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常访问”是河北电视台1998年年底创办播出的栏目,在卫视频道有较高的收视率,也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好评。它一出现就展现了不同寻常的姿态。主持人端庄朴素,其柔弱的形象和怯怯的语调与栏目高屋建瓴的大家气派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栏目的访谈对象大都有较高的知名度,访谈内容的文化、思想含量高。它重点不在表现人物,而在谈事,谈新近发生的国家大事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它  相似文献   

2.
奥运广播“非常道”:联盟——电台通过结成联盟扩充国家广播影响力;联动——电台与网络等新媒体之间的联动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联想——声音拓展了解说文本的背景与内涵,引发了听觉想象力;联接一精致化广播与低成本广播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3.
由于条件所限,笔日常接触最多的大众媒体形式是广播。一部半导体携带方便,信息及时,给我的生活带来许多知识和乐趣。  相似文献   

4.
时下,广播带“响”一词出现的频率颇高,似乎只要一提到广播就有带“响”二字伴随。诸如广播创新——带“响”,广播好稿——带“响”,广播评论——带“响”,广播优势——带“响”等等。广播人更是将带“响”二字挂在嘴边,甚至成了炫耀的资本。  相似文献   

5.
6.
郝锁庄  安建民 《河北广播》2005,(5):94-94,66
一位资深的广播从业者将目前广播媒体的改革创新形象地喻为以听众的需求为半径划圆。这一比喻既富想象又体现原则。广播的消费者是听众。广播媒体的一切改革和创新都毫无例外地以构成广播市场的主题——广播受众的需求为基点。把握听众的需求,无疑是掌握了通向广播市场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冯君 《新闻世界》2011,(7):66-67
《非常静距离》是一档开放式的人物故事访谈栏目。业内有良好口碑,也是众多名人和明星借助电视宣传和交流的首选节目。本文从场景、音响、谈话技巧、现场互动等四个方面分析《非常静距离》的内容特点和独特表现方式,以期给同类节目的策划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冷战”的消除使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国际关系的主流趋势。但是“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世界从此太平。旧的对抗消失,新的对抗又会产生。  相似文献   

9.
专业广播的出现和对专业广播的经营.使广播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其功能由以一般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转向以需求细化了的各个受众群体为服务对象,成为推动广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专业广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广播疆域不再是电波所及之处!!而广播也不仅仅是只能用来听的……广播不仪仪是用来听的,它还是被用来使用与玩耍的?这个观点会不会让你觉得难以置信,其实,这一切止在发生。  相似文献   

11.
翟如海 《新闻窗》2013,(6):64-64
广播的特点和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有些熟视无睹,而在某些特殊情况、非常时期下,广播的优势就超常地凸现出来,令人刮目相看。透过"非常"看"平常",对更好地认识和开发广播的优势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在广播新闻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如何克服广播媒介的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不足,使传播内容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是值得广大广播新闻从业人员关注的话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广播新闻采编实践经验,从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亲和力、想象力等几个方面,论述广播新闻"故事化"运用对于增强广播新闻宣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4月1日,凤凰卫视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非常凤凰在北大》台庆特别节目。吴小莉、窦文涛、陈鲁豫、阮次山等20多位凤凰知名主持人、评论员反主为客,成为北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广播如何让听众“看得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园 《声屏世界》2007,(1):30-30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赢得广播传媒主动权?如何另辟蹊径,在发扬广播优势的同时也让“短”处不“短”?如何让广播不但可以”耳闻”也可以”目睹”,这是每一个广播人非常关心且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非常周末》是江苏综艺频道的节目“旗舰”,在江苏妇孺皆知,迄今已播出十年逾500期,曾创造过42.6%的江苏综艺节目收视最高纪录、22.9%的最高平均收视纪录。南京地区曾出现过万人空巷,观众坐等家中,期待《非常周末》主持人上门的空前盛况。  相似文献   

16.
17.
当今,在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冲击下,作为主流媒体之一的广播面临的挑战日趋激烈。广播这个有着辉煌过去的传统媒体靠声音独揽受众、纵横天下的时代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如何在新的挑战中生存、发展,是摆在所有广播从业人员尤其是广播记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生存课题。如何破解?有篇关于“八倍辛劳”的文章或许对从事广播事业的记者能有所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陈影 《声屏世界》2004,(7):44-44
为使广播新闻节目更具可听性,记者们将目光和话筒投向了广大基层群众,重视采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这些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播音方式播出,往往会拉大广播新闻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新闻从采写到播出产生严重的影响力衰减。但如果让广播记者“说”新闻,直接  相似文献   

19.
以声音作为唯一传播媒质的广播新闻,应该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展现。千变万化与丰富多彩的声音,为广播报道开辟了广阔、多样的舒展空间和运用手段。因此,广播新闻报道只有大力开掘声音源,充分挖掘与运用新闻报道的种种声音,才能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收听兴趣,提高收听率。  相似文献   

20.
广播媒介和其它媒介相比,有其独 特的优势,这一观点已是广播界的老话 题。然而,要把它变为广大广播新闻工 作者头脑中的意识,并且在这一意识推 动下使每个人在工作中发挥出广播媒 介的优势,进而使广播在激烈新闻大战 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较大差距。 一、关于广播的优势 为什么“优势”话题在广播界一再被提起,就是因为广播媒介从表面看似乎没有优势,需要人们不断突破表象,深入内核,了解本质。 从表象上看,亦即从孤立静止的角度看,广播媒介与报纸、电视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1、信息量的差距。报纸凭借文字的表意功能而拥有无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