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分别对华中师范大学183名免费师范生和160名非师范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以探查两类学生的人格、职业认同及学习动机的特点与差异。首次调查显示,免费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人格、内部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但其外部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都显著低于非师范生。半年追踪调查表明,两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职业认同各维度都没有随时间显著变化。各年级的内部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而外部学习动机随着年级的升高显著降低,职业认同随年级显著升高,但是大四又有下降趋势。研究还发现,相较于非师范生,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与内部学习动机关系更加密切。此外,本研究还根据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特点,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来自两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172名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学习动机进行了测量,通过聚类分析将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分为四种类型,研究考察了四种类型学生的分布特点及其在学习动机上的表现。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热爱型、兴趣型、功利型、回避型;(2)四种类型的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3)四种类型的免费师范生在学习动机水平上差异显著。本研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来自两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172名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学习动机进行了测量,通过聚类分析将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分为四种类型,研究考察了四种类型学生的分布特点及其在学习动机上的表现。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热爱型、兴趣型、功利型、回避型;(2)四种类型的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3)四种类型的免费师范生在学习动机水平上差异显著。本研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免费师范生职业倾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师范大学1349名大一新生为被试,对免费师范生在社会型上的职业倾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非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职业倾向在社会型上不存在差异;属于社会型的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和生源地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同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职业倾向在社会型上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免费师范生职业倾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陕西师范大学11个学院521名免费师范生为被试,对其职业倾向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社会型职业倾向检出率为43.2%;免费师范生社会型职业倾向检出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农村生源学生明显高于城市生源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社会型职业倾向栓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文史类、艺术体育类、理工类学生.  相似文献   

6.
免费师范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民族的振兴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而免费师范生的情况到底如何?本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样本,通过纵(不同年级的免费师范生)与横(免费师范生和非免费师范生)比较的方式来研究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况,揭示了总体情况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师范大学198名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一、免费师范生群体更重视成就实现、兴趣性格和家庭维护等职业价值观;二、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较高,且受到政策和重要他人两个外部因素的影响,而社会促进的价值观有利于其教师职业认同的促进.根据研究结果,为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提供了如下几点参考建议:一、重视角色榜样的力量;二、鼓励师范生从低年级开始参加教学类实践活动;三、国家和学校应注重政策的推行与解释,并大力培养师范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职业认同对教师的成长是一种内驱力,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绩效,同时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免费师范生作为"准教师",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认同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路线的确定,对未来的教育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欲从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调查免费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试图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无疑非常明确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国家重视教育事业,重视优秀教师的培养。本文对培养免费师范生理想人格理论、措施和方法,以及怎样运用于实践,进行了入探讨,对怎样帮助免费师范生建立对未来职业良好的情感关系、建立对教师职业和教师生涯的热爱、建立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对于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于免费师范生教育长远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职业认同对教师的成长是一种内驱力,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绩效,同时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免费师范生作为准教师,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认同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路线的确定,对未来的教育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欲从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调查免费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试图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湖南地区高校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调查湖南地区高校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非免费师范生;(2)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3)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各维度来看,农村学生在职业意志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4)家庭经济收入状况不影响免费师范生的总体教师职业认同感,但会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某些维度;(5)高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学生更多是由于内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选择免费师范生,低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学生更多是因为外在因素而选择免费师范生。这一结果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免费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现状是测量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改革免费师范生教育的事实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师范大学的1 531名2008级免费师范生的专业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反思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不同性别、学科类别的师范生在专业能力上存在差异;艺术生的各项专业能力培养现状均比文科生、理科生要好。为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学校应从注重反思发展、加强教育教学实践、重视专业培养中的群体差异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对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的确立,关系到能否把免费师范生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和教育家。加强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一要深刻认识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战略意义;二要准确把握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本质规定;三要以推进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创新为导向加强对实践经验的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师范生免费政策是国家尊师重教的重大举措,如何保证免费生“进得来、学得好、下得去、留得住”,进而实现政策目标,这就需要关注政策的试行状况,也即是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政策的更好实施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编问卷对243名高等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我国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略低于在职教师的水平。(2)入学动机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高于把做教师作为谋生手段等的师范生。(3)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比较富裕的同学。(4)不同年级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一、大四、大二、大三。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程设置及实习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缓解新疆教师缺乏的现状,自治区于2010年起在疆内6所高校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为研究新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对新疆5所大学的1032名免费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和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专业、年级、民族以及家庭月收入上差异显著。基于调查结果试图从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加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工作;培养免费师范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加强对教育实习的监管,与基础学校构建"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促进新疆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看,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核心在于"理念"。为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认同,需要:1)尊重教师价值,营造尊师环境;2)强化职业信念,打造职业技能,塑造职业角色;3)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关系,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