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程建设:由“自发”走向“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课程建设中努力做好四件事:一是梳理学校课程发展的历史,寻找、确立课程灵魂;二是依照课程灵魂,将现有的课程结构化,形成课程体系;三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现有课程优质化;四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课程特色化。学校课程建设由过去的自发行为变成现在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2.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曾经一度是彼此对立与分离的两种课程形态 ,但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经过两次国际课程改革运动和课程理论的发展 ,这两种课程形态由截然分开和彼此对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 ,熔于一炉 ,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学生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课程研究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问题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落实,即如何使关于课程改革的很不错的构想,变成学校教师的具体实践,其中到底有些什么问题有待研究?不管怎么说,“教师专业化”总是一个关键问题。不过,问题又在于对“教师专业化”该如何理解?关于课程,从一套理论改革的构想〈理想的课程〉到课程设置(正式的课程)、从正式的课程到教师对他所执教的课程的领悟、同一位教师从对课程的领悟到课程的实施犤运作的课程犦、从教师运作的课程到学生经验的课程,其中在每个层面上都可能存在或大…  相似文献   

4.
当学生就要当“三好学生”!这是很多人都记忆深刻的激励,也是在学校里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校本课程的构建应当定位于让学生自主发展与实践创新。学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着力打造名人讲座户外游学志愿服务三大特色校本课程,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关心窗外世界,投身社会生活,在不断拓展视野的过程中,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英国教育体制由于沿袭地方分权制的传统,教师历来对学校课程有着极大的控制权。但是,1988年国家课程改革,特别是国家统一课程体系建立后,教师对课程的控制权日渐式微。随着国家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国家课程刻板且缺乏灵活性的特征也显现出来。2000年和2008年制定的新国家课程标准针对国家课程的这一弊端进行了改革。在这两次国家课程标准的改革中,特色学校计划被引入,并逐渐确立了以特色促统一的国家课程改革走向。  相似文献   

7.
吴靖娴 《天津教育》2014,(23):27-28
姚明、牛顿、比尔·盖茨,谁更聪明?我们无法判断,因为他们在各自领域享有个性化成功。我们的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个性化成功。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和才能显露发展的关键期,学校课程便是发展个性、提升才能的重要载体。“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它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国家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平台,校本课程则弥补了全面发展这个共性目标的不足,强调全面基础上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关系紧密。当前职业学校亟待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并体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互促互动。基于这一理念,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最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及帮助学生面向未来。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上,要突出提供公平的优质教育帮助每个学生成功;教学改革上,要着力破除造成学生学业失败的结构性因素;条件保障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相关资源的因应与协同,从而实现以课程改革促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9.
张甦 《现代教学》2014,(10):23-24
我校充分利用多年来在“智慧育人”办学理念上已经形成的研究基础与成果,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课程的个性化运作中,完善并建立起了基于我校校情、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称之为“F—U—N课程”。我校通过“F-U—N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来践行“智慧育人”的学校理念,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我校课程实践之中,为多层、多元的课程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搭建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校一般用“三好生”、“优秀生”、“XX星”来评价一个学生,法、美两国是如何评价呢?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的生命线,是提高高校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高校国防教育的特点从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核心、标准、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面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来临,探讨大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方针: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从推崇蔡元培先生当年提出世界观概念的远见,世界观新的诠释应包括全球视野的认知、天下一家的情怀和永续发展的态度。从借鉴欧盟推动"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的策略,讨论培养大学生世界观的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大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大学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大学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不是封闭的"金字塔"形状,应该是开放的"知识树"状态,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坚持技术知识本位、知识能力本位和做人本位的有机统一;大学课程设置门数每个专业控制在50~60门课程之间、总学分控制在150~160之间、每个学分控制在15学时左右,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分别控制在占课程总教学时数的1/3为宜。  相似文献   

14.
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当前大学课程建设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对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其内容包括:以更为明确的“课程目的”指导课程建设;将课程建设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努力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的积极力量;将社会需要作为课程建设的直接依据;以更加开放的课程视野推进课程建设;以新的概念来定义和建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本单元,是提高教学效益和效率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学生消费高等教育资源的基本单位和载体。其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课程资源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全部条件及基本组成部分的总和。课程资源依据其特点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作为一个系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课程综合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课程建设是强化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大学课程综合化,是适应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大学教育综合化改革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形成学生的复合性、技能性、创新性知识结构为目标而系统设计与协调整合大学课程结构和内容中的各组成要素的一系列动态优化过程,包括课程结构综合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课程形式综合化。实施大学课程综合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综合与特色、综合化与专门化这样两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知识观到内化观--大学课程观变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课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成为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改革的重要一环,面对大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转变为以促进知识内化的内化课程观,才能使大学课程改革确有成效,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伍力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99-102
当前西部地区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5方面,一是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不明晰;三是学校教学管理机制的柔性不足;四是师资力量薄弱;五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性支撑的缺乏。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社会历史原因、课程设置观念落后等主客观原因。基于此,加强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应着力于将课程性质定位为必修课,逐步实现全程化的教学,强调实用性的内容,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引导基层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9.
善用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想之路。构筑立体化的舆论氛围是匡正校园观念文化导向的基础;营建精品化的涵育载体是匡正校园观念文化导向的关键。大学要通过课程教化和礼乐教化,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以活跃学生群体文化氛围,营造民族精神养成教育之大气候;注重教师人格文化建设,提升物质环境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0.
学生课程参与: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课程参与是指学生通过介入课程决策、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重构课程等活动从而表达课程权力的一种意识和行为.随着课程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向、学生课程权力意识的觉醒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课程参与问题渐受关注.学生课程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课程的创生;有利于课程变革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