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7):159-16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频繁,市场对翻译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所遵循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授课模式已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翻转课堂的兴起和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试图将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概念引入翻译教学中,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的翻译教学场域的建构,尝试建立新的翻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99-100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国防教育课程,为学生学习国防知识提供重要的途径。但是目前许多大学生只是将国防教育课程当做众多课程当中的一部分,而没有意识到国防教育课程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我国军事发展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国防意识的培养场域为研究空间,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作为研究的重点,找出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方法,为高校进行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场域建构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湖南省四所普通高校为研究场域,基于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调研,通过问卷实验和数据分析,构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四因素融合理论模型,为军民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拓展创新提供契合的理论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改进高职高专国防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对国防教育的教学载体、方式方法进行了实践总结与理论思考。通过研究认为,高职高专院校需要采取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改进和提高国防教育的教学质量。本文讨论了以"名家"专题讲座为国防教育的理论教学载体,以军事技能训练为国防教育的实践教学载体,以虚拟网络化教学为国防教育的第三载体的立体式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教学研究不可能回避教学场域和价值问题.在教学研究的场域及其方法中,教学哲学研究显现出其空疏化的征兆;教学技术研究显现了技术化的困境;教学心理学研究则凸显其实验性的限定.教学研究的场域与方法需要变迁、转换,应该转换到学校、课堂教学场域中来,也就是要转换到教师"教"的场域和学生"学"的场域中来,使学习研究与教学研究在课堂与学校里合流,重建教学价值观,才能实现教学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是大学基于"师生"主体,以文化资本为核心逻辑演化而成的"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及"管理文化生态场域"关系构型。在这个构型中,大学教学文化、学术文化及管理文化既相互区别,自成子场域,又相辅相成,整合形成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在大学场域关系中,教学文化与学术文化是对立统一的,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是主体交叉的,教学与管理的关系是管理在调节教学与学术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就大学文化生态场域资本流转所处的地位而言,教学文化生态是本,学术文化生态是根,管理文化生态是魂,三者权力主体交叉、资本交流多元,成为大学场域不灭的冲突和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与冲突形成了"三域"的有机联动,为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治理提供了现实的际遇。  相似文献   

7.
构建"主渠道+微场域"的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模式,是基于"主渠道"与"微场域"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立足于"微时代"的信息教学场域,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指向,形成"主渠道"与"微场域"之间联动、融合、互补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产生1+1>2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场域,此外还包括网络场域、实践场域,只有"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实现有效合作,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打造贯通课堂、网络、实践的立体育人模式.本文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课程为例,以习近平"十大网络观"为课程思政结合点,探索"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布迪厄的场域、惯习和资本等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人文教学的重要性.具体的实践策略是通过培养生产性双语认知,唤醒学生对自我"惯习"的认知,进而改变思维角度和世界观,最终使高校场域和社会场域的资本分配发生变化,使场域再生产朝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正在对教师的专业性存在发起有力挑战,"何以为师"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主要从教师智能教学素养的视角进行阐述,而忽视了从社会学意义上对教师面临场域变革挑战的观照.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本质上是传统教育场域的解构,是新的智能教育场域的建构.基于此,文章以场域中的变革性能量"资本"为统领,剖析了场域演进的"蝴蝶效应",对比了传统与智能教育场域在价值取向、运行逻辑、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智能教育场域中教师专业资本是教师重构专业身份的能动力量,是教师用以实现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价值的价值,它包含三个要素:智能教学人力资本,表征教师个体系统的主体实践力;智能教学社会资本,表征教师人际系统的能动整合力;智能教学决策资本,表征教师人机系统的协同决策力.在价值意蕴上,智能教学人力资本赋予教师从传统到智能教育场域跃迁的能量,社会资本赋予教师借助他人专业资本开展智能教学的权力,决策资本赋予教师合理、合法地开展智能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相似文献   

11.
河海大学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践中遵循传承与创新的思想,开展了有效的国防教育路径探索工作,形成了以军事文化建设为引领,"深化国防生军旅文化特色建设,坚守军事课课程文化阵地建设,开拓国防活动行为文化拓展建设,坚持提升国防科研学术文化和军事竞赛竞技文化"的新型"3+2"国防教育特色路径,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学生生命场域"是指在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中介,以学生生命自由张扬与完满发展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学生生命场域作为教育场域的子场域,具有区别于其他场域、其他视角的特征,即社会性、相对客观性、角色多样性、主体间性以及对话性。同时,学生生命场域不仅是一种本体论的承诺,更是一种研究视角,隐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完善与落实,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巩固与延伸。为促进广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国防教育有效融合,该文以"广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国防教育融合策略研究"为课题,从广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国防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并在此就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广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国防教育融合策略,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高校"国防教育"教学为基础,论述了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信息载体和传播模式的更新,使高校"国防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与学的关系上发生的变革,以及"国防教育"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史荣 《教书育人》2013,(15):29-31
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各高等院校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竞赛是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目的的日常教学管理方法之一。教学竞赛多以教师的现场授课为主要形式,以专家、领导、教师和学生为评价方,根据制定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价。竞赛目的是在院校范围内树立教学模范,倡导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向他们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竞赛在已有一定  相似文献   

16.
正德兴一中高二(12)班姜志强参加省国防教育办公室、教育厅、团省委联合举办的"关心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全省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竞赛,荣获一等奖。并于11月30日,应邀参加三家单位联合组织的"参观驻昌空军活动和颁奖大会"。据悉,本次知识竞赛共有63万中小学生参加,分小学、初中、高中评选一等奖各10名,二等奖各30名,三等奖各50名。图为省军  相似文献   

17.
<正>“让孩子们跑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教育战线、广大青少年发出的“强国号令”。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百年老校合兴小学秉承“合力兴校·精忠报国”国防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爱国心、家国情、报国志的合兴学子”为国防教育目标,提出“亮国防底色·立强国梦想”行动口号,以国防教育擦亮立德树人的精神底色。以文化人,构建崇文尚武“生态场”。学校改造国防馆、英模园、文化廊等空间场域,构建“一馆一园一廊”国防教育矩阵,将校园打造成红色精神高地;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架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凝聚起同心共筑强国梦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8.
以场域范式关照高等教育研究是对大学作场域解读的尝试,具有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意义。大学作为场域的特殊形态,遵循权力冲突的场域变迁动力原则。场域范式为大学内外部关系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将大学视为具有自身逻辑与运行规则的知识生产、传播场域,有助于解答"大学是什么"的本体论命题。  相似文献   

19.
付玲 《林区教学》2020,(8):25-27
师范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贮备力量。"国考"对师范生的影响主要为改变师范生教师职业准入资格方式和师范生教育教学体系,并对师范生的认知、态度、思想意识、情绪等方面产生影响。课堂场域中,师范生对教师教学的诉求具有合理性与应试性,主要表现为内容上期待尽可能按"国考考纲"授课;方式上期待模拟"国考"考查;角色转换上期待教师成为"国考"的宣传者与帮助者。  相似文献   

20.
大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拥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文化生态场域,大学历史演变的逻辑就是大学文化治理的变迁逻辑。教师、管理者和学生是大学文化生态场域中"人"的要素,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是"物"的表现。大学文化生态场域乃生产、传播文化资本之所,基于"师"、"生"的二元主体将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分化为"教学文化场域"、"学术文化场域"和"管理文化场域",彰显为平衡联系、互利共生、有机聚合,表现为整体谐动、互动共生和资本转化。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正是通过位置形塑更新不同群体的惯习,循环影响群体行为策略,推动实现权利资源再分配和结构再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