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航 《出版科学》1999,(2):15-17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学术界的隅出现了颇为令人注目的景观,那就是在出版界形成了研究自身学问的高潮。这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十多年之中,出版了几十部专,论则以千篇计,并且由编辑出版理论家林穗芳先生创造了“编辑学“这个术语。他认为:“按照国际术语学的命名规则,似可考虑使用redactology(英语形式)或rédactologie(法语形式)作为‘编辑学’的国际用语。”  相似文献   

2.
编辑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许多世纪以来各种学科的知识不断经过编辑之手向社会广泛传播,为世界文明和进步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些浩如烟海的知识的编辑、传播是大有学问的。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编辑学(以下简称编辑学),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编辑学”这个学科名称在我国产生,标志着人们对编辑工作认识的提高。有关出版的学科名称,在欧美书刊中比较常见的是“图书学”,未见使用“编辑学”、“出版学”这些术语。1969年日本出版学会成立时曾倡议使用editology作为“出版学”的国际用语。现代英语edit意为“编辑”,它的语源拉丁语editus及现代法语(?)diter、西  相似文献   

3.
于翠玲 《中国编辑》2007,(6):24-27,31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高等院校试办编辑学专业开始,编辑学研究就正式进入了学者、专家的视野。二十多年来,编辑学的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是源于中国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具体的编辑活动相联系的应用编辑学,出版了图书编辑学、期刊编辑学、报纸编辑学等多种教材和专著;一是借鉴多学科的理论,探讨编辑学的基本原理。目前,这两条路径逐渐合一——建立将各种媒介的编辑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普通编辑学”。  相似文献   

4.
送别20世纪、迎接21世纪的2000年刚一来到,就读到刚刚出版的《20世纪中国的编辑学研究》——一本送别20世纪、迎接21世纪的中国编辑学研究的书。那不是巧合,而是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像是中国编辑学研究的象征。 中国编辑学研究,实际是20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虽然正如本书所说,1949年就有了“中国第一本编辑学著作——《编辑学》应运而生”,但“这本书的内容,主要讲报纸编辑学……设专章讲了杂志编辑工作”(第2页)。与我们现在以书刊编辑工作为主体所说的编辑学并非一回事,而且到80年代编辑学研究在国内兴起,中间也存在一个断层。中国真正有编辑学研究,只是20世纪最后20年左右的事。然  相似文献   

5.
杨勇 《今传媒》2006,(10X):30-31
“编辑学”一词虽然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但真正从事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却是80年代初期开始的。当时,研究者恨不能在一夜间建立起编辑学科,以适应编辑无学的现状。于是,编辑学“框架”林立,各种“理论体系”不断涌现。在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之初,这种活跃状况本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一些近乎“玄学”理论的出现,反倒让人对编辑学的确立产生了疑虑,符合我国国情、适用于指导编辑工作实践的编辑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编辑学理论到底如何形成呢?应该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张积玉先生撰著的《编辑学论稿》从一个侧面提供了创建编辑学的路径和方法,这就是从编辑学实践出发,注重总结、研究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探寻规律性,构建编辑理论体系,从而为建立编辑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邵益文著《编辑学研究在中国》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友人相告,找来品读,不免泛起联想和感慨。这是一本文集,既展示了作者学术探索的成果,又总结了编辑学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概况。曾几何时,编辑学为何物,不甚了了。志士仁人曰:“编辑编辑,编编辑辑,有何学乎?”“干了一辈子编辑,不读编辑学,不也拥书围城吗?”初识其箴言,言之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王蒙提出“学者型作家”,天津编辑林辰随之提倡“编辑学者化”,即要求编辑应是“专家”抑或“学者”。自此,“编辑学者化”便成为编辑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此问题,业内人士在当时就发表了不少文章,进行过讨论,引起过争鸣,时至今日,这一口号已经被沿用为一种理论观点、基本概念,进入了一些编辑学的理论专著。林辰先生所谓的“学者化”,指编辑具备既专且博的能力,即要求编辑人员在编辑学之外对某一学科有相当精深的研究;对编辑工作中所负责学科及其相关领域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深厚的科研功力;能成为某学科…  相似文献   

8.
我们和阙先生在中国编辑学会召开的编辑学理论研讨会上多次见面,曾共同商榷编辑学构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共识,也有争论。有次研讨会上,阙先生提出了“编辑学理论框架构思”,以后,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撰写出《编辑学理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如阙先生在后记中所说:“撰稿工作,从2000年7月到2001年3月完成初稿,前后花了七八个月时间,多数章节都曾几易其稿,其中的艰辛难以备述。”这简短的表白,道出了作者付出的心血。他虽年逾古稀,但为编辑学构建仍然孜孜求索,锲而不舍,这种精神与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9.
走出编辑“学者化”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出编辑“学者化”的误区刘雪立【新乡】近年来,许多编辑同仁抱着搞编辑学研究的目的,就编辑“学者化”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使“学者化”成了编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今天我斗胆道一声,这些研究都存在方法论上的重大失误,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相似文献   

