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细胞学基础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受精卵细胞中遗传物质(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因此,高三生物复习课将植物个体发育知识与细胞分裂和遗传学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植物的个体发育”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苔藓植物(Bryophyta)是植物界中的一大门,其中又包括两大类,即苔类植物(Hepaticae)和藓类植物(Mus-ci)。在目前的初中植物学教科书中,苔类是以地钱(Marchantia polyrnorpha L)为例,藓类则以葫蘆藓(Funariahygrometrica Hedw)为例。按地钱的营养体贴地而生,为一古钱状,二叉分的扁平叶状体,无“茎”与“叶”的分化①。而葫蘆藓则为直立生长,具“茎”“叶”分化的茎叶体。如此,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概念,即认为凡匍匐生长,无“茎”“叶”分化的均称为“苔”,而直立生长,具“茎”“叶”分化者则必为“藓”。实际上这只能代表“苔”  相似文献   

3.
刍议千细胞     
干细胞的“干”译自英“stem”,意思是“树”、“茎”和“起源”,干细胞即起源细胞。以人为例,个体发育起源于单细胞,即精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可见干细胞不仅能够自我复制,而且复制后的细胞还能分化成具有其他功能的细胞,最终组成人体。不仅是受精卵,只要细胞同时具有可以自我复制,又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这样两个特性,我们都把这类细胞称为干细胞。不难看出,干细胞不是单一的一种细胞。  相似文献   

4.
细胞分化存在“稳定性”,它表现在过程的“稳定性”、分化后的细胞有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的“稳定性”.这些“稳定性”是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以及启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机制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初中植物第九章“植物的主要类群”中讲了几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薛植物、藤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记忆它们的特征是学生较头痛的问题,但它们是按由低等到高等向前发展的,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它们串起来,以便于学生记忆。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薛植物有了拟茎、拟叶的分化;截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则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从这方面看,植物是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2.藻类植物、苔燕植物均无输导组织,而藤类植物有了输导组织,种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更为发达。3.藻类植物、答薛植物、新类植物统称为抱子植物,受精过程必须依靠水,大…  相似文献   

6.
克隆羊     
克隆羊洪昀译陈来成校哺乳动物卵子受精后接踵而至的是细胞分裂和渐进分比,首先成为早期胚胎而后成为构成成年动物的所有细胞类型。在一个特定的发育阶段把一个核移植到一个去核的未受精卵,提供了研究细胞分化是否进入不可逆的遗传修饰阶段的机会。从一个已分化的细胞发...  相似文献   

7.
更正     
“植物的个体发育”一节的重点内容是胚和胚乳的发育。但在讲述之前必须向学生讲清生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最后发育成新个体。植物的个体发育在经历胚珠一种子一具有根、茎、叶的新个体的过程中,胚珠的发育主要为胚和胚乳的发育。教材内容是这样安排的:先讲胚的发育。以荠菜为例;后讲胚乳的发育;以玉米为例。  相似文献   

8.
<正>一般而言,动、植物间的差别是明显的,许多方面大家都已经很熟(shu)悉(xi)了, 像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生长在固定的地点,叶子中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此等等;而动物则头、手、足、心、肝、肺等分化,能自由行动,必须依赖现成的有机物质为生, 被人们称之为“异养生命”。这些我们就不再议论了,本文且从生理角度来谈谈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必修)新教材的第三章写道:“受精卵是一个细胞。这个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新个体,这就是生物的个体发育。”(见教材109页)这一定义强调了“受精卵→新个体”这一“胚的发育”(或“胚胎发育”)阶段,而忽略了“幼体→成体”这一“胚后发育”阶段,这是不妥的。 为了保证生物学概念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完整性,本人参照《简明生物学辞典》进行了适当修改:“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的整个  相似文献   

