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州文化精神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明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1):11-13,22
建设富裕和谐文明新贺州的建设,离不开保护和开发溶入贺州人生命里的文化精神资源.造就和谐文化,推动贺州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应该深入挖掘、提炼、宣传和发扬贺州文化精神.只有文化精神的自我觉醒,才能充分展示贺州人民良好的文化形象,实现贺州地方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价值及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参与和谐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要增强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必须强调和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发展和创新两大主题;要重点建设和谐行为文化、和谐制度文化和和谐精神文化。同时,还应构建地方高校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宣传引导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经验推广机制和理论研讨机制。  相似文献   

3.
大学和谐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需要我们努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作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和知识创新的高地,大学理应是建设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首善之区。如何认识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发挥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对大学自身科学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生成化育、丰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适应世界文化大生态的变化,接续文化传统根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生态,为弘扬和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提供文化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有重要作用,加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大学精神、实践活动、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要素。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学术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内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规模与质量的和谐以及法制与法治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生成化育、丰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适应世界文化大生态的变化,接续文化传统根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生态,为弘扬和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提供文化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青岛的城市文化充分符合和谐文化的要求。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文化,体现在其山海城的和谐一体及海洋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它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城市文化,体现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社会主体文化的蓬勃发展;它是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城市文化,体现于和睦共处的市民文化及志愿文化之中。为使青岛城市文化持续和谐科学发展,应更好打造“帆船之都”的城市名片,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继续发扬志愿精神,将青岛建设成为滨海现代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建设目标。培育和谐精神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社会需要和谐精神;要通过培育和谐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0.
和谐学校文化是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校和谐文化要科学把握其形成的时代意境和深刻的精神内核,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夯实思想道德共同基础,共建精神家园,共享和谐文化成果,引领社会和谐文化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贺州位于南岭山脉萌渚岭和都庞岭地区,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族群北上南下东进西迁的重要通道。古代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基于其独特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目前有20多个拥有不同语言和方言的族群活态存在。多样性族群文化之间的长期互动与交流,形成了今日互补互适、和谐共生的族群文化生态。族群文化问的交往交流、互动互制和互补互适,对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介绍贺州主要族群及多样性文化共生条件,探讨了贺州多样性族群文化共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把握和谐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学校文化是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校和谐文化要科学把握其形成的时代意境和深刻的精神内核,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夯实思想道德共同基础,共建精神家园,共享和谐文化成果,引领社会和谐文化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它决定一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大学精神建设的核心即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它对促进大学自身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构建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三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谐社区精神需要大力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从社区和谐文化的结构看,先进文化是其基础,荣辱观是其价值尺度,和谐精神是其关键。从整体看,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是推进社区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通过文化发展推进社区和谐发展的过程。在当前,建设社区和谐文化,需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底蕴;弘扬人文精神,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见,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大学是社会良知的灯塔和人类精神的家园,与生俱来地具有引领文化的重要功能。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中国,和谐文化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大学理应肩负起引领和谐文化的重任。因为大学在文化选择中引领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履行着建设和谐文化的使命,在大学精神建设中促进着和谐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师资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理解和谐文化、高校和谐师资队伍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不和谐因素,从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层面上对加强高校和谐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传承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基地,其在促进精神文化发展中处于特殊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和谐校园精神的支撑,本文通过探讨“四种精神”的培育,希望能有助于夯实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发展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看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是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社会文化的发展是相互比较、交流的过程;社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引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需要继承传统文化,增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底蕴;弘扬和谐精神,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积极开展文化对话与交流,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全面加强、改进、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发展势头良好,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载体更加多样,作用和成效日益显现,在提高职工素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