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民族融合与语言融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结合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阐述了民族融合对语言融合的影响、语言融合对民族融合的反作用、语言融合的基本形式和大体过程 ,进而具体论述了民族融合对南北官话的形成与对立的影响 ,并对长期存在于语言学界的南北官话正统地位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地理环境是民族融合的自然基础,处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滦河流域,以其独特的锁钥地位和经济兼容性,成为古代历史上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一个缩影;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必要前提,以神话认同为标志而形成的一体观念,构成了中华民族内聚力的思想基础;经济依存是民族融合的根本动力,由于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体系不可分割的互补关系,使长城成为中原与草原民族牢不可破的历史装订线;政治统一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从元上都到清代的避暑山庄,标志着中国农耕与游牧两大民族体系的空前统一及其巩固。避暑山庄不但是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后形成与巩固的历史见证,而且是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及其文化结晶。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从我国民族融合的历史情况看,其中固然存在政治因素和军事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它蕴涵着不可忽视的经济因素,它不仅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巨大动力,而且是民族共同体内部产生凝聚力的纽带。本文对先秦、魏晋南北朝、宋元及明清四次民族融合高潮作历史考察:论证了经济因素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民族矛盾、民族分裂甚至民族间的战争,但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长期交往过程中,中华各民族形成了休戚与共、同乐共悲的民族情感,并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民族融合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历史教材有关民族融合方面内容在整个教材内容体系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加强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让学生认识到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民族大混战时期,恰恰是中华民族大融合发展得最迅速,取得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可以说,民族融合和民族战争是人类历史痛苦进程中的一对孪生姐妹,没有民族战争,就没有民族融合,客观事实便是如此。民族战争摧毁了民族隔绝的万里长城,敲开了民族交往的大门由部落联盟发展起来的最初国家,虽然有了阶级分化和阶级对抗,但仍然多少带有共同的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加上风俗、语言等的共同性,往往就是一个民族,并有自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经过几千年历史发展逐步形成和巩固的。在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使我们的民族不断增添新鲜血液,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国势强盛、声威远震、经济繁荣、文化科技进步的光辉史页,也使我们的民族不断形成、充实许多优良传统。因而,中华民族终能成为不能摧毁、不可战胜的民族,成为同心同德、共创大业、振兴祖国的民族。从古代开始,中国民族融合的道路是漫长而又迂回的,有各族间的和平交往、自然融合,也有战争、民族压迫和强迫同化,这些都是毋庸讳言的。值得我们自豪的,倒是我们的历史一直没有中断过,民族融合一直在发展,这是几个文明古国都无法比拟的。这样绵亘数千年的我国民族融合史,是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是一种连接母语与目的语的一种过渡性质的中介式的语言系统。对于个体学习者而言,这种中介式语言系统的产生依赖于其对某种语言学习行为的发生,并且会无限趋近于目的语,但几乎不会达到与以目的语为母语的人相当的语言能力状态,只会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衍生出若干有特点的状态。每种语言的学习都伴有中介语的生成。基于汉语的学习,个体中介语存在有初起步状态、不断完善状态以及石化状态三种相互连接又各自独立的状态。对外汉语教师应关注这三种状态的中介语特点,为对外汉语教学打开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典藉极为丰富的国家,具有四千年之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经过多次不断地民族融合,才逐渐形成了现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成份——汉民族,就是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不断融合的结果.1.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它是由"黄帝"、"炎帝"和"蚩尤"主要是这三个远古时代部落联盟不断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儿女至今自称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后裔".这是因为,根据古史记载和神话传说,最先创造我国远古文明的,是黄帝和炎帝这两个部落群.他们最早都居住生活在陕西,后来  相似文献   

9.
童姗 《华章》2012,(25)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本文谈谈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0.
萧君和在《佛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撰文指出: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有着以下几个环节的历史过程:(1)起源于云南;(2)向东迁移,在中华大地上多元分布;(3)在多元分布的基础上形成中原中心;(4)形成中原中心后又向外辐射,表现为中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融。作者认为:(1)中华民族源自中华大地;(2)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上的远古部落集团融合、古代民族融合的产物;(3)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同时发挥积极作用的结果;(4)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5)中华民族的出现有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影响可以从它在习得中的形式、内容、过程来研究和分析.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及母语句式或用法的泛化导致迁移.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在二语习得领域,中介语的研究始终倍受关注,研究发现,语言迁移与中介语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就语言迁移对中介语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何志虎 《历史教学》2002,(11):11-16
汉族渊源于史前生息于黄河长江流域农耕氏族部落的大融合,在秦汉时代基本形成,在魏晋至明清几次大的民族融合中发展壮大,在近代爱国救亡运动中觉醒,并与中国少数民族融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现代的民族平等政策使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兴旺繁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发展阶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经过几千年历史发展逐步形成和巩固的。在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使我们的民族不断增添新鲜血液,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国势强盛、声威远震、经济繁荣、文化科技进步的光辉史页,也使我们的民族不断形成、充实许多优良传统。因而,中华民族终能成为不能摧毁、不可战胜的民族,成为同心同德、共创大业、振兴祖国的民族。从古代开始,中国民族融合的道路是漫长而又迂回的,有各族间的和平交往、自然融合,也有战争、民族压迫和强迫同化,这些都是毋庸讳言的。值得我们自豪的,倒是我们的历史一直没有中断过,民族融合一直在发展,这是几个文明古国都无法比拟的。这样绵亘数千年的我国民族融合史,是史学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史学前辈范文澜、翦伯赞诸先生都给我们开辟了道路,提出了极有教益的见解。窃不自揆,想就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发展阶段一抒管见,敬请赐教。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往、学习、融合,创造五彩缤纷的民族语言文化。本文将对语言接触做简要的介绍;根据汉族和西双版纳傣族之间语言接触情况,分析两种语言产生接触的部分原因及语言接触对傣族语言的影响。两族语言的接触,推动了文化交流和语言的演变,也为丰富我国语言文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6.
汉族渊源于史前主息于黄河长江流域农耕氏族部落的大融合,在秦汉时代基本形成,在魂晋至明清几次大的民族融合中发展壮大,在近代爱国救亡运动中觉醒,并与中国少数民族融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现代的民族平等政策使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兴旺繁荣。  相似文献   

17.
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理论还只是一种假设,中介语理论研究有助于语言学习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开阔语言研究、语言对比研究、文化对比研究以及偏误分析的视野。对汉语中介语研究做全面的总结,可以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表现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对汉语习得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可以对教、学双方的有关因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一个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斗争激烈,民族融合又一次达到高峰的时期,此时的民族关系纷繁复杂。统治者羁縻、怀柔的民族政策会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而带有歧视色彩、狭隘的民族政策会激化民族间的矛盾,加剧民族间的冲突。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是汉化,但道路是曲折的。统治者倡导汉化与胡化的民族政策相伴生,其结果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19.
中介语理论是二语言习得中一个重要课题,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在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中介语的概念、基本特征、形成原因、石化以及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来探讨中介语理论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动乱时期,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从多方面给汉族注入了新鲜血液,如服饰器物、饮食、婚姻、乐舞、语言等,极大地丰富了汉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多层次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