10.
许建华 《幼儿教育》2001,(10):42-42
所谓干细胞,是未充分分化的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它们如同建筑中的钢筋水泥黄沙一样,在生命的成长和发育中起“主干”作用,被誉为“万能细胞”。干细胞分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人体的各种细胞,这些分化出的细胞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最终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人类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就是一个初始的全能干细胞。受精卵继续分化,在前几个分化过程中,可以分化出许多全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在进一步的分化中,形成各种多能干细胞。这些多能干细胞将会发育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水稻泛素缀合酶基因OsUbc13的序列特征、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模式及其互作分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作用机理奠定基础。创新要点:首次对植物Ubc13进行了亚细胞定位研究及蛋白互作研究。研究方法:通过序列比对及聚类分析进行OsUbc13的序列特征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OsUbc13的表达模式分析;通过聚乙二醇(PEG)介导转化烟草BY-2原生质体进行OsUbc13亚细胞定位研究(见图4);通过酵母双杂交进行OsUbc13的蛋白质互作分析(见图5和表1)。重要结论:OsUbc13编码具有15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同源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该基因在水稻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内稃、雌蕊、雄蕊和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而根、茎和外稃中的表达量较低;低温、甲基磺酸甲酯(MMS)和过氧化氢(H2O2)胁迫处理使胚性愈伤中OsUbc13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甘露醇、脱落酸(ABA)和氯化钠(NaCl)胁迫则使愈伤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量降低;OsUbc13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表达于质膜和核膜处;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约有20个蛋白可能与OsUbc13存在相互作用,其中OsVDAC(与细胞凋亡有关)、OsMADS1(与花器官发育有关)、OsB22EL8(与活性氧清除及DNA保护有关)和OsCROC-1(为Lys63聚合泛素链形成及运行无误性DNA损伤耐受机制所必需)四个蛋白经验证确与OsUbc13互作。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组织培养中用到的实验材料主要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其中的组织可以是芽、茎尖、根尖或者是花药,根据细胞的全能性,实验材料通过脱分化、再分化得到的根、芽,最后培养成植物体。实验中用到的芽、茎尖、花药在培养前细胞中是有叶绿体,但是在培育成的植物体的根等后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你被童话故事里瞬间变色的花和叶子吸引过吧?现在,有科学的指点,你可以亲手完成这样的“魔法”实验了。魔法一材料准备:空瓶2个,石竹花,红、蓝墨水,清水。实验过程:⒈将清水加入红墨水后倒入瓶中,取一根植物茎浸入瓶中,12小后,植物茎显现出红色,同时瓶中墨水少了很多。⒉另取一根有茎、叶的植物。把茎的一半纵向切开,分别插入红、两色墨水中。结果是:植物茎在分开的部分呈单色,上面仍合在一起部分则是两种颜色的混合。说明:彩色水通过微细的导管渗入植物茎,经过叶脉进入叶片,每条导管负责植物某个部分的水分供给。因此,不同颜色的水…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中有一探究水分运输途径的小实验,即将带叶的茎插入红墨水中,光照3~4小时发现叶脉变红,而茎表面并不见红。  相似文献   

15.
刍议干细胞     
1干细胞的意义 干细胞的"干"译自英文"stem",意思是"树"、"茎"和"起源",干细胞即起源细胞.以人为例,个体发育起源于单细胞,即精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可见干细胞不仅能够自我复制,而且复制后的细胞还能分化成具有其他功能的细胞,最终组成人体.不仅是受精卵,只要细胞同时具有可以自我复制,又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这样两个特性,我们都把这类细胞称为干细胞.不难看出,干细胞不是单一的一种细胞.  相似文献   

16.
董少鸣 《生物学教学》2006,31(11):42-43
植物的营养繁殖是由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内经历了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较明显的变化是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而脱分化和再分化的概念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因而笔者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以大岩桐为材料,通过用其叶片进行营养繁殖的实验,不仅达到了增殖新个体的目的,而且使学生从中观察和理解了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的过程。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植物的一些生命现象与PCD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发育及植物对外界的适应性都与PCD有直接的关系,等等。PCD的发生伴随着各种生理、生化、细胞形态和遗传现象的发生。本文对植物PCD发生的基因调控,信号传导及检测技术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克隆差异表达的基因可为分化细胞与祖细胞、激活细胞与静止细胞、突变细胞(如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提供某些有意义的信息,本文综述了差异表达基因克隆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克隆差异表达的基因可为分化细胞与祖细胞、激活细胞与静止细胞、突变细胞(如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提供某些有意义的信息,本文综述了差异表达基因克隆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0.
Roi基因在三种植物中转化与表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良的叶圆盘转化法,将Ti质粒上的Roi基因(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转化入一种单子叶植物花叶芋和二种双子叶植物花椰菜和甘蓝的基因组中。在转化后组织当中以及再生植株的苗中,甚至再生植株的无性繁殖后代中均可测得Nos基因的产物胭脂碱的存在。这表明,Ti质粒上的外源基因已经在以上三种转基因植物中得到稳定的整合和表达,新的性状可以随着细胞分裂而传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