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儿时的歌声从尘封的记忆中飘出,从长着月桂的梦境中飘出。随着熟悉的歌声,童年的小戏台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六根粗大的柱子,顶着二十来块厚木板,台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架小小的木梯,台上没有紫红的幕布,也没有闪烁的灯光。台的后面是一颗高大的月桂,一年四季,树上都星星点点地开满了金黄的小花,轻风掠过,便下起了一阵花雨,给小戏台铺上了一块真正的“花毯”。  相似文献   

2.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清晨,从一辆开往郊外的大卡车上,飘出我们的歌声。今天,我们四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要到岗李水库去野炊。紧张学习了半个学期,猛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我们每个人都兴奋极了。  相似文献   

3.
金风送爽,正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庭院里树木葱郁,鲜花盛开。偶尔,从树林中传来一声悠扬的鸟语,更增添了几分恬静的气氛。这里,就是著名老作家巴金在上海的寓所。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九日下午,巴老家里的会客室里,飘出一阵孩子的歌声。只见巴老坐在沙发中,四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正亲昵地围着他唱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河流啊山川,你抚育了我;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巴老静心地听着,完了,他慈爱而深情地对孩子们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相似文献   

4.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10月9日下午,一阵清脆甜美的歌声从75岁的孤寡老人张子清家里飘出。这是郑州市纬五路二小“爱心小队”的队员们为张子清奶奶唱歌。看着满头银发的张奶奶开心的笑脸,几个孩子相互挤挤眼,会心地一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因为他们“爱心小队”的美好初衷就是“为张奶奶送去欢乐”。 8年前,纬五路二小4年级学生杜亚梅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5.
一阵阵欢乐的歌声、笑声、掌声从一间大教室里传出来。这是五十八中初一(4)班在开“知我中华,爱我中华”主题班会,同时,和平区普教工作会议也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台上,一位穿着入时的“女记者”正落落大方  相似文献   

6.
街角的音乐     
我住在一座小镇,横竖几条小街构成一个“井”字。闲来无事,我常常独自散步。偶尔,路过街边的一家小店子,里面有音乐飘出。没有能够感动我的,或是用来排遣一下心情的,都是复制出来的忧伤、失恋、痛苦、迷惘。也许,小镇的音乐只能这样了,和这小地方一样的不起眼。再寻找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发现的。那一天,下午放学,我又像往常一样绕了一个大圈子,慢悠悠地往家走。那歌声最初响起的实在很突然,几乎没有前奏,吉他只撩拨了一下,余音还没落下,那忧伤的人儿便轻飘飘地唱起来了。不经意地在我的心间撞击了一下。我怔住了。就是有那么一…  相似文献   

7.
森林音乐家     
虎王最近很烦恼,因为它患上了失眠症,于是召来大臣狐狸商量办法。狐狸眼珠转了转:“不如在森林中选出歌声最美的音乐家,让他每晚为您唱催眠曲?”虎王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就按你说的办。”狐狸便紧急召集大家开音乐会,接到通知的动物们,都急匆匆地赶来了。大家聚集在一起,纷纷议论着谁会是最棒的音乐家。黄鹂鸟抢先扑上台去,展开歌喉,婉转悠扬的歌声响起来。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黄鹂鸟得意地飞下台。接着上台的是小青蛙,它刚扯开嗓子喊出了一声“呱……”,便听到几声善意的哄笑,小青蛙鼓着眼睛蹦下了台。“嗡嗡嗡……”这是谁呀,大家定睛一…  相似文献   

8.
有好几次上楼回家,都隐隐约约 地听见一丝若有若无的歌声,而正当 我凝神细听,却又没了声息;可不经 意间,歌声却又不知从哪问房子里飘 出。好几次,我都疑心歌声是从我家 飘出的,但旋即又断然否定,那歌声 虽说飘忽不定,却分明又有几分韵 味,母亲怎么会唱得出? 有一次,我出门时不经意地换上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把“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句,换一下位置,变成“料想便是渔火,但或者也许是戏台”。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生1:原句先写“戏台”,后写“渔火”,可能作者想表现出急于见到戏台,急于看到戏的迫切心情吧。生2:这句话的前面是“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说明他们船划得很快,作者可能心想:差不多到戏台了吧;再说“似乎听到歌吹了”,表明戏台该在近处了。所以,应是先“戏台”后“渔火”。师:分析得有根有据。现在我们来看第13节开头“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与刚才那句话联系起来分析,又有…  相似文献   

10.
天涯小歌女     
我无意地走在大街上,忽然一阵清丽婉约凄美的歌声在二胡的伴奏下飘到我的耳边。我顺着歌声的方向看去,发现不远的地方围着一群人。我明白歌声是从那人群中飘出来的。我是一个好奇心较强的人,还是一个不会唱歌却喜欢听歌的人,于是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我挤进人群,发现一位年约60  相似文献   

