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风慕竹 《知识窗》2013,(17):19-19
1983年秋天,他从佛罗里达的乡下来到纽约道尔顿中学读初中。有一天,校长乔克敏带领学生们去博物馆参观,在经过一条街道时,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坐在路边,身前放着一个敞口的杯子,每当有人投进硬币时,老乞丐都会低头致意说:“谢谢,上帝保佑您。”他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在经过那个乞丐身边时,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像平日里投石子般,向那个敞口杯子掷去,可惜硬币没有命中,而是在发出“当”的一声响后,蹦到了外边。  相似文献   

2.
手握阳光     
李东 《知识窗》2008,(2):1-1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作家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冻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屠格涅夫乞讨。屠格涅夫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没找到钱。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乞丐也“紧紧地握了握”作家的手说:“哪里的话,兄弟,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呀。”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自小智慧超群。他在南岸私塾上学时.一天.邹春培先生因事外出便嘱学生背书。可等先生回馆一看.毛泽东与几个孩子在塘中戏水.先生气恼地将他们叫到跟前责备了一通.然后说:“现在你们须对出我的上联.对得好的,可免受戒尺之苦。”说着.指着他们的泥巴脚丫子说:“濯足!”毛泽东脱口对道:“修身。”先生听了暗自称妙.遂免去责罚。“濯足”与“修身”不仅词性相对.  相似文献   

4.
优伤的自行车总之,我很老了。我的主人——那个在机械厂打工的老周,把我从废品收购站里“接”了回来,然后充分发挥了他在机械厂的特长,将我“打扮”得“焕然一新”:车把是永久的,前轮是凤凰的,可后座却偏偏是时髦流行的捷安特……  相似文献   

5.
桥玄舍子     
顾建平 《知识窗》2013,(23):55-55
桥玄是东汉末年人,在汉灵帝刘宏时期曾任太尉之职。一天.他五岁的小儿子在门口玩,忽然来了一条大汉,一把抓住他儿子,拔出刀来对着孩子的胸膛说:“跟我走!要不,杀了你!”孩子吓得大哭大叫。家人闻声赶来,见状大惊。大汉拖着孩子,叫道:“快传话给桥玄,叫他拿一百万钱来,可保他的爱子平安无事,不然,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相似文献   

6.
1983年秋天,他从佛罗里达的乡下来到纽约道尔顿中学读初中.有一天,校长乔克敏带领学生们去博物馆参观,在经过一条街道时,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坐在路边,身前放着一个敞口的杯子,每当有人投进硬币时,老乞丐都会低头致意说:"谢谢,上帝保佑您."  相似文献   

7.
李繁荣 《金秋科苑》2010,(22):36-36
在湖南省衡南县有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别看他年事已高,干起工作来却是老当益壮。他就是衡南县老科协会长贺光调。贺光调身兼7职:老科协、老体协会长,老年大学校长,老年诗词学会、老年书法协会顾问,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老干领导小组副组长。总而言之,涉及到老人的这一块儿的事都由他管,所以他被人们誉为“老”字号的“总司令”。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3,(11):24-27
在全国人民都关注的“李某某”案件背后,还有很多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大人们是否都应该反思一下:是什么让孩子成为“凶手”?当孩子成为“凶手” 案例一:因换座位优秀生惨死在同桌刀下 南京高淳县凤山中学初三学生夏伟,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因学习刻苦,受过学校表彰。可是,这个身高1.78米的优秀学生,也有自己的难处:同桌刘洋总是和他过不去,经常干扰他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到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老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老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年轻人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老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  相似文献   

10.
老话与新话     
老话说:“溺爱等于害人,惯子等于杀子。” 新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1.
跟你去天堂     
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马路,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被当场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护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主人和狗到了天堂门前。一位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一个名额,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  相似文献   

12.
欲多则欢少     
正一个乞丐异想天开:假如我有两万元该有多好啊!一天,他无意中捡到一只跑丢的小狗,便把小狗抱回窑洞拴了起来。狗的主人是一个富翁。富翁丢了心爱的小狗十分着急,便发了一则酬金两万元的寻狗启事。第二天,乞丐看到这则启事,便迫不及待地抱着小狗准备去领酬金。当他路过张贴启事的地方时,发现启事上的酬金已变成了三万元。乞丐向前走的脚步停了下来,转身又将狗抱回了窑洞。第三天,酬金果然又涨了,第四天又涨了……直到第七天,当酬金涨到了让人感到惊讶的数额时,乞丐才  相似文献   

13.
刘代领 《知识窗》2008,(12):11-11
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蓝骆驼 《知识窗》2013,(19):34-35
“我既不老,也不外,为啥叫我‘老外’?”“80后”的他当然一点儿也不老,笑容迷人的他更像个阳光大男孩;他操着一口“异乎寻常”标准的普通话;他一心为了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论文做准备。为了学习语言,他找来历史系的硕士胡婷婷当老师。后来,他们决定去农村调研,接连走访了云南、河南、广东、青海、北京周边500多所农村小学。在和众多村民们的接触中,  相似文献   

15.
今天.他要拍一场他和上司的对手戏。 扮演他上司的老头是个老“戏骨”,身躯庞大,开拍之前坐在那张古旧的道具椅子上,压得椅子吱吱嘎嘎。他想:这人干嘛呢,不怕压塌了啊,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相似文献   

16.
挪威监狱     
丁雄英 《知识窗》2013,(7):16-16
“如果你逃跑了.请尽快给我们打电话.好让我们知道你一切都好。”乍听这句温暖的话.你一定会以为这是含辛茹苦的父母对叛逆孩子的叮咛.或是满怀爱心的老师对逃课学生的嘱咐。其实.这是挪威巴斯托伊狱长尼尔森与初到囚犯所定的协议。这里几乎很少发生逃狱事件.如果真的有个别囚犯逃跑了.他也一定会打来电话报告:“我很好.很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朋友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他的吉普车停在小区的院中.每次去开车.都发现不知哪个孩子在车前身的“2×4”的字样后面用粉笔写上“=8”。头一天将它擦去.第二天还会写上。  相似文献   

18.
苏洁 《知识窗》2013,(13):42-43
这天.美国爱达荷州一家电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莫铎很晚才回到家.可他的两个宝贝儿子还没有睡.在等莫铎讲故事给他们听。大儿子乔治说:“爸爸,我想听《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可小儿子约翰却嚷着:“爸爸,我不爱听,你给我讲《神灯的故事》。”两个孩子互不相让,彼此争吵起来。莫铎只好安慰他们说:“乖儿子.别吵了.爸爸都给你们讲。”两个孩子这才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19.
姜海霞 《知识窗》2010,(10):58-58
鲁迅自幼就喜爱猜谜。他在《自言自语》一文中深情回忆:“水村的夏夜.摇着大芭蕉扇,在大树下乘凉,是一件极舒服的事。男女都谈些闲天,说些故事。孩子是唱歌的唱歌,猜谜语的猜谜语。”事隔30年后,他在《长命灯》里留下了他儿时有记忆的唯一一条谜语:“白篷船,红划楫,摇到对岸歇一歇。点心吃一些。戏文唱一出。”  相似文献   

20.
衰老:一个悬而未解的谜 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可以用“生、老、病、死”四个字来概括。在解释这一现象的过程中,科学已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过去,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夫妻同房之后.就会生出孩子来,而“小不点”又怎么会长大。是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来自父亲的精子和来自母亲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