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省秋季连阴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占良 《青海科技》2008,15(2):31-33
本文利用青海省境内50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及云量资料,分析了1971~2005年青海省秋季连阴雨天气的气候特征,并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分析方法对青海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出现次数进行时-频特征分析.分析表明:①青海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出现次数自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其中青海南部最多,海北门源地区次多,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未出现.②全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出现次数呈缓慢减少趋势,为-18.1次,10a,其减少幅度较全年连阴雨减少趋势-10.7次/10a偏大7.4次/10a.③青海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出现次数的多、少交替特征非常明显,经历了7个多、少交替的阶段,1975年、1981年、1986年、1993年、1997年为突变点.④全省各月连阴雨天气出现次数最多月份为6月份,7、8、9、5月份依次减少.⑤全省连阴雨年代际变化趋势中,1981~1990年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时期,2001年以后迅速减少,是1971年以来的最少阶段.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7~17日,海南州出现了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的秋季连阴雨天气。本文利用地面和高空形势场、ECMWF数值预报产品等对这次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天气实况资料、平均场资料,对2008年秋季(9月下旬)柴达木盆地出现的连阴雨天气的降水量分布、环流形势、水汽输送、地形抬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和巴尔喀什湖低槽稳定维持相互作用是形成盆地这次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过程前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后部维持SW气流使得盆地西北部有较为充沛的水汽,再加上冷空气和地形抬升的共同作用,盆地西北部地区出现了较历年明显偏多的降水。  相似文献   

4.
汛期强降水对青藏铁路青海段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青藏铁路青海段沿线14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及2000~2008年两个时段6~9月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铁路沿线强降水天气特征及产生水害的原因,并对开展铁路沿线水害防范气象服务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NOAA资料,分析了2012年1月浙江低温连阴雨雪天气的背景场与相关成因。结果表明:大尺度环流异常是本次低温连阴雨天气的主要背景场:北极涛动较弱且在1月中下旬出现转折;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并向极地伸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西偏强,保证冷暖空气在浙江上空交汇从而导致低温连阴雨的发生;中低层水汽通量场对连阴雨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低空能量锋区的变化与连阴雨过程也是基本同步的。拉尼娜事件的发展对我国冬季低温有显著的前期效应;北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有利于东亚冬季风偏强。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1)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实测降水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8年冬季金华市连阴雨发生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系统,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环流形势不属于典型的欧亚阻高型及北方大低涡型,北方冷空气输送主要依靠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高压脊前偏北气流。连阴雨期间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常年偏北,低纬南支槽异常活跃,槽前西南气流输送的暖湿空气与脊前偏北气流输送的冷空气在金华市上空持续交汇形成切变线与锋区,造成了金华市异常连阴雨天气。而当南北支槽同向叠加,低层冷暖空气对峙形成准静止锋时,降水达到最强。  相似文献   

7.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12年2月20日至3月10日江南地区出现的历史罕见的持续连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伴随此次过程的异常环流特征为:(1)连阴雨期间,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稳定维持,强度偏强,我国北方地区长期由槽后脊前的西北气流控制,为连阴雨天气提供了持续的冷空气;(2)里海低涡不断分裂的小槽分成南北两支:北支加强了中纬度冷空气的输送;南支到达孟加拉湾后使得西南气流加强。(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以及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槽系统活跃,使得西南暖湿气流北上与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交汇产生降水;(4)雨带位于水汽通量湿舌区北侧,大致与相当位温能量锋区重合,冷空气活动在连阴雨雨势加剧中起了重要作用。(5)连阴雨期间维持着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配置,这对上升运动的加强和气旋性涡度柱上空抽吸作用的加强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在青海东部冰雹云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概述了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探测对流云的原理,结合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在青海东部冰雹云监测中的应用.分析并总结了冰雹出现时的雷达回波及闪电频数指标。  相似文献   

