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从融资学理论与实务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问题,尝试引入资产证券化这种创新模式,以期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引入一种新观念,解决和缓解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难题,从而促进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与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绩效评估所存在的问题:俱乐部绩效评估指标单一、内容缺失;评估结果利用价值小;评估体系制定缺乏参与、沟通;评估的动力机制单一;易形成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管理方式。结合国外体育发达国家俱乐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绩效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在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以此为中心环节,以足球俱乐部的教练员为例,力图把绩效管理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职业运动员是职业体育中一项由投资而形成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它能为职业体育俱乐部带来很大的收益,它符合资产确认标准,可以进入职业体育俱乐部资产会计核算系统。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源的计量特性决定了其计量方法的复杂性,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科学理论对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价值法”计量,选择货币计量的模式,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运动员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为职业体育俱乐部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指导  相似文献   

4.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运用资产债券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简介国外职业体育俱乐部运用资产债券化融资实践经验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论述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运用资产债券化融资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资产债券化融资的理论流程:组成资产池、出售资产池、将拟债券化资产转化为资产债券、信用增级、信用评级、发行资产债券等。并对融资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对策进行探讨,指出融资可以缓解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戎爱群 《精武》2013,(35):148-14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论证法等,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制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职业体育俱乐部走法制化的道路和途径。本文旨在为加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法制化,促进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道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俱乐部理论谈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晋龙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3):80-81,99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经济学理论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本体特性进行分析,表明: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私人性物品特性,具有排他性;职业体育俱乐部市场运作的手段是竞争;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的非对抗性要求其建立合理的制度;并进一步提出发展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建议:(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2)构建现代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3)建立职业体育俱乐部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当前国外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主要融资方式:银团贷款、资产债券化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和球员抵押贷款等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进行融资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层层剖析,提出建立健全我国职业体育市场监管的路径:明确政府管理职业俱乐部的职能;加强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行业自律管理;规范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测量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品牌联想因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 析,研究得出俱乐部品牌相关的7 个因子可以影响到球迷、消费者引起职业体育俱乐部品牌联想。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 对整个职业体育俱乐部品牌联想的关系,研究得出的联想因子正是俱乐部球迷所持有的理念,而且能有效帮助职业体育俱乐部管理层从各个方 面来经营管理他们的俱乐部品牌。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理论基础、现实起点以及评价的边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研究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研究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性质、职业市场培育程度、俱乐部产权问题、俱乐部盈利模式是评价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起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是国家利益、俱乐部利益和社会各方利益动态博弈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股份制改造进行初步的研究。认为职业足球俱乐部进行股份制改造应对其现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资产评估,折价入股。在设立方式的选择上适宜于采用发起设立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监管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监管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是促进职业足球俱乐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足球职业俱乐部财务监管制度的缺位主要体现在足球俱乐部资产缺少有效评估以及资金运作存在随意性,研究认为通过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监管实施产权多元化,完善资产评估体系,加强俱乐部财务的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可实现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监管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足球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足球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足球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环境,指出了中国足球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使职业足球俱乐部具有产权清晰的投资机制;提高足球竞赛表演质量;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应成为俱乐部主要的经营内容;构建职业足球俱乐部管理体系;形成政俱分开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参加全国甲级队集训的实践基础上,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准备期训练安排做了深入研究,力求探索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准备期训练的特点及负荷安排状况,将准备期训练的理论与实际训练状况相对照,分析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准备期训练现实状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在集训期的训练有两个主要特点,即围绕体能测试所进行的体能训练和为了解队员特点而进行的练习比赛。本研究力求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准备期训练做有益的探索尝试,为尽快提高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训练水平做出绵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足球俱乐部品牌及其周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足球俱乐部品牌生命周期的角度探讨足球俱乐部的管理策略。主要结论:足球俱乐部品牌实际上是给俱乐部带来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衡量足球俱乐部品牌成功的标准主要是有两大方面: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主要以排名与获胜场次、盈利来衡量;外在价值主要以上座率和公共形象来衡量。要想从足球俱乐部品牌生命周期的角度管理俱乐部品牌,处理好培育、复兴、重构和继承这几个节点是管理策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外足球俱乐部的多层次比较,找出与国外足球俱乐部的差距所在,同时提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对策,希望能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品牌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品牌理论的“品牌资产”作为基本分析单位,通过对国外足球俱乐部品牌建设成功经验的分析,提出品牌是俱乐部重要的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是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国足球俱乐部要增强品牌意识,把创建品牌作为俱乐部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俱乐部品牌创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建立以观众为本的品牌资产的过程,其目的是要提高俱乐部的忠诚度、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和联想度。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品牌创建的对策是:提高比赛质量、增强俱乐部信誉、建设俱乐部文化、加快俱乐部科技进步、改进联赛服务质量、强化公共关系、加强广告宣传、完善俱乐部管理、建立观众忠诚。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 ,分析了我国目前职业足球俱乐部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存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弊端 ,并提出了促进职业足球发展的对策。结论 :通过依托资本市场 ,无论是在利用其运行机制进行管理、运作方面 ,还是在融资渠道方面都会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英国曼联职业足球俱乐部被天价收购为例,分析了足球俱乐部和足球市场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外部环境,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现状,并为我国职业足球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综述法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在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现状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优秀俱乐部的启示,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对策:职业足球俱乐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无形资产产权归属,调动俱乐部的积极性;俱乐部财务透明化、公开化;完善转会制度,给予球员更多的决定权和自由权;加大对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落实运动员退役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