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大的教育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价值追求和责任使命。本文着重论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责任和教育的生命,鲜明提出了川大的教育理念,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川大应该办成一所实施精英教育的学校,一所能够培养每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学校,一所能提供每个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教育的学校。在此基础上,结合川大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川大特色的"四个观"的人才培养理念、"三个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育局长,我经常在思考:学校校长在学校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触摸校长们的管理实践,自己感觉很幸福,也很欣慰。有激动,也有惶恐。只为了"教育"这两个神圣的字眼,只为了"成长"这一永恒的教育主题,让学校生长出自己的力量!这是我对校长在学校成长中的科学定位的理解与体会。一、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气质,是由校长带领师生团队创生的。  相似文献   

3.
马亚雄 《生活教育》2013,(10):56-57
校长教学,是校长职责的回归,校长可以更好地行使自己领导和指挥学校教学的责任和使命。校长"回归课堂"的活动已经有一年了。深入课堂的这一年,让我的工作更接地气了,带孩子们一起学习语文,与老师们一起探讨教学,寻找着教育的真意,感受着教学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2010,(5):59-59
四川省以"行知"命名的学校,肩负着学习发展优秀教育遗产的神圣使命与重大责任,按照先贤所实践与提示过的努力方向,使教育向前向上,争取把学校办成最优最好,最能为群众心仪的学校。行知学校应该成为优质学校的代名词,成为品牌学校铁示范,成为先进教育思想与行为的实验基地与传播者。这是“行知”命名学校的使命与定位。  相似文献   

5.
王有鹏 《生活教育》2010,(12):42-43
《论语·学而》中有曾子的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名言是曾子以学生的身份强调应该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反省自己的"忠"、"信"、"习"。学生自然需要"三省吾身",而作为肩负教书育人崇高使命的教师,也应该"三省吾身"。  相似文献   

6.
一所学校的办学追求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高远的办学品质,必定会给学生带来高远的未来发展空间。以"回归"、"使命"、"批判"、"内驱"、"超越"为诉求,正是回应了时代对学校、对教育的本质诉求。  相似文献   

7.
田小华 《师道》2010,(10):20-21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按《教师法》规定,它应该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简言之,就是关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关涉人的生活,构成为人的生活,并培养生活中的人。当回归到教育最本真的生命意义,将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时,就会生成出这样的提问:"学生,你幸福吗?你感到幸福了吗?如何提高你的幸福感?"事实上,在如此提问之前,就需要自我提问:"我感到幸福了吗?"每个人都可以如此自问,也大致能够回答"如何提高我的幸福感"这类问题。但遗憾的是,当我们真的这样去问学生,是否真的就能够发现"规律"、"道理"?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回答?我表示怀疑。但是,我并不怀疑: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如此提问,应该有此意识——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在从事着"教育",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学校呢?可能有多种理解,但最基本的理解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自夏商,便有了"庠、序"(即学校)。孟子曰:"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一出现,便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己任;教书育人作为其特有的使命,始终是学校的应有之义。但在今天对学校办学内涵的理解与提升,却存在几种误区。  相似文献   

10.
苇笛 《生活教育》2012,(21):28-28
几年前,儿子该上小学了,熟人一见我,就纷纷打听:"孩子到哪上学啊?"而我,总是干脆地回答:"就上家门口的。"我的回答,让他们很是惊讶:"哎哟,那怎么行呢?那家学校好像不怎么样,怎么也得托人进所名校啊。"面对他们的劝说,我只是淡淡一笑:"没事的,在家门口来去方便。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背景"图形中的规律"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学校的研讨课活动中,我执教了这节课。课前我有三点困惑:1.如何回归学生的经验,沟通知识与活动、知识与经验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严玮懿 《江苏教育》2007,(17):33-33
谈校长的使命,首先要谈校长,校长是什么?校长是相对而言的,是和具体的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校长的使命也是具有个性化的,是必须和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认为校长的使命就是办好自己所在的学校,办好一所让学生感动、让教师得到专业发展的学校。那么怎样才算好学校呢?通常有三个评价维度:一是政府的希望,二是家长的期待,三是同行的评价。这三种评价之间可能一致,也有矛盾、有冲突,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是什么?学校该如何管理?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目前大多学校的校长都是一些"教而优则仕"的校长,校长在管理学校时也大多凭经验管理学校,校长扮演的更多的是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我认为校长管理重在唤醒教师、激励教师、促进校园人的发展、实现校园人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4.
魏建胜 《教师博览》2022,(35):22-23
<正>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明确: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双减”使学生回归课堂主阵地,对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契机。一所好学校,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和职能,创新发展思路。什么是好学校?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无论是从学生还是老师、家长的身份思考,我认为“双减”下的好学校,应该是理想教育的永恒追求者。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什么?学校为什么?学校应该做什么?对学校本质的追问,我以为,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基本思想保障,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灵魂的本质在于思想。校长应当对学校进行怎样的思想引领?我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中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7.
又一个清亮的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我早早地来到学校。看着学生一个又一个陆陆续续地开始晨读,我知道,班主任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开始了。"沐浴晨曦,想一想今天该做些什么?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进步了没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个日子都应该是值得记忆的,每一个晨会课都应该是鲜活而有意义的。晨会课,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落实国家和广东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在十二五开局阶段,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中山市实验小学是一所承载着悠久历史的学校,是中山市基础教育行列中的排头兵。作为这样一所学校的校长,什么才是应该履行的首要职责任务?在学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我认为做师生修身的引领者是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先生散文中写人的名篇,记述了他在清华学校中等科的一位国文老师徐锦澄。梁实秋先生一生中所遇名师多矣,但唯有对徐锦澄他用了"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之语,而"至今"依文中语是"近五十年未见了",而作者"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带着怅惘敬慕之意",这首尾之语虽字数不多,却已言简意赅地写出了徐老师在自己心目中非同一般的地位以及自己对老师那历久弥深的情意。其实,当我们回读本文时,会觉得"徐老虎"凶得可爱极了,也脏得可爱极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想除了是人物本身所具有的人格品气外,还因为那是梁实秋在以全情写之,"每一部作品,都应该是激情的果实,应该为激情所渗透。"唯有如此,方能动人。  相似文献   

20.
"玉"言有声学校是学生一生中要参与的第一个社会性组织。那么,以学生为主体所构成的学校是一个他组织,还是一个自组织?学校应该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就学生群体而论,现在的学校是一个典型的他组织。逐步减少学生群体的他组织因素,强化其自组织性质,是教育变革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