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蒋永穆 《软科学》2000,14(1):11-13
一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战略目标是,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把传统农业转变到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的现代持续农业上来,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到2000年,农业科学技术重要领域达到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根据我国国情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进步模式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科技工作战略目标的前提。日本经济学家早见雄次郎和美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管理》1996,16(5):47-48
<正> 郓城县随官屯乡,18个行政村,24872人,有耕地47407亩。近几年来,该乡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科技兴农、科技兴乡的大文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995年全乡实现经济总收入65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8元;1996年经济总收入预计可达9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2000元以上。被菏泽地区行署授予“科技工作先进乡”。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予以了论述,然后介绍了农业科技进步的两种基本模式,既以美国为代表的机械性科技进步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生物性科技进步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历史教训作卫简明扼要的总结,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等因素提出了我国应选择以生物性科技进步为主、机械性科技进步为辅的农业科技进步模式。  相似文献   

5.
综观国外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农业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性进展,都引起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生产获得大幅度的增长.据发达国家的统计分析,本世纪初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量中,只有不到20%是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的,而现在这个增长量中60%-80%应归于农业科学技术成就的作用,而且这一比重还在继续提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前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左右的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千克粮食的安全低限计算,粮食总产必须达到6.5亿吨,即今后30多年粮食总产量要净增1.5亿吨以上,农业能否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分析科技进步在农业产业化中的综合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该文分析了农业技术革命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结合内江农业科技的实际,提出了发展内江农业生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孙海梅 《青海科技》2002,9(6):49-52
针对青海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农业科技进步的现状,提出了以科技进步促进青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林牧渔各业大幅度增长,基本解决了全国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而最终还是靠科技解决问题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15.
<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如何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方针,强化措施迎接入世,推动沂蒙农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18.
19.
青海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主明 《青海科技》2002,9(1):45-46
测算科技进步对我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额,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潜力,对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国际间和国内地区间进行比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为了掌握“九五”青海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我们按农业部统一规定的方法进行测算。 一、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