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清末商会与抵制美货运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虽然是个老问题,似可作出些微新的探索。一、以商会为代表的商业资产阶级何以能成为运动的主导者如所周知,抵制美货运动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首次整个阶级的主动历史行动。更确切地说,应是由以商业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商会倡议、联络和领导的一场以抵制美货为主要斗争手段,反对美国蓄意迫害华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政治运动。这一运动之所以由以商会为代表的商业资产阶级发起并领导绝非偶然,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阶级根源。  相似文献   

2.
1904年3月,陈独秀和房秩五、吴守一等人,深感安徽风气闭塞和宣传爱国、鼓吹革命的重要,便在安徽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在《俗话报》创办期间,我国对美关系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中国人民反对1904年的美国排斥华工禁约;另一件是在反对美国排斥华工禁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全国性的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是清末一次重要的排外运动,也是中国第一次全国性抵制外货运动。它的特点应该说是“文明”抵制,而非义和团般的暴力行为。但是很少文学工作者研究过孙中山与此抵制运动的关系。有些西方学者更认为孙中山根本不重视此运动,甚至故意避免涉及其子_本文将根据一些史料来说明孙中山相当注意此抵制运动,而且伺机将此排外运动转化为反满运动,以达到其推翻满清的革命目的。本文分两部份:首部份简要讨论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起因及发展;次部份讨论孙中山与此运动的关系。二、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之缘起与发展(一)…  相似文献   

4.
日本纸张既系近代中国的大宗进口商品之一,也是历次抵制日货运动的重要目标,中国机制纸业极其落后,进口替代指数甚低,进口的欧美纸张则价高而量少,抵货期间纸张供给不足导致纸价大幅上扬,甚至酿成“纸荒”,普通民众参与抵制日货运动,既有赖于民族主义作为情感支撑,更须仰仗现代传媒进行深度动员,而新闻媒介又被迫购用日本纸张进行抵货宣传,此种诡异悖反现象,既与抵货运动本旨相悖,又与反日组织难以兼容,有限抵制大大削弱了抵货运动的经济效果与政治效力,并深刻彰显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民族运动的经济困境,民族主义与经济理性如何两全,依然严肃扣问国人的消费选择。  相似文献   

5.
国货运动即提倡国货、推销国货运动。打开民国以降、尤其是二、三十年代的书报杂志,便赫然可见诸如“提倡国货、立在一条战线上”,“中国积弱、外货充斥、利权外溢、岁逾万万、欲图挽救、提倡国货、杜塞漏厄、民富国强。”及“中国人用中国货”等口号、标题。国货运动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即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的抵制美货运动①。在一片“不用美货、不吸美烟”的口号下,国货运动随之兴起,一批民族资本企业脱颖而出。如汉口的瑞斗面粉厂、天津的北洋烟草公司、香港的南洋烟草公司等。因而“自抵制美约之风潮起、花旗面粉大为滞销”②。结果,使国货运动深入人心。1905年上海各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③。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盛衰变化,都与中  相似文献   

