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及华人远徙海外的步伐,亚洲不少  相似文献   

2.
端午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强 《百科知识》2009,(10):54-55
2005年末,韩国“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韩国“端午祭”成功申遗的消息传至国内,引发国人震动。虽有学者指出,韩国江陵“端午祭”与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有所迥异,然作为“端午”故乡的中国人不免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
在大家的印象中,端午节是因为楚国诗人屈原投了汩罗江,人们向江里投食以纪念他,从而形成的一个节日。这说法实在是一个误解。五月初五成为一个节日,早在屈原去世前,便已经存在,并且有丰富的节日内容,其中之一是"蓄兰为沐"。屈原在其《楚辞》中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一语,说的就是这种节俗,古人称端午节为"浴兰节"即此原因。端午节向江里投食,最早与周代第四位国王——昭王姬  相似文献   

4.
张宏宇 《科教文汇》2012,(18):I0001-I0001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所以自从有了这个节日,每年过端午的这一天,诗人们便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用诗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和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可以说,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节日。除了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围绕端午节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呢?  相似文献   

6.
钟穗 《知识窗》2007,(6):25-25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阳节,俗称端午节,民间习俗主要是龙舟竞渡和吃粽子。此外,尚有挂菖蒲、挂钟馗、饮雄黄酒和用粽子祭祀神职之俗。端午节的起源.约定俗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但史籍记载起源,另有他说。  相似文献   

7.
端午粽子情     
正端午节没有粽子,就像过年没有饺子一样,缺了核心的部分。无棕难成端午,棕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我们民族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唐明皇李隆基有一首诗写道:"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四时花竞巧,九子棕争新。"宋代欧阳修的一首词《渔家傲》也写道:"五色新丝缠角粽,全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可见,古代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在端午节包粽子。这个习俗延续至今,已经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小小的粽子里,包裹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和寄托。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规划在京发布;海尔4项冰箱技术提案列入国际标准;我国首个专利抗菌新药将上市;立法保护土家医药苗医药;中国端午申遗不受韩国端午祭影Ⅱ向。  相似文献   

9.
每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因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病流行的季节,蚊蝇孳生,百虫活跃,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所以在古代,端午节也是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卫生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比如吃粽子,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五加酒……几乎每个习俗里都可以找到健康根源。",下面我们就解读一下端午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健康密码。  相似文献   

10.
端午粽子情     
马亚伟 《科教文汇》2014,(15):I0001-I0001
端午节没有粽子,就像过年没有饺子一样,缺了核心的部分。无粽难成端午,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我们民族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唐明皇李隆基有一首诗写道:“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相似文献   

11.
端午话枭羹     
枭羹,即用枭肉制作的羹汤。作为一种节令食品,它曾先后出现在夏至、五月十五和端午。汉代中后期直至明清,枭羹更成为皇帝端午节赐宴中的特殊食物,是古代端午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端午节食用枭羹,食枭仪式历史上有何变化,这些都要从枭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说起。  相似文献   

12.
丁渝  刘丽峥 《百科知识》2021,(33):32-33
以中国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为对象,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图腾艺术应用现状和象征意义的演变,分析图腾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环境背景下所呈现的特征及意义,是寻求当下民族图腾艺术的发展、演变方向的有效途径.其中,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对认识该民族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入探寻中国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万道明 《知识窗》2006,(12):4-5
2005年11月24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年10月。又有媒体报道.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又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其后,消息不断传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欲将“灯谜”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等等。一时间。外国人争先恐后地将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申请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蔚然成风。对此,国内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他们不禁追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2008年被国家列为法定休假日,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民意的尊重,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千年前端午文化传入邻国日本,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也成为日本人民非常喜爱的节日。本文从介绍日本的端午文化出发,探讨其在日本文化演变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浦安 《科学生活》2008,(6):66-69
芒种与养生今年的芒种节气在6月5日。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时节。由于这个节气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故此得名。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错过了这个节气,农作物播种的成活率便越来越低,所以农谚有"芒种忙忙种,一过白白种"的说法。农谚"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是说芒种与端午日下雨对粮食的丰收是十分有利的。这个节令虽说天气开始炎热,但气温还会有变冷的时候。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今年是6月8日),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就是说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09,(5):41-41
年年端午角粽香,又到艾叶糯米相会时。为了纪念屈原也好,伍子胥也好,咱们普通百姓家总要准备几只粽子全家一起品尝。也许你曾经抱怨粽子的品种太少,甜粽子不是红豆的就是豆沙的,咸粽子不是咸肉馅就是腊肉馅。但现在要找只有一种馅料的粽子,反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现在大部分的粽子,至少由两种以上的馅料做成。  相似文献   

17.
刘春光 《中国科技信息》2011,(7):198+200-198,200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其民族服饰的样式、图案、纹样等也各具特色,体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究其原因,往往和该民族的图腾文化崇拜有关。民族服饰上所透露的图腾文化在选用题材、表现形式、材质选用、应用范围上都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我读了《史记·屈原列传》(以下简称《列传》),其中关于屈原被馋害一事,我认为,有的问题本身前后矛盾,也有未向读者讲清楚的事。关于前后矛盾的问题。《列传》说:"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这里是说上官大夫之所以要进馋言,其目的是要与屈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端午特意到外面走了走,发现大部分商业场所都在大打特打粽子招牌,粽子促销比比皆是,就连很多企业也都是搞粽子大送礼,感叹端午节就是粽子节!  相似文献   

20.
李亚妮 《百科知识》2014,(11):53-55
正一说起嘉兴端午,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吃粽子""观龙舟竞渡"的画面。嘉兴的端午不仅注重吃和玩的民俗事象,在服饰和居住方面也很有讲究。端午话服饰从文献记载来看,嘉兴端午的服饰习俗非常丰富。清乾隆《古禾杂识》记载:"芒种,逢壬入梅;夏至,逢庚断梅。又三日为头时,又五日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