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几年,说起新闻改革,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舆论监督,以为只有拓展报道空间,多搞批评报道,媒体才会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然而,当事实证明,舆论监督只不过是媒体的“一厢情愿”时,当众多曾经高举舆论监督大旗的栏目在四处碰壁后不得不“改弦更张”时,当众多媒体从业人员面对现状冷静思考时,人们发现:电视新闻在“正面报道”和“批评报道”之间还有广阔的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2.
没看懂     
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天,中国青年数学家田刚在会上作一小时报告。大会名誉主席、92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听完了这个报告,当记者问及他对此“有何评价”时,这位国际知名的数学大师老老实实地朗声答道:“我没听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笔者谈谈自己对暖新闻的感受;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笔者提个小小的建议——如何在稿件“奇缺”的情况下,办好“暖新闻”栏目. 先从一张照片说起. 2015年4月10日,凤凰网“暖新闻”栏目发表了一幅照片.照片上,一位老爷爷在医院里坐在轮椅上睡着了.轮椅没有头枕,为防止老爷爷头一直悬着太累,老奶奶便趴在轮椅后面,用自己的头给老爷爷当“枕头”.老奶奶也睡着了.她右手紧握轮椅扶手,右臂上挂着方便袋,方便袋里有药品、针剂等.老奶奶姓潘,80岁.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4,(11):79-79
汤耀国在《中华新闻报》上撰说。我经常遇到一些人,尤其是比较年轻的,当问及职业时,则答“搞传媒的”,使得人不得不再问一句:“是不是干新闻?”往往大都点头而已。为什么不直接称“干新闻”而代之以“搞传媒”?我想可能是与“传媒”一词的日渐走俏有关。当新闻仍是一项有待追求的事业时,传媒已迅速成为一个人们心目中的白领职业,这一职业名称因其宽  相似文献   

5.
轮椅上的战地记者李玫华盛顿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的编辑们,听惯了种种到了截稿时间而仍未交稿的借口,但从未听过这样的理由:“我之所以错过了截稿时间,是因为我乘坐的轮椅太大,不能挤进电话亭发稿。”编辑们当时哈哈大笑,但细想一下,倒也觉得此君的借口很有创意。这位...  相似文献   

6.
蓝柯  小虎 《新闻天地》2007,(12):28-30
当老实憨厚的“靖哥哥”不能在现实中和机灵乖巧的“蓉妹妹”再续前缘时,当“五阿哥”和“小燕子”在电视剧里爱得死去活来而在戏外鲜有见面机会时,当理想的爱情与残酷的现实遭遇巨大的落差时,人们不得不感叹:电视中的神仙眷侣无法在现实中最终走到一起。但电视剧《罗贯中》的男女主角王斑曹颖却把他们的爱情从戏里延伸到了戏外。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位依靠轮椅“走路”的农民。他是一位摇着轮椅走乡串村采访,伏在用木板搭成的“书桌”上写作,从而有数百篇稿件见诸报刊、电台的“农民土记”。名作家湖涌称赞他“既能走过芬芳的早晨,又能走过泥泞的黄昏”。他的名字叫陈浮。  相似文献   

8.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在牡丹城赏花吟诗之余,人们对洛阳军分区“诚心办实事,真心留人才”为新闻报道工作创造良好环境的作法喷喷称赞。还是看近两年来的事实:1992年,洛阳军分区共在中央级新闻单位刊播稿件148篇,其中《解放军报》头版头条2个,H版头条4个,加编者按发表的4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黄金时间播出3条。1993年,共在中央级新闻单位见稿179篇,其中《中国国防报》去年11月11日二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在国家利益的旗帜下——“一拖”考察述评·企业与国防启示录》一稿,中央电视合“新闻联播’”节目播…  相似文献   

9.
洛阳市西工区人武部,连续四年被洛阳军分区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当笔者问政工科的同忑有什么“诀窍”时,他们讲述了这样几件事。“机会难得,应多组织人参加”去年底,他们从上级军事机关得知,《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六期)要在洛阳设立函授站。部长顾崇林、政委王恭良导曰同声地说:“这个机会难得,我们应多组织人参加,进一步提高民兵通讯员的业务水平。”为此,部党委专门召开会议,逐个单位确定参加人员,并由政工科负责督促落实,很快,全区有30多专职武装干部和民兵通讯员报了名。这几年来,这个部一直很重视培养民兵报道…  相似文献   

10.
编辑要多方位考虑选题河南教育出版社谢美光人们常说,编辑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为人作嫁”,一是“杂家”。既然如此,那么在考虑选题时,编辑也应该显示出这两个特点来,这就是当个“为人着想”的“杂家”:又要为读者着想,又要为作者着想,又要为经营者着想,当然也...  相似文献   

11.
栾轶玫 《视听界》2011,(2):117-117
“将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花了38年,电视花了15年,它只用了14个月,它是什么?”当我在搜狐的“微讲堂”上抛出这个问题时,人们给出了惊人一致的回答:微博。  相似文献   

