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职教育改革同其他任何教育类型的改革一样,都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在课程改革中必然遭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或开发和理想课程的教学可能性等问题,在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基本依据与技术方法、理想课程与实践的教学可能性等一系列关系中,存在着: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应为"与"难为",课程开发符合课程规律的"应为"与"难为",理想课程与教学可能性的"应为"与"难为"等问题,处理好课程改革的"应为"与"难为"是深化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从根本上说,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终极目标指向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应紧扣课程思政导向推动课程体系革新,围绕课程思政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立足课程思政施行需要补齐课程建设的制度短板,使课程全面反映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新内涵和新要求;在深化课程认知与优化教学过程中、在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和坚守质量底线基础上、在发挥教师主体的能动作用中提升教学质量,对关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质疑声作出正面回应,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与推进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的耦合共进。  相似文献   

3.
以优化课程考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课程考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优化课程考试对促进课程和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以及转变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课程考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考试的一些措施,以探讨有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课程改革及精品意识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是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基本要素,是实现高校教学职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对高校课程改革和评价的背景分析以及对课程内外部要素两个方面内涵的考察,探讨了现阶段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精品意识的内涵与要求,进一步阐述了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变化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快应用性本科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更新课程教学观念、重构课程结构与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是应用性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高校的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双主修、三结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运而生。高校音乐系的古筝课程教学模式必然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为例,对其古筝课程教学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探索,可以总结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等院校都开展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大学物理课程作为专业基础性课程,要服务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需要。本文通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修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大纲,以及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索,以期实现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学科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职旅游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旅游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进行系统改革,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课程开放化等一系列旨在提高高职旅游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公共基础课程地位重要,然而现状却让人担忧。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是解决当前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好、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等问题的一条途径。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的改革既需要更新现有人才培养观念,也需要在技术层面完善选课制度,更需要建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和能力,调整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单元,通过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和目标、建立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课程建设质量监控、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才能夯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普及和推广,教学课程的改革也逐步被提上日程。如何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优化,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并且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运用,是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高校要优化“互联网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网络课程中心平台是集课程建设、资源管理、教学互动、成果展示为一体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是推动人才培养新模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介绍课程中心平台建设的现状,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因此综合改革必然要依托课程基石。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目前还存在课程管理体制不健全、评价模式单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管理评价机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应大规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心脏,一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教学改革,都必须纳入课程建设与改革这一总渠道,并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上体现出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对基于课程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始终坚持高素质人才培养要以“宽、交、专”兼备为特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转型的关键。项目化教学是在管理类课程中将探究作为教学的核心,帮助教师培养学生成为实践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由内而外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素质,需要对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不断探索。以高校教育改革为研究背景,指出了项目化教学的应用价值,明确了实施要点,诠释了项目化教学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实施,为高校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全面变革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提出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相对于普通学术型大学,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有自己独特的本质和不同的特性,从地方性本科高校适应经济发展和应用转型出发,探讨地方性本科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1)转变课程教学理念,适应"本科水平,应用技术特征"的人才培养要求;(2)调整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和应用型课程建设;(3)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融基础理论与应用技能训练于一体;(4)变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校企合作模式;(5)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入对分课堂;(6)改革课程教学评价,重视企业评价。  相似文献   

17.
龙和文 《文教资料》2006,(23):159-160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在观念、课程模式、教师素质、评价体系4个方面进行。本文提出只有学习和教学的观念相一致,体育课程模式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与理论素质并重,学习评价不能完全否定考试,体育课程改革的效益才能体现。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是以高校已有的学科体系与学科资源为基础的。以工科为主的高校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色,这就要求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建设要从课程层次提升至学科层次。跨学科视域下,提取理工科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教学交叉点和接驳处,以课堂为跨学科的实践场域,通过课程孵化、课程定制和课研嵌入等模式,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跨学科协同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改变了社会组织结构和教育生态,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面临的困境,提出用互联网思维推进课程建设,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整合课程资源,搭建教学平台,构建"一体化课程资源",创新"一体化教学环境",完善"一体化学习共同体",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构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诉求,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对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现实困境、推进向度等进行理性省思,厘清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内涵要义,明确课程思政改革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