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出现了“认亲”热。同学之间、校友之间、异性之间亲昵互称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有的甚至亲热互称为“老公”“老婆”,这种亲昵称呼展现着孩子们快乐无邪的笑脸,传递着孩子们渴望的“亲情”,但同时也带给我们教育者深深的思考。关注中小学生的成长与教  相似文献   

2.
“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以及“主体际说”(或者叫“主体间性说”)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代表性观点,但都欠准确。实际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双重交互”的关系。这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次:若分别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视角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互主体”的,这种“互主体性”鲜明地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转化上;即便单就“施教”而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互主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双重交互性”能够更加精准地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3.
应重视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西峡县教师进修学校庞维泽当前,在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如何医治孩子们的“心病”?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治,这就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  相似文献   

4.
生命只有一次。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云南省率先倡导的“三生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对生命观的认识、生活技能的习得、生存能力的提高,这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认同。文中,“保蛋”行动是一次对孩子们寓教于乐的生命教育,“保蛋”行动是一次对孩子们进行珍爱生命、懂得感恩的践行活动。孩子们保的术仅是蛋。还有对生命的珍爱与尊重。  相似文献   

5.
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变得越来越数字化,数字技术现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时刻感受着信息时代前进的脚步。然而,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仿佛由此而卷入了一场“数字化”的浪潮,这就叫人感到有些担忧了。据《中国青年报》一则消息,南京市的一些中小学近来正积极投身于一场“盖章运动”。原来,该市要求中小学生毕业前必须去雨花台、梅园新村、孙中山纪念馆、江东门纪念馆、市博物院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参观结束后,由各场馆在中小学生随身携带的手册上盖章,盖章不齐者不予毕业。于是乎在毕业…  相似文献   

6.
“早恋”的提法至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可我们的教育面对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发生问题时,仍然显得有些无能为力。甚至在一些教育者的所谓的“好心”的解决中,伤害了孩子们那尚未成熟的心。当我们这些成年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地试图惩治孩子们的“不轨”行为时,我们恰恰忘记了教育的根本使命,忘记了教育应该在履行将自然人培养为社会人的神圣职责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我有这样一个愿望,让爱情教育名正言顺地进入我们中学的课堂,让孩子们了解这一人类文明的精神瑰宝,进而让爱情的神圣和美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爱情教育的意义绝不是教孩子们谈情说爱,而是培养孩子们高尚的道德,从而在这道德基础上建立起健康正确的爱情观,给孩子们追求未来人生的幸福点燃理想的火炬。  相似文献   

7.
“神六”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举国欢腾,全世界瞩目。中小学生更是雀跃欢呼,如痴如狂。一时间,“飞天”、“宇航员”、“太空飞船”、“火箭”等成了校园的热门话题。作为教育工作者,透过这场“航天热”,我们不能不有所思考:“神舟”六号与我们的基础教育有没有联系、挂不挂得起钩来?我们该如何把“神六”引入课堂?我们的教学怎样渗透有关的科学知识? “神六”飞天让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孕育着一个充满奇趣的飞天梦想,这个梦想也许将伴随他们走过童年、走过青年,直至走向他们理想的航天事业。中小学校抓住“神六”飞天的大好时机,加强科普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好奇心,让他们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中动手动脑、探究摸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如果我们的学校、老师在这方面真正努了力,做出了成绩,则学生幸甚,教育幸甚,民族幸甚。可怕的是,有的学校、有的老师并没有这么做,甚至没有这么想,反而以为“神六”与考试成绩无关,与课堂教学无关。如果这样,则孩子们的飞天梦想终会湮灭殆尽,更遑论创新和创造的激情了。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本期我们特邀请科普工作者和部分教师、学生,就“神六”和科普、和基础教育这些话题作了一次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当前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再创造,建立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基本人性、符合现代文明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那么,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尊互爱”。教育是一种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要素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只有当学生尊重和爱戴自己的老师,而老师又尊重和爱护自己的学生时,教育活动中两个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才能从内心深处达到和谐统一,消除交往障碍,从而使教育成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才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大凡教师,大概总希望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无所不能的印象以赢得孩子们的青睐与信赖。因为无法抓住孩子们的心,也就必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甚至会令学生动起“舍汝而他顾”之念。而如何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进而赢得孩子们的“芳心”,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相信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初登教坛的年轻人为此伤过不少脑筋。  相似文献   

