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意义】利用扎根理论构建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标准模型,提出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控制策略,以期为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标准方案的建立提供帮助,从而提高档案文献遗产利用效率。【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专业用户需求的分析,初步构建出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标准模型,进而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步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确立最终的模型。【结果/结论】通过研究构建了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标准模型,包括形式质量、内容质量和效用质量3个维度及下属的16个具体质量指标,提出了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创新/局限】从专业用户视角探索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标准模型,把元数据质量控制问题引入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开发领域;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数量有一定局限,拟能够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扩大访谈用户群体。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档案文献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成时间久远,保管地域广等特点,同时,在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存在着老化、损毁和消失等安全隐患。因此,提出了档案文献遗产载体和信息等方面对其实施抢救和保护的内容,使档案文献遗产得以长久保存下去。  相似文献   

3.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遗留下了众多璀璨的文化典籍,其中档案文献浩翰瑰丽。从甲骨金石、简椟缣帛、纸墨文书到磁带光盘等,档案制成材料不断地发展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大批具有光、电、磁特性的唱片、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新型载体档案相继出现.对这些新型载体档案的认识与保护问题,成为摆在档案保护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浅议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从档案业务管理模式、保护技术、利用需求的角度谈一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正>在不久前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工程又称世界记忆遗产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各种先进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目前世界上已有346项文献和文献集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的10个项目。  相似文献   

6.
城建档案保护工作所具有的长期性和技术性特点使人们淡化了城建档案保护工作的问题,文章从几方面阐述了城建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将集体记忆概念与档案学概念进行融合,建立起集体记忆与档案学的学科关联,以此深入剖析三线遗产档案构成现状,继而针对三线工业遗产档案中记忆部分的薄弱环节,展开对集体记忆下三线工业遗产档案的时间、空间、情感等多重维度整理,提出了整合资源、再谈记忆、多方参与的再利用对策建议,以求对我国三线工业遗产档案的创新开发与实践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侨批实质上属于一种草根文献,主要以家庭情感沟通为纽带而连续书写,一点一滴、如实记录了海外华侨聚居地人们的真实生活境况,蕴含了深远的历史搜集价值和遗产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CNKI中国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我国档案学十种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从年代、期刊、作者、主题等方面对档案学十种核心期刊收录的有关国外档案事业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反映我国档案学界对国外档案事业研究的内容和状况,以期进一步推动国外档案事业研究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档案保护技术工作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档案保护技术发展的应对措施及电子档案保护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静 《现代情报》2010,30(11):59-61,64
校园数字化建设系统是一个针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各个领域进行管理的总体解决方案。通过校园数字化建设系统架构的档案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集校内外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检索、利用、二次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的功能于一体,实现数据共享,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实现高效地保存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吴即发  单凌  陈莉 《情报科学》1999,17(5):521-525
本文从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市场等基本概念入手,对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市场的基本构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设计了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市场模式,对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市场的步骤与方法作了具体的论述。对建立市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实现装备资源节约是装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极高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装备资源节约工作要想落到实处,必须依赖技术创新及其推广应用。装备资源节约技术推广应用机制,是指在装备资源节约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中,通过将机构、制度与技术推广应用基本规律、人员、环境等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的符合推广应用工作基本规律的有机整体。当前,我军在装备资源节约技术应用上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推广应用意识不强;二是技术信息共享不足;三是技术应用尚未形成体系;四是技术研发和引进投入不足。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了构建装备资源节约技术推广应用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步骤,最后指出构建组织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估机制的具体方法,以期为部队构建装备资源节约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而推动装备资源节约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岱 《科教文汇》2014,(27):224-225
档案鉴定理论对档案工作的实际运用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并且档案鉴定理论是对档案价值规律和档案鉴定原则、标准、理论的总结和科学提炼,因此档案鉴定理论在企业的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档案管理也逐渐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模式,所以非常需要完善的档案鉴定理论做基础,才能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由于档案鉴定理论参照的依据不同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相同,所以必须要详细地掌握每种档案鉴定理论并加以分析,才能正确认识档案鉴定理论的实际作用和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档案鉴定理论在企业档案工作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探讨档案鉴定理论的内容和企业档案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论商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群 《情报科学》2005,23(3):378-381
论文分析了商标档案的种类,探讨了商标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重点阐述了商标信息资源的现代化管理及开发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外在线档案资源获取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君  王强 《情报科学》2007,25(2):221-225
通过对国内外代表性档案网站的调查,对国内外在线档案资源获取进行了综合性比较。从档案网站主要内容、政府文件获取途径、站内信息检索方式以及档案资源获取权限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共性分析;从档案资源获取模式、提供全文获取能力与档案资源丰富性以及辅助检索功能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差异性分析,指出我国在线资源获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在线档案资源开发与获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金波  周枫  杨鹏 《情报科学》2021,39(11):187-193
【目的/意义】档案数据引起了档案学界业界的高度重视,正成为目前档案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课题,开 展档案数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法/过程】文章采取内容分析法和实践调研法,对当前档案数 据的概念特征、形成背景、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等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归纳,提出档案数据研究正处于 “破题”阶段,相关研究内容较为零散,不系统、不完整,缺乏整体性思考,亟需加强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创建档案 数据管理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结果/结论】围绕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数据化转型,引入数据科学与数 据管理的理论方法,重点聚焦档案数据生态环境、基本内涵、形成机理、管理主体、质量控制、利用策略、安全防护、 治理体系等主题展开研究,推动档案数据理论创新,建立档案数据管理新范式。【创新/局限】在系统梳理档案数据 研究现状基础上,探索提出未来档案数据研究的潜在题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了解档案学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促进档案学研究的“科学化”及对自身方法论体系的改进与反思,有利于推动图情档一体化发展。【方法/过程】研究基于档案学两本CSSCI期刊,构建内容分析编码表进行人工编码与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案例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我国档案学质性研究方法体系的核心,单一方法应用占主流;(2)各质性研究方法呈现差异化的应用过程,方法应用内部存在不均衡性;(3)质性研究主题多样,部分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4)现象描述、对策建议类研究的实践贡献突出,理论贡献略显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方法体系构建及图情档一体化发展等角度提出了研究启示。【创新/局限】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了质性研究方法在档案学两本核心期刊中的应用状况,但样本量及样本选取范围有待扩充。  相似文献   

19.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提取隐含的、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已经被引入到了处理爆炸式增长的档案信息资源中。而待挖掘的信息是否完整、规范直接关系到之后的挖掘质量。本文根据档案信息资源的现状以及档案数据的特性,在给出执行具体挖掘操作前的数据采集和数据预处理各个环节的概念描述的基础上,探讨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及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field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systems. This field is building 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rom information economics, strategic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hese theories are being used as foundations for new concepts that provide a rationale for managing knowledge, define the process of managing knowledge, and enable us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Based on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1995 and 2005, new concepts are emerging, including knowledge economy, knowledge alliance, knowledge cultur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and knowledge equity. An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eals a healthy arena with a strong foundation and clear directions for future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