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和"两"的用法是有分工的,可是现在常常看 见考生,在该写"二"的地方写了"两",在该写"两"的地 方却又写了"二"。 如何区分它们呢?办法有: 1、从读音上区分。"二"通读"er";"两"读"liang"。不 过,我们要注意的是,现在人们,在口语上有把"二"读为 "liang"的一种趋势。听着读出是"liang",可是一看原文 (书面语)却写的是"二(er)"。比如人们往往就把"二000 年(或2000年)"读成"两千年"。再譬如,明明听别人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对"心"和"heart"作了比较与对比,并对不同语境下"心"的英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个在翻译文化词语时供参考的基本方法:寻求合适的对应词和使用融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损坏"和"损害"都有让事物受损、变坏的意思。它们的区别是:"损坏"一般是使具体的事物受损,如"损坏公物"、"损坏庄稼"、"损坏路面"等,也就是说,"损坏"的事物大多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而"损害"的则多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如"损害名誉"  相似文献   

4.
李永 《现代语文》2006,(2):119-119
在当代汉语应用中,"数字"和"数码"已不再仅仅是表示数目的文字和符码,它们还具有了特定的含义."数字"是指信号为二进制的数字信号,"数码"则是二进制数字编码的简称,二者可表达某种与计算机、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语义信息."数字"和"数码"原是英语digital的汉译,后者义指"数字计算机的".在这种新生意义上,"数字"和"数码"的使用令人关注:一方面,"数字"和"数码"可以通用,相互替换,如"数码相机"可说成"数字相机";另一方面,二者在使用上又有所区别,如"数字农业"、"数字航天"一般不能说成"数码农业"、"数码航天".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与另一个词相结合时,二者出现的频率不同,在使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5.
"完"和"玩"     
小明常常分不清"完"和"玩",于是他请字典爷爷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完"和"玩"兄弟俩。 字典爷爷告诉小明,虽然"完"和"玩"名字相同,长得也有点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人为"和"为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并非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人为"的存在,人为的目的在于"为人"."人为"和"为人"的统一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活动意义的实现程度.在现实的教育发展中,两者之间的分裂却始终难以愈合,且日益严重,教育的消极负面影响大多发源于此.在这分裂的背后,隐含着纠缠不清却又不容回避的问题:人为的教育为何会偏离为人的方向?教育如何才算是为人的?为人的标准是恒定的还是变动的、应然的还是实然的、普适性的还是个体性的?教育的"人为"和"为人"统一的基点在哪儿?……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教育的"人为"和"为人"之间的分裂程度就会日益严重,教育活动的意义就会日益削减,甚至走向反面,成为人的枷锁.  相似文献   

7.
"言尽意"论和"言不尽意"论两者从表面看起来是一对矛盾概念,但实质却并非如此,二者并不属于同一层面,前者是指一般意义上名言,是我们对事物和道理的认识理解,后者则上升到了本体论的层次,它与老庄对"道"的阐述一脉相承,这个"意"不仅是不能表达的,同时也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8.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9.
"户"和"门"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现在人们已 经无法"见形知义"了,连字形比较简单的"户" "门"等字也是这样,不是吗? (语林)  相似文献   

10.
"即"和"既"的音形义相近,在使用中容易出错.如果我们弄清楚先人是怎样造这两个字的,此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终于"和"总算"是一组意义相近但用法有别的副词.二者具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终于"既可以修饰消极事件也可修饰积极事件,而"总算"只能修饰积极事件;其二"终于"具有客观称述和主观评注两种功能,而"总算"只具有主观评价功能;其三"终于"侧重于时间之久,属于"总括扫描",而"总算"侧重于过程之难,属于"次第扫描"...  相似文献   

12.
"は"和"が"这两个助词在日语当中使用十分频繁,这两个助词也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将对二者的用法和区别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晓芳 《现代语文》2006,(2):123-123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口语表达愈加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演讲.而对这一事物的称谓却含混不清,有人称它为"演讲",有人则称它为"讲演".那么,到底是该用"演讲"还是"讲演"呢?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学校实验室污染物的来源、种类及特性进行了分析,把"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到实验室污染物的管理上,通过全过程控制,减少污染源,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说"黏"和"粘"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黏"、粘"以音别义实行分立,是一件好事.但因为留了一个"粘"字读nián同"黏"的尾巴,以致语用中两字发生牵混,时下"黏附"等复合词之第一语素作"黏"即属误用,换为读zhān、作动词用的"粘"字才对.  相似文献   

16.
"致"和"至"     
在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两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中两个"千里"前面分别用了"致"和"至".这两个字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第1册第1课<劝学>中没有解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3册第10课<劝学>中仅对"致"做了解释:"到达".  相似文献   

17.
"经过"和"通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现代汉语介词"经过"与"通过"在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上的差异,同时还考察了两者可替换的条件.通过分析认为:"经过"介引的介词短语中往往含有时间词或形容词,用以描述介引动作的具体过程,使之成为结果实现的必要条件;而"通过"的后接成分重在对实现结果必需的工具等的介绍,动作过程多是简单概括."经过"后介引的成分客观地叙述了实现结果的条件,而"通过"所介引的成分则带有实现结果的主观目的性.  相似文献   

18.
教导、教导,顾名思义,不仅要"教"还要"导",更要善"教"善"导".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导主任,既要当好"教头",又要做好"导师".那么,怎样才能善"教"善"导"?  相似文献   

19.
转折连词"然"和"然而"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转折连词"然而"由"然"和"而"两个同义转折连词复合而成,还有观点认为转折连词"然"产生于"然而"、"虽然"之后.考察转折连词"然"和"然而"的形成时间及来源,转折连词"然"的产生不晚于"然而",先秦存在大量"然(代词)+而(连词)"这个跨层组合的语言事实,根据关联向对复合连词结构制约的规律,可见转折连词"然而"不是并列式复合词,其来源只可能是前面所述的跨层组合"然而".  相似文献   

20.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司马迁《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并非指死的意义,而是指对死的态度."重于泰山"的精确原义应是把死看得很难,不轻易赴死;"轻于鸿毛"的精确原义则是把死看得很容易,欣然赴死."重于泰山"并非说的是死,而是说的"不去赴死";"轻于鸿毛"所指才是"赴死",并且是"视死如归".作为对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