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充分发挥,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把创新教育落到课堂教学中,还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探究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自由发展、自我成长。把自主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本质体现。那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来让学生在新型的、和谐的数学课堂上实现自我成长呢?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的知识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而获得,而是在一定学习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动机理论又告诉我们,学生能否进行有效而持久学习的最重要变量之一就是其是否具备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际上是一种密切关注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可以多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践行"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学校使命,建构了"用文化发展人"的管理模式,优化师生成长方式,教师在参与学校管理中成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成长,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共享成长",铸就学校"成长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牢记陶行知的“爱满天下”的教导,更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培养学生有一颗爱心!本文从三方面对师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施行“爱的教育”,走进每个学生心灵、让和谐和愉悦引领学生成长、让爱走向学生的生命。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像家人般爱护,让师爱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爱的教育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今后我将继续践行在爱生的路上……  相似文献   

6.
彭翀员 《教师》2013,(15):20-21
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引领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不断领悟如何做人做事和如何学习的真谛,让学生在领悟中成长。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引领学生在感悟中成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教者将文本中的假、恶、丑充分地挖掘出来,以此用来反衬真、善、美。这种文本的解读策略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感受真善美,但是也会潜意识地给学生造假作恶示丑提供标本。在语文教学时,应多以正面解读来引领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充分发挥,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中学历史科教学而言,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把创新教育落到课堂教学中,还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活、紧张的状态之中。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好像什么都懂,很少提出疑问。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网络的普及,“开博”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它简单易用,零技术障碍,逐渐成为广大学生的最爱。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爱好,用博客引领学生成长,开拓出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使之成为我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1.
陈夫电 《考试周刊》2013,(66):36-37
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其他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努力帮助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进而使得学生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应当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实施自己的语文教学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它,事半功倍,缺了它,事倍功半。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兴趣的作用更加突出。为让数学教育成为美好和愉快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初一的第一堂写作课上,我没有像以往一样,拟出一个大家都有话说的文题进行写作,而是作了一项学生对写作情感态度的测验。我设置了5个答案,分别是“一般、喜欢、讨厌、害怕、其它”。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现状,如实选择对应的答案,并简要陈述原因。调查结果是89%的人怕作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许丹红 《班主任》2010,(12):10-12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怀揣着一颗爱心,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善于把握教育契机,用智慧来激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数学评价主要形式的考试,如何淡化其选拔和甄别功能,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是值得当前广大数学教师探索的新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评价应体现的几个原则,与各位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就像种子的发芽离不开土地的滋养一样。对老师来说,成长的方式有很多,如果能把握好赛课这一方式.会加快成长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王雁 《辽宁教育》2009,(6):51-5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它遵循了儿童生活的规律,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参与热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获得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同样,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从而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不由自主捧起书本“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学生走进校门,置身于一个书香四溢的校园时,他们的  相似文献   

19.
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简单地说,非智力因素就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智力活动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次评价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