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娜 《历史学习》2001,(10):31-32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教材开篇介绍说。清朝的衰落是从乾隆后期开始的。事实上。从康熙、雍正到乾隆前期。清朝的国势的确蒸蒸日上。近代中国的版图正是在这个时期固定下来的。那么,是否可以说。中国从乾隆后期开始落后?显然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清王朝,尽管有过励精图治的蓬勃发展阶段,但降至乾隆中期,随着政治相对稳定和经济某种程度的繁荣,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逐渐倦勤政务,骄侈淫佚之风日炽,吏治渐趋腐败。乾隆前期,皇帝虽然对贪官墨吏严加惩处,但是贪污之风却刹不住,到了乾隆后期反而愈演愈烈,大案接连出现。 乾隆后期,最大的集团贪污案,是以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为首的侵吞“监粮”案。甘肃旧例,百姓可以输豆麦捐国子监生。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这一旧例被革除。三十九年(1773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因甘肃地瘠民贫,户无粮储又时有灾荒,向朝廷请求恢复捐监旧例,筹粮备赈。乾隆批准勒尔谨奏请,特调浙江布政使王亶望改任甘肃布政使,主持收粮捐监工作。 王望是原江苏巡抚王师的儿子。他以举人捐纳知县,历官至浙江布政使。王亶望赴任甘肃仅半年,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就向皇帝报告,收捐19017名,得豆麦827500余石。这巨额粮食,引起乾隆怀疑,发“四不可解”谕诘问勒尔谨:一、甘肃民多艰窘,安得有近2万人捐监?二、民食尚且不敷,又安得这么多粮食捐监?三、捐监粮多达82万,经久必陈腐,又将安用?四、即使每年借给民间,何不留于闾阎,听其自为流转?勒尔谨回奏,甘省报捐监者,多系外省商民。安西、肃州系新疆新辟门户,商民必  相似文献   

3.
该文论述《明遗民诗》编辑中存在“张冠李戴”的严重失误,分析这一失误形成的过程,着重阐明这是清朝乾隆后期屡兴文字大狱与大规模禁毁书籍运动的严重后果之一。  相似文献   

4.
边境问题事关边疆稳定,影响国家关系,是边疆治理的重要内容。清代乾隆朝后期,云南边境形势严峻,边境问题突出。清代乾隆朝边境管理秉承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治理思想,其内容主要有缉拿私越与防范间谍、流民管理、归附人员的安置与管理、边境地区治安管理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乾隆一生作有44000多首诗,其内容包罗广泛,其中悼亡诗是乾隆御制诗中最具感情、最具艺术特色的诗歌之一.在众多后妃中,乾隆只为三位后妃写过挽诗,慧贤皇贵妃即其一.在乾隆的感情世界中,慧贤皇贵妃或许是他最深爱的女子之一,由于她的早逝,令乾隆的心口从此有了个缺,这是乾隆在爱情生活中第一次遭受挫折、痛苦.但由于他的特殊身份,故唯有借诗以抒发他的痛苦、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6.
和神是乾隆朝的权臣和大贪官,乾隆刚去世,嘉庆便将他抄家处死,这本来是嘉庆整饬吏治、安定社会的一大措施.但以往论者却偏重于从经济上去看待这一问题,其中徐珂提出的抄没和珅家产达八亿两,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其影响极广,甚至成为后世评论这一事件的基调,这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本文从和氏家产总值、嘉庆查抄和氏的主导思想及查抄的具体做法三个方面,对“吃饱说”提出质疑和辨证,冀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7.
乾隆的满民族意识与清中央政权的凝聚力──从乾隆在承德的活动谈起赵艳玲,于多珠清代是中华民族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尤其是乾隆帝统治时期,国力强盛,版图辽阔,四海臣服,我国多民族的统一达到了高峰。清中央政权何以有如此强烈的凝聚力?这与康熙乾隆两代皇...  相似文献   

8.
清代十二位皇帝,除后期的同治帝和年幼的宣统帝没有多少政绩外,其余的皇帝均比较勤政,都有一番或大或小的作为。尤其是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连续六位君王,都是有雄才大略的明君。究其因,这与清代严格的皇室教育、独特的皇位传承制度以及贯穿始终的内忧外患等因素都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如何评价鲁迅后期创作的杂文转向和创作成绩,这是一个有待共识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评价和认识鲁迅创作及其文学史形象的问题。从历史现场出发,从租界语境,时代语境的角度考察鲁迅后期创作的杂文转向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角度利用X-阶标理论对英语歧义结构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歧义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歧义的消除提供一个理解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乾隆朝在制度方面是清代较为定型的一个时期,但是并不是一个完备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处分制度,由于制度立法上的疏失、官僚间的倾轧斗争、运作实施中的盲目,出现了处分文武官员的不当之处。乾隆作为高层的决策人物,以皇权的独掌为前提,从统治的长久考虑,对文武处分中的不当之处作了一定的调节和纠正,反映了乾隆文武并重的处分观。但是这种调节也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清末小说家李宝嘉在他的《南亭笔记》里录有一段清高宗乾隆皇帝出谜戏群臣的趣闻:一日,乾隆在房中赏雨,那雨已渐猛,沟浍皆盈,坡间小草也渐为所没。看到这些雨中情景,乾隆忽然吟道“:大了小了,小了大了,大了就没了。”吟罢,即命身旁太监将这三句话的谜语传给群臣,限群臣第二天把谜底报来。群臣都不知皇帝何故出此谜语,更不知这谜语所射何物。情急无奈,便只好私下给那太监送礼,问明了乾隆出这条谜语时的场景。翌日早朝后,乾隆要群臣将谜底报来,群臣中以“雨中小草”应射者有二十余人。乾隆大笑曰“:错了!错了!”群臣顿感惶恐,唯有纪晓岚笑而不…  相似文献   

