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林丽 《成才之路》2010,(11):73-73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要提高音乐欣赏课堂效率,应注重欣赏教学的导入,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应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感受、体验、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论述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学生欣赏音乐能力的提高以及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正在实施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强调音乐课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校音乐教育系统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对学生的音乐要求来确定的.学校音乐系统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在音乐课程中,欣赏在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大都希望能让他们欣赏更多的歌曲。而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齐丽静 《学周刊C版》2010,(10):132-132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使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音乐欣赏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9.
体验探究式教学法展开来说就是“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的教学模式.它是以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其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通过音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构建了“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丰富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对于提高音乐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尝试通过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体验和领悟音乐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来强化诗歌的情感体验,把音乐融进诗歌教学,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描绘的天地中。通过音乐的美感体验来丰富诗歌的美感体验,丰富想象,音韵和谐,体验再创作的愉悦。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带领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地体会、理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通过学生大胆的表现和创造音乐,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正在实施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强调音乐课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新莉 《山东教育》2003,(32):48-48
音乐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的音乐感受。这种感受能激发出人们精神的火花,拨动人的心弦。在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才能使他们对音乐作品有深层次的理解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从中获得审美满足,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新课程标准对音乐体验活动高度重视,倡导学生在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下,充分展开想像,富有独立见解,把学生的体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拥有丰富的体验呢?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音乐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了解音乐在生活…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鉴赏的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艳妮 《文教资料》2009,(22):124-125
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动人的音乐语言,使人在情感体验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得以净化,从而得到教育.音乐的情感教育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师要以自身人格感化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带动学生,以多样的方法教育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注重用音乐的特殊手段"寓教于乐""以乐辅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感染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丰富的教学内容,拓展音乐视野。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我在音乐教学中尝试了以下方法。一、参与体验,激发兴趣体验是学生提升音乐素养、发展艺术特长的关键。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唱歌、跳舞、表演、演奏的过程中,将歌曲的内容升华为自己的情感。在音乐课中,我常常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从亲身经历中得到体验。如  相似文献   

18.
王晖 《文教资料》2008,(32):222-223
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现代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人的感觉教育,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对艺术的体验是分享音乐的审美意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有着感化心灵、净化思想的巨大作用.要通过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把音乐教育融八心灵之中,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20.
马闻泽 《课外阅读》2011,(10):378-378
在进行全方位素质培养的今天,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对幼儿实施美育,实现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幼儿音乐能力培养可通过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在音响世界的徜徉丰富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通过自由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