网络,交通仍然是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总之,丽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呈现点轴型空间状态。  相似文献   

15.
旅游博客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新的研究旅游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新地理信息时代为背景,对国内外有关旅游博客研究进行了梳理.从旅游博客概念、旅游博客撰写方式和表达内容这几方面加以总结.对旅游博客在旅游研究中的主题应用(涉及在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者旅游体验等)以及旅游博客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新地理信息时代下旅游博客的研究框架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者历时2个多月,在大量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分析了影响国内老年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的众多因素,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老年人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影响老年人旅游行为的主要有13个因素,其中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旅游地景点的吸引力是影响老年人旅游行为——旅游次数、旅游停留时间和旅游日消费额的共同因素,而收入水平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7.
红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多民族聚居和相互杂居的格局形成了境内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近几年来红河州旅游业发展迅速,随着桥头堡建设战略和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的实施,红河势必成为滇南旅游业领头军及滇南旅游目的地和未来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成为云南旅游新的增长地。因此,重视红河旅游的培育,研究并采取相应系统而强有力的措施,是促进红河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商丘市是河南的东大门,火文化和商文化的起源地,河南省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在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商丘市旅游景点交通网络图,以商丘市A级(2006年的统计)以上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商丘市内旅游交通路线的基础上,采用数据结构中求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来求得以商丘市作为旅游中心地,游历商丘市各大景区的最短旅游线路,以期对游客的旅游行程以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到了某地,但不知道玩什么”“不去某地终生后悔,去了某地后悔终生”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经常面对的两种尴尬。造成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抽象化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旅游目的地具象化构成要素之间发生了断裂。文章重点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断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抽象化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旅游目的地具象化构成要素之间建立联结的若干举措。进而依据市场本位原则重构了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以此推动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郊型宗教名山的旅游转型——以木兰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变化,单一的旅游功能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旅游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城郊型宗教名山存在的旅游问题,探寻此类旅游目的地的升级转型模式,提出了城郊型宗教观光旅游目的地向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转型的方向和具体途径.在此基础上,以木兰山为具体案例,给出木兰山旅游的转型方向、模式、方法,期望为城郊型宗教名山的旅游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