13.
戏说历史     
这个时代似乎是戏说历史的时代。这几年我们的电视上充满了从清皇陵中走出来的历史人物:康熙、雍正、乾隆、慈禧……有的片名直接冠之以“戏说”,如“戏说乾隆”、“戏说慈禧”;有的纵然没有,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可骨子里仍是调侃。对此逆反,“前人之述备矣”,本不想再说什么。但看了日前《浙江工人日报》“综艺在线”消息,得知历史小说《万历王朝》的作者、著名作家胡月伟在全身心地投入到由小说改编的40集电视剧中去之际,竟然声称“对超越被视为经典的《雍正王朝》很有信心”,觉得似乎还有换个角度议一议的必要,否则这样“经典”式“戏说”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4.
前人在论及元杂剧后期伦理道德剧创作兴盛的原因时,多从理学的影响来展开。实际上,这一问题如从社会学、民俗学、文艺学等角度来看待,它的出现除理学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原因:顺应蒙古统治者倡导伦理纲常以延长统治的时势需要,杂剧前、后期审美趣味的变化,儒家实用功利文艺观的影响,迎神赛社及宗祠祭祀等民俗活动的演剧需要,宋元以来宗教"三教合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相传乾隆六下江南时相传乾隆六下江南时,有一回路过河南。他兴致勃勃地到少林寺游览寺游览,寺里的老方丈连忙出迎.老方丈带领乾隆等人来到少林寺门口时门口时,指着少林寺大门的牌匾说,这是康熙皇帝题写的.乾隆微笑着说笑着说,的确是康熙帝的笔迹,但是朕家园子里康熙皇帝题写的牌  相似文献   

16.
语言使用者根据不同的语境,下意识地选择不同的语体成分,从而形成最恰当的搭配。各种场合的语言在语体阶列上都有着相应的位置,语体阶列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使用者的主观标准,特别是美学标准.本文通过一些实例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文体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语体(及其阶列差异)与文体色彩的关系、效果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方苞历经康雍乾三朝,深得康熙赏识、雍正宠信。他在乾隆朝为官七年,以乾隆四年为界,乾隆对方苞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初加恩宠,后予罢黜。方苞落职的缘由,《清史稿·方苞传》记载有三件事,关涉“营私”“泄密”“请托”,引起乾隆震怒。然深入探析这三件事,其中有方苞难以言说的苦衷,或是触及“朋党”和“用人之权”等清廷皇权专制大忌,而根本上则是方苞与臣僚矛盾不断激化的必然结果。今学者陈祖武评价方苞,则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8.
清王朝中衰之势,在乾隆后期业已形成,嘉庆亲政后所面临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其中又以吏治为核心.对于这一关乎全局的问题.嘉庆在思想上是有所认识的.他之所以毅然翦除乾隆重臣和珅,就是要为整饬吏治开路.但由于尚缺乏明确的整饬方针,因而实效不甚显著,概括起来是一个“软”字,表现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劝诫多而惩治少.从而走了一段弯路.中期以后,嘉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终于改变了方针,特别是在嘉庆十四年连续查处了几桩大案要案,严肃地惩处了一批大员要员,这标志着嘉庆吏治转入正轨.通过对嘉庆吏治的全面考察,当可使我们加深对清代中衰历程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李煜后期词作主要是其从一国之君到亡国之奴后的心理写照。在其后期词作中惆怅和悲伤贯穿始终,而这两种情感又是人类经验中很重要的方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在组织抽象情感时,人们习惯于根据自身的人体感知来对情感进行隐喻式的表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对李煜后期词作中的隐喻进行解读,将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李煜后期词作的情感以及人类思想的语言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为功臣画像是中国古代帝王表彰有功之臣、纪实铭勋的一种方式.帝王希望藉此以炫耀武功、增强民族信心,并在全民范围内树立一套选才标准,因而图绘功臣这一历史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涵义.有清一代,紫光阁作为功臣画像的陈列地点,伴随着清代从乾隆到光绪数朝一百余年的历史.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兴起,湘军成为镇压此次起义的主要力量.光绪十二年(1886),为表彰此批功臣,特将他们画像于紫光阁,这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次图像功臣活动,与乾隆、道光时代图像功臣相比,有其自身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