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卑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自卑的人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缺乏信心。孩子一旦有了自卑心理,作为家长要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呢?  相似文献   

2.
与自卑的孩子相反,骄傲的孩子常常表现为过于自信,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同伴估计过低,看不起别人。这样的孩子往往虚荣心较强,只爱听表扬、夸奖的话,不能挨批评,不爱接受别人意见。在竞赛活动中,只能赢,不能输,稍有挫折,就大哭大闹,失去心理平衡。究其原因,我认...  相似文献   

3.
季丽梅 《教育》2013,(10):54-54
有咱卑感的孩子,其共同特点就是认为自己凡事不如人家,比别人笨,什么都比别人差一截。他们进到学校后,大都表现得害羞、胆怯,不敢抛头露面,默默无闻,甚至性格变得孤僻。长期如此会使孩子完全丧失进取心,悲观泄气,结果令人堪忧。其实,自卑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一方面,父母和老师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引起孩子的自卑,如父母的过分宠爱或极端严厉的征罚方式,父母和老师的过高期望与要求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情结;  相似文献   

4.
陈丽 《河北教育》2000,(10):39-39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孩子会有如下一些不同于常人的心理行为表现。   1.在个性心理方面表现为怯懦胆小,沉默孤独,遇事冷漠且缩手缩脚,不愿与人交往,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2.为人处事自信心不足,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习惯于说自己不行,总认为没有人喜欢自己。   3.有些上进心不强,学习落后且性格外向的学生,故意在课堂上起哄,引人发笑;下课乱喊乱叫,欺负弱小,这往往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他们实际上是在以一种怪异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存在。   以上种种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为自卑。自卑…  相似文献   

5.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很自卑、人际交往困难、没有伙伴关系;但这类孩子往往资质不错,起码想像力丰富、有想法,希望改变希望自己更好,一旦从“阴影”中迈出来往往会很优秀。有关专家针对这些自卑的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邵冰 《家庭教育》2004,(7B):18-21
在成年人看来,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事实上。孩子也有自己的忧愁和痛苦,自卑就是其中一种。对于孩子的自卑,一些家长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或是无法理解。从而不能尽早发现、及时补救,致使自卑心理伴随孩子从童年步入成年,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痛苦和折磨。  相似文献   

7.
付广英 《辅导员》2010,(6):27-27
自卑是对自己失去自尊心的一种悲观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总以为自己不如别人,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自卑的学生通常容易放大困难,处于孤僻、悲观状态,偶然又会以暴怒、忌妒、自卑过甚等情绪表现出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轻生。身为人师的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呢?笔者以为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贾宪章 《教育文汇》2005,(10):31-31
面对一些孩子由于过度自卑、迷茫、失望,而出现“破罐子破摔”等消极表现,不少老师总有些愁眉不展。难道这些孩子果真是天生不开窍的“顽石”?最近读到一篇名为《另起一行》的小故事,才恍然明白其中的缘由——为师者往往只以一种标准对待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一腔师爱全都“聚光”在一些“好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9.
自卑和自傲一样,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表现。为什么会这样呢?往往是思想方法上有偏差,导致评价自己偏离了正确的标准,得出了不恰当的结论。据我了解,自卑的人其实心里对自己的期望值都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0.
父母离异,孩子的情绪有一段混乱的时期。有的孩子会变得消沉、沮丧;有的孩子会表现出生气、退缩、自卑或攻击行为;也有的孩子变得异常快乐。不管他们“变好”还是“变坏”,任何不寻常的表现都表示你的孩子需要有人帮助。这时离异父母应怎样帮助他们呢?一、离婚后,尽可能不要改变生活方式。完全改变生话方式可能对你有些好处,但却会毁了孩子。他们需要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事实上你也可能需要。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孩子不断进步、激发潜能的力量源泉,是建立完美人格的基础。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是构成其自信的要素,在日常活动中教师不难发现:自信的孩子能够初步评价自己的能力,面对新的任务不胆怯,主动参加;遇到困难不畏缩,尝试去解决。而过分自信或自卑的孩子则对自己的能力和客观困难不能正确地评估,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满、骄傲、粗心大意或遇事畏缩不前,遇难而退。  相似文献   

12.
罗宽 《成才之路》2012,(13):I0015-I0016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父母应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  相似文献   

13.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自卑表现小文读初一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休学重读一年。从那以后,开朗乐观、爱玩爱闹的他一下子变得忧郁孤独、悲观冷漠起来,不愿意和班级同学往来,担心被他们看不起。重读生的身份使得小文将自己和外界完全隔绝起来,整天心事重重,人也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暴躁。他渴望着别人的赞许与首肯,希望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然而,他得到的不是成绩的提高,却是心理的几乎崩溃。小文的这些变化,并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关注。须知,这些正是孩子自卑的表现。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其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自卑儿童往往会出现以下…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调适王苏春自卑通常表现为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偏低的估计,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和束缚自我不能健康发展的绳索。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把自卑定义为:“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现有2.67亿个家庭,全国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50万到60万的数量递增。有调查显示:单亲孩子多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本文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阐述单亲家庭学生性格形成的几点客观原因,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活在世上 ,总要不时地与自己打交道。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心如明镜台”的慧明禅师或是梦中迷蝶的庄周的 ,因此人对自己总抱有一定的看法。有人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 ,有人自负地站在梦幻中的制高点 ,也有人正视自己而自强不息。自卑、自负都是病态的心理 ,它们都走到了极端 ,已远远超过了自谦、自信的范畴 ,而只有自强才是健康的表现。不过我倒认为自卑、自负和自强之间有一种潜在的内在关系。也就是说 ,一个人只有跨过了自卑或自负的鸿沟才能到达自强的彼岸。有人自卑与生俱来 ,可能因为生理上有所缺陷 ,表现为胆小怕事 ,内向寡言 ,不敢表现…  相似文献   

17.
自卑是对自己失去自尊心的一种悲观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总以为自己不如别人,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自卑的学生通常容易放大困难,处于孤僻、悲观状态,偶然又会以暴怒、忌妒、自卑过甚等情绪表现出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轻生。身为人师的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呢?笔者以为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自卑?自卑就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总以为自己不能或不会。自卑感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克服,就会影响到学习、人际关系和个性发展。导致孩子自卑的原因很多,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首先必须找到引发自卑感的外部刺激因素,然后对症  相似文献   

19.
要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教师要有的放矢。有位同学在一篇题为《我》的作文结尾时写到:“这就是我,一个让人瞧不起的我,一个没有能力的我,一个不适应社会的女孩。”我在下面批到:“一个错误的判断 !一种盲目的自卑,一个毫无理由的估计 !一句名言道:我曾为自已脚上的鞋破旧而自卑,直到有一天在街上看到有人没有脚 !你是一个纯朴的孩子,是个胆小的女孩 !从前经历少,在众人面前表现少,希今后锻炼多些,再多些 !胆量大些,再大些 !”   要有鼓动性。教师的批语应该朝气蓬勃,满腔热情,给学生以极大…  相似文献   

20.
国家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已经进入到第三个年头了,伴着课程改革的层层深入,我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很有自信,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有能力,也有的孩子虽然有能力,但很自卑,不敢去尝试,结果白白丢掉了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从而后悔不已,逐渐对自己失去自信,影响自己的一生。课程改革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促使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引领他们进入到知识的殿堂,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给他们以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