10.
近期的编辑学研究:点与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学研究,也许并不能说是发轫于80年代,然而却不能不说是自80年代才兴盛起来。编辑学一词,虽然已初见于50年代的书籍,但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也是在80年代才奠定的。其主要标志有三: 一、不仅出现了大批编辑学论文,而且出版了一批以“编辑学”命名的书籍。如《实用编辑学》(1987)、《编辑学论稿》(1989)、《编辑学通论》(1989)、《书籍编辑学简论》(1989)、《科技编辑学概论》(1989)等。并成立了“中国书籍出版社”、“书海出版社”等以出版编辑、出版书籍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批专业杂志如《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科学》……多种。  相似文献   

11.
“编辑学者化”讨论纵横谈□尹玉吉一、“编辑学者化”讨论的始末“编辑学者化”这一讨论在学术上也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其理论起点源于80年代初的“编辑素质”讨论。作为一种突然膨胀了的社会群体———编辑来说,“素质”问题自然而然地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12.
近日读到由邵益文先生撰写、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的编辑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觉得受益良多。 《研究》编选了邵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近20年里的文章、讲话等47篇。这20年,正好是中国编辑学研究起步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邵先生又长期担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编辑学会的重要领导职务,“他的职务,加上他的学术修养和工作热忱,使他在编辑学研究活动中长期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组织和推动的作用。”(见刘杲《为了编辑学研究》)因此,《研究》既展示了邵先生自己在编辑学、出版学研究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析编辑学中的变量因素——读《编辑学理论纲要》的联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航 《出版科学》2002,(4):16-19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编辑学和其他已经成熟、定型的学科历程一样,正进入一个整合时期。时代呼唤普通编辑学,阙道隆所写《编辑学理论纲要》是普通编辑学的胚芽和雏形。编辑学属于“软”科学,“软”科学与“硬”科学的不同在于其变量因素往往大于稳定因素。编辑学涉及许多变量因素,对其加以研究,可能为编辑学研究开辟新的通道。  相似文献   

14.
刘杲 《中国编辑》2007,(2):87-88
我欢迎《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初探》的问世。“本书的作者大都来自全国少儿出版社、期刊社和报社,有比较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从这句话里我读出了两条信息。第一,有丰富编辑工作经验的同志,渴望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到编辑学理论,而不是停留在经验的层次;第二,他们对编辑学的探讨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因此具备了认识真理的客观条件。这两条,我觉得有普遍意义。我们做编辑工作需要编辑学理论。因为理论不仅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当然”,更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所以然”。理论帮助我们提高编辑工作的自觉性,提高编辑工作的专业水平和科学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编辑学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它来自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用于指导实践。这是编辑学研究始终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编辑无学”吗? 前不久,几家大学在试办编辑专业的讨论中,又有一种不赞成的意见,立论是“编辑无学”。这同在整顿编辑职称工作时,有人提出编辑是不是一门学科、一种科学,编辑职称应不应该列入学术职称系列的问题性质很近似。这又一种意见认为:自古以来,“无编不成书”;可是中国历代都未办过什么编辑学校,也未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完整的编辑学;就说现代吧:鲁迅、茅盾、叶圣陶、冯雪峰、王任叔等等,都是大作家,又都是著名编辑,可是他们学过编辑学吗?没有,  相似文献   

16.
薛楚 《中国编辑》2007,(1):23-25,50
2006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国编辑学会在北京召开编辑学理论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编辑创新与编辑学理论研究。来自全国出版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与会,交流研究隋况,探讨理论创新,共商科研课题,展望新年气象。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德有主持会议,桂晓风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编辑学是中国人在当代首先提出的,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应该珍视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并大力发展;二十多年来我国编辑学研究取得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璧有瑕,请为君示——对《编辑学理论纲要》的推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的一期《中国编辑学会简报》(总78)重点推荐了阙道隆先生的大作《编辑学理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这是探索编辑学理论框架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将对整个编辑学理论研究活动产生新的推动。” 《纲要》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集中了阙先生相当一段时间的思想成果。尤其是对编辑学基本理论体系的架构和编辑学基本概念、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归纳,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出版学研究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术界对出版学的研究发端于编辑学的研究。1949年3月自由出版社出版的李次民《编辑学》一书,为我们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冠以“编辑学”的著作,可谓中国编辑学之始。出版学理论研究只有2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党大恩编著的《学术期刊与学术论文》,尽管书名不叫《学术期刊编辑学》,但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写法,却都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精到实用的学术期刊编辑学。 “学术期刊”,顾名思义,“学术”是内容、内涵,“期刊”是外壳,是载体。“学术期刊编辑学”,是打造学术期刊的一门学问,他的打造者则是治理这门学问的编辑人员。好的编辑人员,是治理这门学问的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召开《中国编辑》工作研讨会表示赞赏。说到高教社与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编辑》的关系,我的印象是“三个非常”,即:对编辑理论建设非常重视,对编辑学会的工作非常支持,对办好《中国编辑》杂志非常尽心。高教社把办好《中国编辑》看成不仅是对全国编辑学科建设的贡献,而且是实现本社“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这就把认识提到了战略高度。接受《中国编辑》出版任务以后,社领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配备了精干的编辑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今天又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来共同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兆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