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不久与朋友闲聊,突然说到《水浒传》,朋友问我:“施耐庵是不是和姓潘的有仇?不然的话,他怎么写了两个不贞的女子都姓潘。”也有人说这只是巧合,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其实,这两个人物是有生活原形的:施耐庵是张士诚的部下,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及其哥哥潘元明,在朱元璋攻打杭州时苟且偷生,降明为官,施耐庵十分鄙视这两个人,就塑造两个水性杨花的人物“潘金莲”、“潘巧云”,用女子的不贞来比喻为臣子的不忠。运  相似文献   

2.
主要通过追溯“知人论世”这一批评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探讨其自身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经综合分析后指出“知人论世”这一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正>常日,我们在上语文阅读课的时候,一种经典的模式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了解背景——分析文本",此谓之"知人论世"的方法——先了解作者本人的思想、经历,了解作者写作此文本时的处境、感情,然后再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顺畅、省时省力,让学生先知道了作者是什么样的人、这篇文章是在怎么样的情境下写作的,自然也就能比较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文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谓之"由表及里"的一种阅读文本、学习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知人论世"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经历了不断地衍变与发展。它有着自身存在的文学理论依据,也在漫长的批评实践中证实了其有效性。但20世纪以来,随着文学内部批评、接受美学的兴盛,"知人论世"也显现了理论的局限性。文学批评应立足文本,参照"人"、"世",以求对文本的阐释具有审美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诗学在中国诗学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其诗学的核心观念“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解读的主要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对“知人论世”诸概念间的内在理路进行考察,对后世相关诗学实践作进一步的剖析,并试图通过在与西方文艺阐释学的相互观照中进行一次“活化”中国古典诗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183;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知人论世"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文本解读方法。课堂上,"知人论世"的常规触发方式是"人世—文本",这背离了学生常态的阅读逻辑,从一开始就扼杀了学生自发探究的可能。"知人论世"应当由文本本身来触发。教师可抓住教材注释、行文的疑难点、文本的结尾对学生进行触发,如此便可实现"知人论世"的价值,发挥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人论世”是一种延承了两千余年的诗歌解读手段.但在概念理解、方略实施等方面,“知人论世”仍缺乏有效且明晰的界定与廓清,进而成为语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祸源”.以几首新诗的教学为例,梳理新诗教学的现状,了解“知人论世”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深入探究“知人论世”背后隐存的问题;同时,从建构完善的角度,积极思索并介绍一些实践性规约,借以改善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知人论世”的含义。“知人论世”是说要读懂前人的作品 ,就应该知晓作者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 ,应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知人论世”见于《孟子·万章》。《孟子·万章》说 :“一乡之善士斯友—乡之善士 ,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天下之善士为不足 ,又尚论古人。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根据朱自清《诗言志辨》的分析 ,“知人论世”并不是说诗的方法 ,而是谈交友方法和修身原则。“尚”是“上”的意思。就是说 ,一个称得上…  相似文献   

10.
"知人论世"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可见,"知人论世"是触发深度阅读的重要媒介,其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被广泛提及。但不少教师上课伊始便抛出诸如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知人论世”是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读者体味作品寄托的情感,把握作品传达出的内蕴以及认识一个全面的、动态的读者.但是,“知人论世”也有其局限性.有时候人品和文品是不一致的,这使文学鉴赏容易步入误区;另外,有的人偏爱穿凿附会,曲解作品的本意,这些都对文学鉴赏不利.而真正的文学鉴赏就是要克服其弊端,将“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品味出文学作品散发出来的独特的美感.  相似文献   

12.
《孟子&#183;万章》中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文学评论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和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在的各种公开课中我发现教师都会在教学中安排“知人论世”这一环节。但运用得是否恰当就值得商榷。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观摩课堂后的感受谈谈对“知人论世”这一教学环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李光地用仁义礼智的理学思想评价古人,强调文道兼备的性格,即是"知人";他强调格物致知,穷理即为格物,格物即为知本,注重把古人置于当时所处的气运、朝代之大背景,即是"论世";他还将"知人论世"观运用于选文,符合其"知人论世"观的文章后选存。  相似文献   

15.
孟子的"知人论世"提法被后人接受,并运用到文章阅读中,到今天被我们广泛运用到古诗词鉴赏中后,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功效和价值。在语文古诗词鉴赏过程当中,由于众多优秀著名、流传于世的古诗词都是作者在一定时代特征和环境特点里的有感而发,所以"知人论世"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有关古诗词作者的所处时代特征,同时掌握了利用时代特征去分析诗词主要思想感情和内容含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知人论世"是孟子重要的诗学理论,要求我们在阅读作家作品的时候既要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其思想,还要关注作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文章试以"知人论世"说作为理论指导并结合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第六首对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潘岳人品及文品的出入问题作一个具体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知人论世"的本意是阐述古人交友问题,然后逐步演化为了文学鉴赏的方法。如今,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生活情景离实际生活太远,知人论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知人论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范燕玲 《湖南教育》2005,(21):34-34
新编语文教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材料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要准确地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评价能力,在教学中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不失为一剂良方。“知人”是指在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思想状况及创作动机等;“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听古诗公开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不禁想起博尔赫斯的警语:"把诗交到一个不懂诗的人手里,就像把一把剑交到一个小孩子手中一样危险。"原本妙趣横生,形象生动,给人无限美感的诗歌,经由教师"引导""讲解",反倒美感尽失,诗味全无,实在让人心痛。教学现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