10.
《辽宁教育》2010,(1):90-90
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者,是不是做得过多了呢?孩子们常常并非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为了教育者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做”当真如“什么也不去做!”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对师德教育“真真切切”的重视中,某些“师德问题”反被“忽视”了,出现了多层面的“缺失”现象。在教育起点上,存在着受教者内在“信念性”和教育者施教“理念性”的缺失;在“真善美”关系上,存在着师德师智师艺结构“融通性”和功能“转化性”的缺失;在教育“影响力”上,存在着横向“聚合性”和纵向“连续性”的缺失;在修行实践上,存在着榜样“示范性”和自我“独立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高校"灌输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输法”是中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但由于该种教育方法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而使德育容易与人的发展脱节,这致使我国高校“灌输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与预定的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弥补这个差距,就不能拘泥于“灌输教育法”的成规,而要特别注重思想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和实施途径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它体现着“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视及实践”、“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肯定与培养”,它和现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素质教育之间有密切关系。而在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不够重视等问题,显然,“教学做合一”理论积极的现实意义依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实现“互识”与“共识”的交往实践活动。围绕主体间性的理念,本文对高校安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有效整合资源,为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教师教育者不同于教师及其他教师教育者,具有自身独特的核心素养。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构成需要体现跨界性与联结性的内在要求、独特性与统整性的价值诉求。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包括理解教师教育、研究师范生与中小学生、发展专业自我等三个维度,将跨界素养、综合素养、生命素养,把握师范生与中小学生生命需要、认知与学习特点素养,高校教师教育者职业道德、沟通与合作、教育元认知素养有机耦合构成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一体化整体结构。推进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发展路径应是建立“三项互通”跨界研究机制、强化自主发展意识与实施以生命成长为基点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论“有效沟通”西北师范大学何喜刚一、有效沟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工程沟通,是使双方能够通连。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一般是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人际沟通,即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以教育内容为中介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动态过程。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原点与本质——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生命教育”这一论题摆在现代中国教育者面前的时候,人们或许有几分困惑、几分茫然。尽管学术界、理论界对这一命题进行过不少的探讨,但真正付诸行动者并不多。2005年上海市教委首开先河,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指导纲要》),为生命教育从理性的楼阁转向实施的蓝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当我们试图真正走进“生命教育”的时候,我们不禁要对它的功能结构作出自己的理解。上海市将“生命教育”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进入中小学教育,也许有其它理性的原因,但有一个直接的动因,那就是近年来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和学…  相似文献   

18.
张天明 《天中学刊》2006,21(6):132-134
用人文主义教育标准,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孔子的“诗教”进行研究,可知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与人文主义教育相背离的,但在教育的近期目标以及其他方面又存在着诸多契合之处,使其“诗教”呈现出精华与糟粕互存的现象,为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赵树利 《山东教育》2005,(35):62-62
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关系孩子们文化积累与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是总有一些家长和老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有意无意地限制着孩子们的阅读自由。难道阅读与考试真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种更为令人担忧的教育潮流———教育过度,正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流行。它不仅侵蚀着我们的学校教育,同时也侵蚀着我们的家庭教育。它给教育本身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必将对我们教育目的的达成和教育对象的健康、常态成长产生极为有害而深刻的影响。所谓“教育过度”也可以称之为“过度的教育”,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被强迫接受教育者从功利化设计出发所提供的教育内容、教育信息和教育模式。大到教育(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科目的设置,小到教育(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安排等等。一教育者出于他们的“爱心”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