11.
木偶戏     
(一) 我是一个木偶。我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偶。我全都的世界只是那一个箱子和那一方小小的舞台。我全部的朋友只是那些和我一样没有生命的木偶们。没有人会关注我们这些木偶,除了在台上。可我讨厌在台上, 因为在台上表演就意味着我被绳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地摆弄,那种窒息的细微的疼痛让我愤怒。可是木偶是无法抱怨的。  相似文献   

12.
百灵鸟在树上快乐地唱着歌,歌声飘出很远很远,劳作的小动物们听了,干起活来更有劲儿了。  相似文献   

13.
看戏     
社戏,几乎成了绍兴的“特产”,这自然要归功于鲁迅。但绍兴有绍兴的社戏,我们家乡有我们家乡的“社戏”。当然,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家乡的“社戏”,严格地说,是称不上社戏的,只能称乡戏什么的,一来不只是在年关时演,二来决不是坐在乌蓬船上看的,我们这儿的“社戏”是围着乡场看的。孩童时代看戏的情景总不能忘怀,历历在目。偌大的一个戏台搭在乡场的中央,撩人心魄。搭戏台的人是几个“专技人员”,属戏班子“编制”,戏演到哪个小队,他们就把戏台搭到哪个小队。搭戏台的用料都是从这家或者那家自行搬到乡场上去的。厢屋门、…  相似文献   

14.
谁是上帝?     
有个真人真事。 那还是许多年前.当“老了”的霍利菲尔德决定向风头正盛的拳王泰森挑战时,曾有数不清的人“公开地”或者“悄悄地”断言,他必将倒在泰森的重拳之下。但霍利菲尔德并没有动摇,而是从从容容地准备着,从从容容地走上了拳台,果然,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厮杀之后,泰森倒了下去,拳台上,从从容容地站着的则是霍利菲尔德!不仅如此,此时的他还从从容容地说了一句:“我知道你们都曾抛弃过我,但上帝没有。”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在阅读时,常会看到“眼中钉”“钻空子“耳边风”等之类的词语。这些词语格式大都比较固定,具有特定的意义且有强烈的修辞色彩。人们称之为“惯用语”。惯用语活泼生动,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或词组,它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如“炮筒子”是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狗腿子”是指坏人的帮凶。又如戏台的柱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没有它,戏台就要倒塌,于是人们就用“台柱子”来表示戏中的主要演员,进一步又比喻一个集体中的骨干。“敲边鼓”是指从旁帮腔或助势,并非真的是去敲边鼓。惯用语虽然是一种较固…  相似文献   

16.
小浪花报     
小编辑亮相台我叫王梦蒂,是个喜欢写作文的女孩子。也许因为喝多了山里甜甜的泉水,我的歌声很动听,同学们都叫我“小百灵”。  相似文献   

17.
“祝你节日快乐!祝你节日快乐……”三(1)班教室里飘出了悦耳的歌声和欢快的节拍。“谢谢小朋友.谢谢小朋友!我真没想到,今天你们还特意为老师准备了这么好的节日礼物,真让我惊喜万分呀!”  相似文献   

18.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孤零零地立着一堵灰不溜丢的竹篱笆。竹篱笆又老又丑,没有一个人去看望他,他很寂寞。忽然,竹篱笆听见了一阵低低的哭泣声。他顺着哭声看去,看见了一株小小的牵牛花。“小牵牛花,你为什么这样伤心呀?”竹篱笆问她。小牵牛花擦擦眼泪,说:“我想站得高高的,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可是我力气太小了,站不起来,呜呜——”“别难过,别难过,我来帮助你。”竹篱笆一边说,一边小心地扶起小牵牛花。他让小牵牛花从自己的脚  相似文献   

19.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弯月、星光、碧空辉映,歌声、乐语、童音交织。是课堂,可心儿已飞出教室;是上课,可又不纯粹在求知。——李吉林老师正教学《小小的船》。和着李老师与孩子们“月亮船”的神奇之旅,倚着当前“新课程”的时代之音,我们怀揣着收获一路走来。一、教师——也是课程的建构者在过去相当漫长的时间里,我们都将课程视做一种静态的文本,将教科书视做固定的、不容变更的规定的惟一课程资源。教学成了一种“按图索骥”的过程,即教师只不过是教材的“代言人”。在这种“复现式”教学中,教师是不必参  相似文献   

20.
陈毛应 《老年教育》2011,(10):29-29
“城南老街的阿婆,打开了全家福,看那五世同堂的微笑,一一来叙述……”伴随着轻柔悠扬的旋律,浙江省安吉县孝丰镇政府会议室内飘出清脆而嘹亮的歌声。这是他们刚谱写完成的中国首支《孝之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