6.
近代历次抵制日货运动期间,中国政府多有顺应和利用民众运动的意图,试图将民众抵货纳入掌控之中。随着运动不断激化,社会失序问题愈趋严峻,各级政府即须制止取缔抵货运动。失却政府的容忍或支持,抵货运动势必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期开始的美国排华运动发展到20世纪初,成为席卷全美的排华风潮.寓美华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和损失,激发了他们对入籍归化权利的争取;国内的人民听闻华侨在美遭遇之后,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带领下爆发了全国性的抵制美货运动.国人借助媒体,发动舆论,表现了逐渐增强的国家、民族、合群、文明等近代意识.由排华风潮引发的这一系列事件在中国人的近代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近代徽州和安庆地区人才荟萃,形成了安徽乃至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区域人文地理景现.两地在近代文化人物的区域分布、时间分布和类型分布这三个方面形成的既具共同特征又具鲜明区域特色的结构和特征,不仅折射出两地深厚的区域文化积淀和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图景,而且反映出近代文化发展、历史传统、社会变革及教育发展等诸多因素在其中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大力提倡国货,开展国货运动以抵制洋货,发展民族企业。然而,提倡国货,开展国货运动更多的是出自民族企业家的工具理性而非价值理性。民族企业家把国货和国货运动主要是作为销售产品、赢取利润的工具。他们在抵货运动与抵货运动过后交替采用垄断高价和廉价竞争的机会主义定价策略以牟取利润。民族企业家之间的非正当竞争和国货团体的相互倾轧是造成国货运动运而不动或缺乏持久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与此前发生的其他反对外国侵略与压迫的群众运动相比,显示出极大的不同。首先,抵制运动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在运动发生的几个月间将其影响从上海扩展到全国。其次,抵制运动的发起和组织者——绅商,反复劝导运动的参加者不要有过激行为,确保运动在相对克制的环境下进行。再次,抵制运动中妇女的参与是一大亮点。最后,运动的参与者运用新式的媒体来扩大运动的影响。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有商会和各类社会团体的成立、舆论引导和义和团运动的惨痛教训、新式学生的出现和女权的兴起、新式媒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中,安徽积极响应并形成了以江淮、奇瑞为核心基地的新能源汽车带,安徽成为国家自主研发的重要战场,迎来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革新。安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潜力巨大。然而也存在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知名度不高、推广力度不够、营销渠道不完善等问题,这将成为安徽新能源汽车销售瓶颈。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建立牢靠的新能源汽车营销体系,改变传统的新能源汽车营销方式,用现代新型的营销策略来带动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的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前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近代报刊的刊行,安徽市民心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动,经商意识、国民意识、参政意识、民族意识、主权意识、群体意识较前更加明显。这些新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变革的前兆,客观地表明安徽辛亥革命具备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安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蔡晓舟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他参加了五四运动,并与杨亮功合编了记录五四运动的第一本史料集——《五四》,与北大的著名学人也进行了学术交流;他是安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组织领导者,积极组织和促成暑期讲演会的举办,创办并主编了多种报纸、期刊以宣传新思想,为筹建安徽大学,甚至不惜刀断左手中指;他是安徽早期的革命者之一,曾组建安徽各界联合会,筹办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发动了安徽历史上著名的吴山庙起义。他的诸多革命活动,为近代安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抵制日货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五四运动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山东抵制日货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大规模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学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商界是中坚。由于山东受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山东抵制日货运动持续的时间较久,涉及地区较广。山东的抵制日货运动配合了五四运动的政治斗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山东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东部的崛起,西部的腾飞,中部这一经济发展宝库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由于国家政策的中部导向和资金支持,中部振兴指日可待。安徽作为中部重省,在中部的经济振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采用了2000-2010年的安徽省经济发展数据并用EViews软件对其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分析,并提出适当性的政策建议来促进安徽省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皖政辑要》全书载有大量关于清末安徽近代实业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经济思想。《皖政辑要》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于,该书的编纂者在梳理、总结这些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在安徽发展近代实业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大量的、全方位的探索,从而较为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如何发展安徽近代国民经济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培育,而公民意识的形成有赖于系统的公民教育。在我国积极推行公民教育,使之成为全国社会性运动,始于20世纪20年代余日章领导的青年会开展的成人公民教育运动。这项公民教育运动对于提高国民公民意识和公民观念及催生现代民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认识与分析余日章领导的成人公民教育运动,在我国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白话报刊作为重要的语言推广媒体,在近代白话文运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从准备人才、酝酿环境、理论探索等方面推动了白话文运动深入发展. 白话文运动最终取得成功,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黄梅戏由鄂入皖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戏是安徽省代表剧种,我国四大地方戏之一,它来源于采茶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未能在当地成长起来,向东传入安徽却发展壮大起来,本文从黄梅戏为什么离开湖北以及又是何种原因在安徽发展壮大的两个角度入手,探析黄梅戏在异地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