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为出发点,探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分析现阶段《会计制度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讨论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教学应有的基本思路,提出《会计制度设计》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即运用案例教学法和开放的考核方式,以期对《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的改进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考试单纯注重考核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技能的考核,致使学生从事物流成本管理实际业务的能力欠缺,因而,进行课程技能考核改革刻不容缓。本文提出了《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技能考核改革的设计思路,指出课程考核应包含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并说明了这两种考核的具体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评价方法,最后本文指出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图学Ⅰ》的考核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设计不同的考核形式,对《工程图学Ⅰ》的考核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并在2014级能源与动力工程2班进行了课程考核改革探索试点。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并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考试真正体现它所具有的评估反馈功能。  相似文献   

4.
主要简述了考试方法的变革对《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意义,从常见的几种考试方法谈起,详细分析了各种考试方法的针对性和优缺点,希望能从中找出对《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行之有效的考试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的考试方法,比较传统的课程考核与现代考试方法的不同,进而分析并提出有关针对该课程考试方法变革的思考,提出了之与相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旅游社交礼仪》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本课程考核方式却以传统的应试考试为主,所以非常有必要探讨其考试方式改革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旅游社交礼仪》课程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考核方法改进的对策:以市场需求和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考核为中心,采取考核方式多样化,并兼顾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期有利于应用型课程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教育时代的背景下,高职课程考试考核改革将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分析了传统考试弊端,整合教学内容,创新考核方式,采用试题库客观考试平台与工艺项目灵活设计两者结合的新型考试模式,以期兼顾高职课程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并重的考核要求,有效实现教考分离,从而推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深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规格要求和课程考试目标,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实践性环节考核一般包括:实验、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毕业综合考核和其他专门技能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管理试行办法》(教考试[1996]3号)中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应考者一般在该课程所涉及的理论考试合格后,方可报名参加该课程的实践性环节考核,应考者在所学专业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方可报名参加毕业论文(设计)或毕业综合考核。根据此…  相似文献   

8.
余武 《文教资料》2010,(33):199-200
课程考试的目的是正确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核方法应科学、合理,体现出课程特点和特色。本文分析了高校课程考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考试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摄影与摄像》课程考试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全过程综合考核方法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考试制度,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因此探索新的考核方式就显得非常必要。笔者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02级《环境统计学概论》的考核,提出并尝试了一种新的考核方法——全过程综合考核方法。一、全过程综合考核方法的内容《环境统计学概论》是我校新开的课程,笔者在吸收国内外有关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统计调查方法、概率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随机变量和分布等课程内容。如何通过考核,在达到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出发,指出高职教育现行考核方式中存在如考试目的不明确、考试内容片面、考试方式单一、考试重结果而轻过程、对学生考核单一等很多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对课程考核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并以《家畜繁殖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素质教育在不断推进,创新教育在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这给中职学校人才考核评价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中职学校考试评价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结合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开展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实践以及取得的效果,从考试内容、形式及评价类型、主体、尺度方面总结改革的做法,并提出将考试评价改革贯穿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中。  相似文献   

12.
课程评价制度创新是指以新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导,通过调整和变革已有的课程评价规则,制定出新的课程评价规范,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更大化地实现人和课程发展的价值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旨在通过创新课程评价制度,保障和提高课程评价的实践效能,实现课程评价向实践育人的回归。在现实中,预成论的思维方式、传统制度的路径锁定、考试和管理的文化依附等分别形成了课程评价制度创新的思维阻力、制度阻力和文化阻力。我们要实现化解阻力,推动课程评价的制度创新,就需要由预成论思维转向生成论思维,采用自然演化和理性建构并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并营造适宜制度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3.
大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决于教师的主动性创新行为,而科研评价制度在激励和引导教师的主动性创新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对2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自然、工程、社会和人文学科领域165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究科研评价制度对大学教师主动性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评价程序民主、评价主客体互动公平和形成性评价通过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感激发了主动性创新行为;同行评价方法和质量或创新标准尽管通过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感激发了主动性创新行为,但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主动性创新行为也起着阻碍作用,正负效果抵消的遮掩效应导致其对主动性创新行为影响不显著;科研评价制度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和不同学校层次教师主动性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建议:加强增值评价,完善小同行遴选和监督制度,根据学科领域和水平分类制定评价标准,推进学术委员会权限范围和委员产生方式改革,包容和鼓励失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作为新高考政策的目标群体,其对改革新政的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从目标群体视角研究山东省新高考政策的认同度,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山东省5所高中学校的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标群体对新高考政策的整体认同度较高,但有些方面的措施仍有待改进和调整,比如减负初衷并未完全实现,人们对等级赋分的科学性、综合素质评价的可信度等存在一些争议。鉴于此,教育主管部门应保持新高考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探索体制创新;加强对学科教学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寻求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平衡;提高微观制度设计的专业化水平,优化等级赋分方式;规范具体评价标准,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文章分析了全国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规模现状以及2013年—2017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的评估结果,并探讨了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体制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性质、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以及评价信息反馈六个方面的不同。从理论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从实践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的关系是一种软挂钩的关系。从应然性维度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应当适度硬挂钩。  相似文献   

17.
郑深 《成人教育》2014,(3):39-41
实验环节考核作为对自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在高教自学考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高教自学考试实验环节考核采取科学的评价标准,将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工科院校本科教学中有多门课程考核形式为上机考试。考试内容选择、考试题型的设计及分数的评定等已成为教学中待研究的新课题。以solidworks课程为例,分析研究其上机考试相关问题,并基于vB开发快速、准确的评分程序。  相似文献   

19.
在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应用研究中,现有的文献通常用创新投入能力或创新产出能力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实际上,技术创新能力应该是创新费用支出结构、创新费用来源、创新研发主体、创新产品销售和自主品牌拥有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首先,基于安徽省创新调查汇总表(2004—2006)的制造业行业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每个样本的综合得分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其次,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技术创新能力和投入之间的因果关系:R&D投入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原因,创新能力是R&D投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立!树人定位在评价的核心目标上,实现了我国高考核心功能的创新;在测评中主张素质立意,实现了我国高考评价理念的创新;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高校人才选拔需求以及教学与考试等教育因素融会贯通于价值引领的评价体系中,实现了我国高考评价设计的创新;基于学习活动的规律,用情境作为载体有效考查知识、能力和素养,实现了高考评价策略的创新;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志,以不断推进我国高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追求,实现了我国高考评价发展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