9.
孙瑛 《青海科技》2011,(6):68-72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方法,并结合青海海南地区寒潮火气过程的预报经验,对2010年12月15~16日和2011年3月14~15日青海海南地区出现的两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者有很大的相似点,但是由于寒潮发生时的冷空气强度、发展过程不同,又使这两次寒潮过程的降温幅度和对青海海南地区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2011年9月1日至9月7日青海省出现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通过分析地面、高空环流形势变化及其气象要素的演变情况得出:过程期间先是有母体强而稳定的副高西伸至高原,配合孟加拉湾活跃的热带风暴和频繁的西风带小槽波动产生降水;后有东亚大槽东移南压槽底多小槽活动,配合乌山脊前冷空气产生降水,这是一次以副高型降水开始,然后转为低压型降水的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1.
微信公众号"青海微气象"自2017年6月创建以来,关注群体及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本文统计了2020年"青海微气象"的阅读数据,结合西宁天气预报及实况信息,对公众阅读习惯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天气的关注度,与暴雨、降雪、寒潮等高影响天气,以及人们近期的共同天气诉求密切相关;晴好天气及节假日时,阅读量明显下降。另外,公众对降雪预报的关注度极高,其他预报则很难形成阅读高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天气实况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及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了2009年6月18日乌兰地区出现的强冰雹天气过程。此次冰雹天气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的背景下,其外围的西南气流稳定维持,为西藏西部及青海海西中东部地区输送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高原地区的地表辐射加热也促进了低层的能量积累;西藏西部、青海南部地区午后形成的对流云,随着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发展加强,造成了海西中东部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部一次罕见的大到暴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2003年7月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青海境内的一次大到暴雨降水天气实况和灾情,详细分析了这次降水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的特征,并总结出青藏高原东部大到暴雨天气的产生前兆,从而为预报此类天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02,(1):28-28
1.生态防治:在发病初期和中期,天气晴暖时密闭大棚,使棚内瓜蔓顶梢处的温度上升到44-46℃,维持2小时,然后通风散热。 2.使用烟雾剂或粉尘剂防治:如遇连阴雨天气,棚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短时强降水(强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青海省48个自动气象站2004~2006年6~9月逐时降水资料,分析了青海短时强降水(强暴雨)的降水性质、持续时间、降水范围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短时强降水(强暴雨)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并伴有雷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系统性天气造成的短时强降水较少;短时强降水的分布明显受到地形影响,降水次数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性递增趋势,在东南部有一高值中心,在青海湖以东、青海南部地区各有一个次高值中心;青海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以短时强降水(强暴雨)为主;短时强降水(强暴雨)在盛夏的7-8月出现最多,且多发生在傍晚前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81~2008年春季(3~5月)青藏铁路青海境内沿线14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青海境内铁路沿线大降水的天气气候特征,应用天气学、统计学和单站要素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了青藏铁路青海境内沿线春季大降水的预报指标,建立了铁路沿线分段天气预报服务系统,填补了沿线春季大降水缺乏客观、定量预报方法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对青海东部2007年8月7日和25日两次受副热带高压环流影响的大到暴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在青海大雨关键区内(80~1100E,30~47.50N)的特征分型均为高原切变型,青海中西部处于两高之间切变的低值系统之中,甘肃东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其外围的西南气流为东部的大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3.前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使青海东部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条件,随着高空冷平流下滑,触发了能量释放,形成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8.
青海东部两次大到暴雨天气卫星云图及产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9年6月18日下午至夜间和2009年8月17日夜间在青海东部地区发生的两次大到暴雨天气,从影响系统、卫星云图及产品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气尺度的冷空气是大到暴雨天气发生的前提和条件,两次天气过程的红外卫星云图特征不同,造成的天气也不尽相同,"6.18"过程的卫星云图呈团状,具有暴雨云团的特征,云团所经的区域出现了大风、冰雹和区域性的大到暴雨天气,"8.17"过程的卫星云图呈带状,云团所经的区域出现了大风、冰雹和不均匀的短时大到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明显,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且危害越来越大,天气气候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气象因素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14年泌阳县天气气候条件异常,干旱、暴雪、暴雨、连阴雨都有发生,这些天气条件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全面深入了解今年我县气候变化特点,现结合全年气候情况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西宁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6月6~7日青海出现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水汽条件、上升运动、不稳定能量以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