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导读》2011,(4):8-8
又一个"双休日"开始了,暂别校园与课堂,走进五彩缤纷的课余生活,快乐、新奇、充实、难忘……星期天不是"星期七",我的"双休日"我做主。本刊现举办"我的双休日"话题征文活动,请同学们围绕"双休日"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内容、体裁不限,  相似文献   

2.
阿甲 《中国教师》2010,(11):9-9
孩子不是一个概念!作为知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会经常收到很多家长的求助信。当我与阿甲先生讨论"今天的孩子"这个话题时,阿甲提供给我一个他和一位家长交流的片段。读过之后,我深有感触,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yangyang爸爸"。有太多的成人不明白孩子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活生生的人。  相似文献   

3.
30多年前,"抓斗大王"的称号让人们认识了我。今天,因为我和我的团队研究成功了被外国专家称为"一场改变运输方式的革命"——"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而让我再次被世界关注。我不是一个天生的发明家,智商并不高。但我认为,只要肯学习、爱钻研,平凡岗位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4.
教育"概念"、"试验"以"新"字开头的有很多,如"新教育"、"新学校"。最近,我对这"新"作了思考。与"新"相对应的,是"旧",进而又在思考"旧教育"、"旧学校"。什么是"新教育"、"新学校"?什么是"旧教育"、"旧学校"?我以为这里的"新""旧"肯定不是时间概念,不是时间的先后,"新"与"旧"是由内涵决定的。在2011年一个题为"面向未来"的全国教育论坛上,  相似文献   

5.
杨佩昌 《教师博览》2012,(12):44-45
2010年夏天,我带领一个企业家代表团前往慕尼黑理工大学访问,参加该校主办的企业精细化管理培训。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访问中出现的一段对话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刚走到大楼门口,一位企业家突然问:"这是大学吗?"我回答:"为什么不是?门口不是有牌子吗?"这位企业家以不信任的口吻反问:"既然是大学,  相似文献   

6.
"不是为了把感觉、感受和思想机械化,而是为了体验一个过程,强化感觉、感受和思想;不是为了把学到的东西归类,而是为了使学到的东西植根;不是为了发现已学过的东西,而是为了不断寻找新的东西;不是为了知道什么,而是为了思考什么"(引自黄梅著《德国美术教育》)所以,我比较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及情感体验,对结果——孩子们的"作品",更过的时候是欣赏和赞许。我承认,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天真美丽的童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作报告     
总经理作了一个长达一小时的报告。后来他问写报告的秘书:"怎么回事?我不是说过我只想讲15分钟吗?" “对不起,我打印了4份……”  相似文献   

8.
徐永晨 《班主任》2012,(6):54-55
"咚咚咚",教室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进",推开门的不是学生,而是小伟同学的家长。只见他怒气冲冲地说:"徐老师,你出来一下。"我心里一紧,出什么事了?看到家长的态度,估计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于是,我安排好学生上自习后,就去见家长。我还没开口,家长就生气地说:"你的班规合理吗?"我一愣,说道:"您说说,有什么地方不合理?"家长说:"中午小伟没有佩戴胸卡,被学生会查到了。听孩子说,你们班的班规规定,不带胸卡,每次要给班级每个学生买一个雪糕。这一算,最少得25元钱。"  相似文献   

9.
郑萍 《宁夏教育》2011,(7):134-134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  相似文献   

10.
终于有朋友问我:你觉得人的一生中,哪一个字最让人伤感?我思忖良久:莫如一个"若"字。是的,我总觉得,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若是,抑或若不是。  相似文献   

11.
冯频繁 《成才之路》2010,(19):61-61
每次上课前,总有一些学生围着我问:"老师啊,这节课玩什么?"这句话,常常让我陷入沉思中。难道我一个中学体育老师仅仅就是一个带大孩子玩的"孩子王"吗?学生们对体育课的认识难道仅仅就是玩吗?但我还是和颜悦色地告诉我的弟子们今天玩什么: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这些事要是换在我刚毕业那几年,可能就不是这样了。我很有可能会对学生大声训斥:体育课怎么是玩呢?  相似文献   

12.
测验不打分     
2008年9月,我新接了一个五年级的班。学生名单公布以后,办公室的叶老师就说:"你这个班,努力死也没用。"三个班的学生她基本上都教过,所以对这批学生比较了解。虽然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我还是笑笑不做声。不是我不相信,而是我觉得我努力了,学生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进步,这就是我教学的目的。我信心满满地开始了新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忙与盲     
"忙",好有趣的中国字,去掉左边的"心"就是"亡"字,是不是创造文字的先辈们在用它提醒我,不用心,不上心,一切都将不再有意义,将只剩下一个"亡"字。"盲",又一个有趣的字,去掉下面的"目"也剩下"亡"了,一定是创造文字的先辈又用它提醒我,细观察,细留意,一切才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才是"活"的,而不是"亡"的。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浪花     
母亲做的饭菜不好吃,是真的不好吃,天知道我是怎么咽下那一盘盘或黏稠如胶或稀薄如水,令我昏昏然的"美味佳肴"。去年夏令营,吃到了学校的饭菜,真好吃,这绝对不是吹的,让我"乐不思蜀"。一个多月了,我很少往家打电话。一天夜里,同宿舍的一好友,在床上喃喃地说着梦话:"妈妈,我想家。"我心里一惊,这梦话仿佛也说出了我的心声。是啊,我已经好久没回家,好久没看见妈妈,也好久没吃到她做的"美味"了。  相似文献   

15.
侯秀娜 《成才之路》2011,(13):35-35
【片段赏析】片段一(课前交流)师话说鸡窝里有4只鸡,分别叫wō、wó、wǒ、wò。一天,鸡窝里突然多了一只光溜溜的蛋,wō说"不是我下的蛋。"wó说"也不是我下的蛋。"wǒ说"我昨天刚下过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买书越来越少了,即使到了书店,望着那些琳琅满目、铺天盖地、华丽漂亮的书,人也没什么精神,兴奋不起来。我觉得不是我的好奇心求知欲退化了,而是经过无数次的"打击"不再那么轻易相信了——比如一个非常精彩的书名、非常精致漂亮的装潢、非常值得探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也要做     
"校长,我们的老师不公平!"那天,我正在网上看篇文章,忽然走进来几个女生,其中一个气呼呼地说。我抬头一看,走在第一个的不是八(9)班的张春艳吗?"来,来,来,别急,有话慢慢说。"我赶紧招呼她们几个。  相似文献   

18.
我想要自由     
小丸子 《家长》2011,(10):48-49
我不想做温室的花朵和笼中之鸟,我想去见识外面精彩的世界。我想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奔跑!终于开学了!之所以用"终于"这个词,不是我多么留恋学校的生活,也不是我多么爱学习,而是对于我来说,每年的寒暑假都像"坐牢"一样,还不如上学开心、自由呢!  相似文献   

19.
徐党政 《教师》2011,(4):28-29
一"、装傻"案例十年前的一个下午,一位学生手上拿着篮球,兴冲冲地跑到我面前,异常激动地说:"老师,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太阳光斜射在篮球上时,篮球在地面上的影子是一个椭圆!"对教师而言,这实在不是新闻;但对一位刚刚学习圆锥  相似文献   

20.
今天早上,爸爸要回到他工作的地方了,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就像有一个东西要摘走我的心似的难舍。我想爸爸离开我,也一定会很想我。于是,我拿着我最喜欢的布娃娃,心里想:"一会儿,就把这个娃娃送给爸爸做个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