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的隧道建设中,困扰施工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软弱围岩隧道的建设工作。对软弱围岩中的隧道建设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设计或是施工不当,会造成围岩的严重变形,甚至引起隧道的坍塌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施工者在展开施工之前,首先要对软弱围岩的变形机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控制技术来进行施工,保证隧道的旖工能够安全有效。本文将通过对软弱围岩特征的分析,探讨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2.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穿越软弱围岩时出现围岩变形或者是支护不平衡的现象是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为此,隧道工程的重点是要将围岩的变形程度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如果对这一问题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结构变形以及开裂的问题,不仅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要从我国隧道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产生软弱围岩变形的原因,进而采取可行的控制方案。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旨在给隧道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软弱围岩大变形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大,处治成本高.文章结合磨万铁路Ⅲ标段会富莱隧道工程,对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在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中应遵循"多措并举,综合控制"的总体施工控制原则,系统阐述了"优化开挖断面,加强支护措施;加强预报监测,预留合理变形;优化开挖工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蒙河铁路新现一号隧道炭质板岩破碎带施工过程中遇到围岩犬变形情况,总结了此类围岩的变形特征,并阐述了控制围岩变形、避免初支侵限的综合治理措施及施工过程。实践证明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施工后量测累计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趋于稳定,累计变形均能控制在40cm左右,初支变形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5.
灰色理论适用于处理"贫信息,不确定"的系统问题,以沪昆铁路线黄家院隧道为研究对象,对该隧道开挖过程中一标段的围岩变形进行观测。并通过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围岩变形数据进行处理,预测隧道变形情况。与实际隧道变形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较为一致。对隧道变形的预测方法可为相同地质条件隧道开挖、支护、衬砌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隧道作为一门专业的工程技术已经健全和成熟起来,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修建水平的提高,隧道工程安全建设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本文对隧道开挖并支护后,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加以研究,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铁路隧道开挖变形的时空效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为隧道的设计、施工以及隧道变形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衬砌变形一直是地铁设计和施工中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对于常用的惯用法模型管片计算模型的建立主要是考虑接头和土层抗力两种因素对结构的影响。本文对现有管片计算模型的接头简化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修正惯用法模型。推导了修正惯用法模型的位移求解公式;并结合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工程实例资料,用惯用法模型和修正惯用法模型分别求解围岩变形,然后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公式是可靠的,对地铁管片的设计和施工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虎彪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144-146
武都西隧道为成武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项目,隧址区地质条件差,软弱围岩段较多,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强烈变形和严重破坏,极大的威胁了施工安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大变形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分析了其处治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时三角铺隧道围岩变形的数据进行回归统计分析,给二次衬砌提供科学合理的参数,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位于淮南矿区的朱集西煤矿井深1000m,-962m水平巷道围岩变形就越来越明显,巷道变形机理复杂,对支护方式的选择带来极大的困难。矿井巷道围岩表现出的明显的大变形对安全生产效益带来挑战。从理论和实际经验来说,解决朱集西煤的技术难题及矿井建设的迫切问题就是解决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问题。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朱集西矿深部巷道为背景,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深部矿井巷道围岩的力学形态和变形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通过长期的巷道变形的观测,并利用大型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建立了朱集西煤矿深部巷道的数值模型,计算分析深部矿井巷道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分析了深部矿井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特点。论文利用FLAC3D工程模拟软件,模拟巷道顶底板不同岩性情况的力学特征和变形机理,得出了巷道的破坏的原因,提出巷道的支护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隧道围岩的变形特点,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针对遗传算法在优化神经网络权值过程中效率低的不足,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以改进传算法优化权值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与未改进的模型应用于某隧道围岩的拱顶变形预测中,结果证明了改进策略在优化权值过程中的优越性和改进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地下洞室开挖支护过程中,围岩变形及围岩失稳的问题,本文以铁法矿区晓明矿采矿巷道为研究对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晓明矿北二采区回风上山巷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选择准确的参数,采用合理的方法,就可以对地下洞室开挖及支护后,围岩的变形及其稳定性的问题作出准确的预测,为将来的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深埋隧道施工过程中,需对隧道中穿越的软弱地层进行围岩变形实时监测,掌握围岩变形规律,及时对支护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隧道施工快速安全有效地进行。本文选取某在建隧道软弱泥灰岩断面围岩两帮收敛变形、拱顶下沉、围岩内部位移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对比,得出该地层围岩变形基本特征,判定出围岩松动圈范围,为类似地层隧道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相对高差法来监控隧道因施工扰动产生的岩体变形,通过对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分析拱顶沉降突变、周边收敛等现象,发现隧道在破坏前围岩的变形规律,可知在隧道开挖后15天内需进行重点监测,发生围岩沉降突变的断面进行加固,对隧道围岩变形的监测和安全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森 《科技风》2011,(18):169
隧道是修建在底层中的工程结构,在挖开地层并把隧道衬砌修建在地层内的过程中和以后,地层始终对隧道衬砌结构产生作用,本文在提出围岩稳定性基本判据的基础上,着重对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总结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比较各种大变形预测技术,归纳大变形防治措施.分析表明:大变形形成机制、变形模式与一般围岩变形破坏不同,需要加强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善和易于推广应用的现场地质分析、监测试验、分析评价预测体系;在支护参数方面,需要一套预测预报方法体系和相应工程对策;针对不同机制、不同等级的大变形,需制定合理大变形防治措施.以期为今后软岩大变形稳定性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施工双线隧道穿越软岩变形大的黄土地质围岩时,对开挖和初支结构变形的控制,关系到隧道掘进安全。文章以马家坡双线铁路隧道Ⅴ级围岩段施工为例,介绍了采用导向墙大管棚进洞施工、浅埋黄土隧道选择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时把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纳入工序管理。工程实践证明,此施工方法有效,很好的约束了围岩早期变形,保障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根据公路隧道开挖后变形观测数据,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围岩损伤识别方法.认为首先利用数值计算围岩的变形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然后根据模拟的观测数据对围岩的损伤程度和损伤位置进行识别.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9.
依托广州已建某换乘车站的大断面隧道中洞法施工工程背景,进行了车站隧道中洞施工期间的地表沉降、洞内支护结构和围岩位移变形监测,分析了浅埋隧道中洞法暗挖施工过程中的各部位变形特征,对施工中出现的变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技术措施,为复杂条件下大断面隧道中洞法开挖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王鹏  贺志勇 《科技通报》2019,35(7):195-199
浅埋隧道地质具有复杂性条件,支护形式如果选取不当,容易发生塌方等事故。由于隧道受力分析具有较多不确定的因素,较难把握。对高拉拔荷载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变形规律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合浅埋隧道进行监控量测的资料,利用对数函数进行回归方程分析,以某市浅埋隧道作为研究的对象,构建隧道施工工程实际地形、地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隧道开挖施工力学模拟进行分析,得出浅埋隧施工围岩变形的规律。对隧道施工路径地层稳定性进行研究,对岩土、隧道施工地层的应力场、支护结构以及位移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围岩整体水平位移呈现非对称的分布,该研究对浅埋隧道施工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