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缩写为CRI),简称国际台,是中国唯一国家级对外广播机构,目前使用59种语言(49种外语,汉语普通话,4种方言及5种少数民族语言),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等传统和新媒体手段向全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公认华侨对侨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华侨捐资的家乡公益事业推动了侨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侨乡之一,厦门集美区的华侨就对侨乡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以来集美区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参与的公益文化事业,探讨海外华侨对近代集美侨乡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进而更深层次地认识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互动联系,领会集美侨乡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22日,中国国家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全球二十多家华语广播电台联合宣 布,将于2005年12月30日0:00至2006年1月1日24:00,联手推出72小时大型直播节目《天涯 共此时——2006新年全球华语广播72小时大联播》。届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新闻综合 频率“中国之声”、第五、第六套节目对我国台湾广播“中华之声”、“神州之声”,第七套节目对港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的对俄(苏)传播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台对俄(苏)广播始于1954年。最初采用节目寄送形式,正式的短波广播从1962年起开通,先后历经了中苏友好、中苏关系破裂、"文革"、对越自卫反击战等不同历史性事件和发展阶段,在曲折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前进。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转变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台对外广播战略随之调整,对外传播手段也不断丰富,对俄(苏)广播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追溯国际台俄语广播60多年来的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脉络:一条是从最初"我要你听什么"到"你  相似文献   

5.
正一、历史发展进程早在1972年,美国纽约的华人刘恕就与友人合作成立了传播公司,成为了早期的"华语节目运营商"。但由于缺乏经验、资金不足、运营困难等问题,华语类节目很快停播。同年马福全夫妇创办中华海外传播公司则成为了一个历史性节点。自此之后,各个地区陆续出现了华语电视组织,华人运营的华语节目也日渐兴盛。当时华语电视运营商的中心城市也就是早期出现华语电视组织的几个地区,例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地。20世纪70年代华商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中外华语广播机构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全球华语广播的交流协作,提升和扩大华语广播在世界媒体界中的影响力,从而促进中华文化与其它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共同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2004年发起倡议,由全球十余家华语广播机构在2004年共同  相似文献   

7.
吴小莉祖籍浙江省新昌县,1988年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会说普通话和广州方言,还能讲英语。毕业那年,她击败了众多的竞争者,进入了台湾比较有影响的中华电视公司,开始了记者生涯。她是早、中、晚间新闻节目的记者、主播和节目  相似文献   

8.
正海外华语电视,是指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境外创办、运营或播出的电视机构或频道,以及外国人在海外运营的中文频道1。与多数海外华文报刊不同,现有的海外华语电视媒体,大多只在每天特定时段播出华语节目,并非单一语种的中文电视频道。然而,虽然发展规模普遍不及历史悠久、运营成熟的华文报刊,海外华语电视依然因其优于纸制媒体的即时性、直感性、广泛性特征,得到了众多海外观众的青睐,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媒体与传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2005,(4):4-4
2005年3月30日至31日,第11次江西省广播外宣协作和选题规划会在新余召开,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外宣办和广播电台的负责人就如何做好今年江西省的广播外宣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台长何劲草,江西省委外宣办主任郜海镭,江西省广播电台副台长王迪民,华语台合作交流部主任于珊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挂灯笼、写春联、学唱鼓词、学青田鱼灯舞……1月27日,来自乌克兰、柬埔寨、葡萄牙、美国等国家的42名国际友人、10名海外文化宣传大使,在青田县方山乡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侨乡中国年"。邀请国际友人在知名侨乡过大年,这是2019年浙江"侨乡中国年"系列活动的主体内容。本次来浙江参加"中国年"活动,采取外国友人自主报名与华侨回国同行等方式。活动还邀请了驻华使节、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国际友人。  相似文献   

11.
伴随普通话普及率的提高,方言使用频率有所下降。我国的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研究教育教学主要语言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课题。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出发,对吕梁方言和普通话的语法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吕梁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点,在为其他方言区提供研究蓝本的同时,促进普通话和方言互补优势的发挥,为我国教育教学语言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广泛使用,方言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有人认为普通话的广泛使用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笔者认为方言对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不断萎缩和消亡,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被弱化。本文通过对方言生存现状进行分析,对抢救保护方言文化提出了应对方案,旨在谋求普通话的主体性和方言的多样性的平衡,让承载乡愁的方言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中国电视对外传播领域有一件值得载入史册的事件,即中央电视台创立的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英文缩写为CGTN)正式开播。正如1992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第四套节目(CCTV-4),成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史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电视国际频道是中国电视对外  相似文献   

14.
正在法国演出荣获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奖,鼓词音视频产品远播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深受华侨们的喜爱。2017年10月24日,在巴黎中国曲艺节十周年纪念展演首场演出,来自浙江省瑞安市曲艺家协会的陈春兰一身旗袍,用瑞安方言惟妙惟肖地表演了温州鼓词《杀庙》,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法国人都竖起大拇指"OK",她的表演节目获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铜奖。温州鼓词《杀庙》,讲述的是负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郑州,熟悉郑州,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联合开办了“令日郑州”节目。这是一个新闻版块类节目,每两周播出一期,通过国际台发送到海外。这个节目成为郑州市一个固定的对外宣传窗口。负责采制的郑州台根据海外人上感兴趣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6.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建台初期,就将报道国内重大事件、建设成就和人民生活的电视片,附以中文、俄文或英文解说词,航寄给外国电视机构,供他们使用。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使用卫星向海外传送电视新闻。199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即第四套节目正式创办并对外开播。这是中国对外电视传播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BBC是英国广播公司的简称。1932年12月,BBC开办对外广播的“帝国广播”。1936年11月正式创办英国电视台。目前BBC是英国全国性的传播机构,也是世界最有影响的新闻传播媒介之一。该公司的传播既包括广播、也包括电视,还有新兴的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18.
停播 据美国之音(VOA)2011年2月16日报道,到2012年,运行了42年之久的VOA中文普通话节目将削减预算800万美元。为此,VOA将裁减其69名能说中文普通活记者编辑中的45名,并全部关闭其广东话节目。  相似文献   

19.
身处大别山腹地的鄂东地区是集革命老区、多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体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非常有必要进行推普脱贫工作。该文调查发现,普通话在鄂东城镇已基本普及,居民的普通话能力与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都有关系,越是年轻的、职业趋于脑力劳动的、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越倾向于说普通话。虽然居民整体的普通话能力较强,但并未严重威胁到鄂东方言的生存空间和优势地位。通过分析总结出推普的重点对象及鄂东方言的现状与未来,有利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同时兼顾方言发展,对鄂东方言做好相应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梅州市对外宣传工作注意抓住特色,充分发挥侨乡与“客都”的优势,努力开拓对外宣传领域,丰富充实了外宣内容,收到了一定的成效。1995年,梅州市外宣办按中央的对外宣传方针和省委的要求,首先大力加强外宣阵地建设。梅州市各县(市、区)都认真做好“侨”字文章,打好“侨牌”,充分利用侨刊连结乡情。1995年,梅州市侨刊乡讯编辑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原《嘉应乡情报》改版为《梅州侨乡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