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学校要想培养出企业用得上的技术工人,就要了解技术工人操作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按照规律组织教学。认为技术工人有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成长过程,与此对应的操作技能的形成也有两个过程.职业学校能够做的主要是为技术工人的成长打下坚固的技能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12日,由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学做技术工人——从职业技术学校到工厂过渡的实证研究”子课题之一——“职业学校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案例研究”开题会议在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南校区(常州市武进技工学校)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3.
凭手艺吃饭     
五一前夕,去一个大钢铁集团参观采访,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一些高级技师的成长成功的经历。当时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像这样一个几万人的公司里,本科,研究生学历的科研技术人才比比皆是,但是活跃在生产一线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却还是那些技术工人。他们懂技术会操作,敬业奉献,是企业钢铁般的脊梁。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已成为世界最抢眼的招牌,扮演着世界工厂角色的中国正需要足够数量的技术工人以满足这种角色的定位。那么,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呢?笔者试结合所在学校机电专业实验实习教学的情况,加以总结与思考,希望能对职业教  相似文献   

5.
“职业技术学校注重的就是对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对文化的传承,但现代技术工人也需要知识和文化底蕴来支撑他们的发展。”严君昌对建设职业学校有着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探究"世界工厂"的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世界工厂"之间的距离并预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而在"世界工厂"的背景下讨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7年5月10日到11日,由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庄西真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2006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学做技术工人——从职业技术学校到工厂过渡的实证研究”开题会议在宜兴丁蜀镇上海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办、江苏省宜兴市丁蜀职业高级中学承办。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主管王小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家勇,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科技处处长戴国洪,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成果的普及,从而影响着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但目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或找到工作不久又失业。是不是中等专业人才供大于求了呢?根据人才市场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急需中等技术工人.有的企业甚至高薪聘用技术过硬的工人。为什么会出现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才的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永 《教育文汇》2012,(7):23-23
现在,大多数父母坚持要求孩子考普通学校,而不是职业学校。这种观念之所以很顽固,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可普高而鄙视职高;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处在强大的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下,对中职不感兴趣。所以不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找到一份体面的、丁资待遇较高的工作,而不想让孩子成为一名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我们邮政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啊。职业教育能不能发展得再快些?”在全国政协民进组的讨论会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苏和临时“客串”委员,向一同来听会的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提出了建议,希望中等职业学校能够调整培养方向,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急需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浙江省遂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采用"师徒帮带"、"观摩模仿"、"专家指导"、"双线交叉"、"强弱互补"等模式,同时建立"名师"工作室,设立教师专业成长基金,开辟教师成长多元途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术研发等,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孟凡英 《成才之路》2012,(33):89-89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然而,中职毕业的技术工人为了适应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需要到高等技术院校深造。为了满足社会与学生的要求,办好职高升学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10月12日上午,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在该校隆重举行了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课题“学做技术工人——从职业技术学校到工厂过渡的实证研究”子课题“教学模式与技术工人成长之适应性研究”的开题论证会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彭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夏东民,总课题组组长、江苏省职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庄西真博士,上海《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董秀华博士等参加了会议。宜兴丁蜀职教中心、江阴职教中心、武进职业高级中学、镇江谏壁职业高级中学等其它子课题成员单位领导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开题论证会…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性质跟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中等专业学校是专门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展的是一种学历教育,而现在中等专业学校(即中等职业学校)是专门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开展的是一种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5.
1953年,为加快技术工人的培养,当时的政务院决定由劳动部门对全国技工学校实行综合管理。1964年,考虑到招生等实际需要,技工学校由劳动部划归教育部主管。1978年,重新划归劳动部门管理。至此30年来,尽管争议不断,但是技工学校与其他职业学校分而治之的格局一直保持未变。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而劳动者职业能力的强弱是能否胜任从事工作的先决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但学校并非行业部门,学生也并非劳动者,如何使在校生具备职业能力,使其毕业后即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燕亚明 《考试周刊》2012,(34):178-179
职业学校培养从事职业工作、承担职业责任、履行职业使命的一线职业人。教师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功能,坚持从中等职业学校特点出发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创业、创优、创新的时代精神,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业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方向,为学生创建一所健康、愉悦成长的精神家园,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刘木头开了一家小工厂,生产一种儿童玩具. 工厂里的管理人员由刘木头、他的弟弟及其他六个亲戚组成.工作人员由5个领工和10个工人组成.工厂经营得很顺利,所以需要一个新工人.  相似文献   

19.
黄广平  高军 《教育现代化》2005,(10):113-113
“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学校共同的培养目标。但是,作为一所职业学校,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为此。我们将学校培养目标具体细化为六个方面,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心善、嘴甜、手勤、脑活、技高、体健的合格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20.
“世界工厂”的技能型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通存在,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1.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今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调查还发现,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