12.
“转变观念”散论方春东人们的观念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的观念也应随之改变,观念的僵化是危险的。斯大林曾经说过,当历史的马车急转弯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如果不转变,就会从历史的马车上摔下来。当前,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  相似文献   

13.
赵莉  丁海宴 《现代传播》2001,(2):132-135
“配音”是影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为画面配音乐,为画面配解说,为画面配音响。统称为“配音”。从这一点上说,“配音”的由头是画面,依据也是画面,目的还是画面,画面决定着声音,声音依附于画面。不然怎么叫“拍画面”“配声音”呢? 声画之间的关系,形象地反映在电影胶片上,就是一条声音磁迹,一条画面轨迹,不同的画面对应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伴随着不同的画面,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一张啜泣的面孔时,就同时能够听到低泣的声音;当一片苍茫群山浮现在人们眼前,一段宏伟辽阔的音…  相似文献   

14.
蔡宝鑫 《今传媒》2004,(6):47-48
在文人墨客赞美颂扬的美好秋日里,我惊喜地收到尹小星寄来的诗集《跪拜人生》和自传体小说《无翼的飞翔》,思维牵我走入昨夜的回忆。尹小星是手摇轮椅考察全国第一人,后来被誉为“轮椅上的人生歌者”。他出生8 个月后患小儿麻痹致成一级综合性残疾,双足不能站立,离开轮椅需用膝代足,手足并用。但他身残志坚,发起并执行了“中国首次手摇轮椅爱心考察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披星戴月,穿越全国31个省区,总行程近8万公里,沿途发表作品2000余篇,作“献爱心自强不息”演讲报告近1000场。期间,他用42天的时间战胜了肉体的苦楚和生活的不便,以顽强的毅力登上了海拔5731米的唐古拉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轮椅为工具登上唐古拉山口的人。而后又抛开轮椅,用双手“登”上长城顶端,再创世界第一。邂逅小星的时候,我是军旅某部的战士报道员,“踌躇满志却又前途迷茫,热爱生活却又徘徊踯躅”,在那段日子里,天空的太阳似乎也失去了光泽。后来想起,与小星相逢时其实是一个十分惬意的秋日,在辽宁省盖州市这座美丽的海滨小城,小星从夕阳里渐至眼前,轮椅上的他正摇着那轮如血的夕阳。把小星安顿在盖州宾馆,安排晚餐之后,我对他进行了采访,一直到子夜。他就倚靠在床上,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15.
一位画家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挂了幅画:偌大的白纸上只在中间偏左的地方有块黑渍。有人不解,问之,画家答道:“黑渍是痛苦,白纸是快乐;许多人只看到了痛苦却并未看到快乐。”有人不以为然反问道:“既然如此,何不把黑渍去掉?”画家答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 多么豁达的画家,多么深刻的哲理啊! 当人们每日来往穿梭于都市的灯红酒绿中,为金钱、权利。地位、欲望而奔波的时候,当人们睁着日渐蒙尘的双眼、戴着痛苦的有色镜观察快乐的彩虹的时候,他们是否还拥有一份画家似的恬谈的心境? 且让我告诉你另一个故事:在昔日…  相似文献   

16.
(续2002年第9期)四、“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列宁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这句话是说河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了。这句话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事物,永远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一切皆变,无物常往”。对于这一思想,恩格斯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际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所到之处掀起了一股经济外交旋风,以致因伤坐在轮椅上的古巴总统卡斯特罗禁不住山呼“中国万岁”。书香门第出身的温家宝总理,其言行举止则处处流露出书卷气,前任总理朱镕基从德国总理施罗德手中接过了一个特殊奖项——2003年度欧洲中型企业家联合会“企业家最高奖”时,全场起立,掌声阵阵。  相似文献   

18.
光盘:向盗版开战本刊记者陈曦20世纪90年代,当从“温饱型”走向小康的中国市民将目光投向现代化娱乐产品时,他们惊奇地发现,“光盘”这个生疏的东西已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占领市场,进入家庭。人们在追逐它的同时,竟屡屡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威严的执法者踩过一张...  相似文献   

19.
“抗议”、“强烈不满”、“密切关注”、“深表遗憾”、“严正交涉”……等等外交辞令,看如套话,但人们并不反感。因为它适宜外交场合。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媒体上竟兴起了令人颇为反感的“新闻辞令”,如——上级领导下来视察,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第二天见报便是“各方面工作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有些工作,刚刚起步,就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某项工程完工,有人称赞,就报道“获得高度赞扬”;某剧仅少数人看过,便称“广大观众一致给予好评”。这类“新闻辞令”有个共同点:溢美的多。当受到批评时,有人还不服:“批评报道要…  相似文献   

20.
初次和他相识,是我出差归队后的第一天,一见面他就很坦诚地与我握手并自我介绍:“我叫季文豪,从某团宣传股刚调来,以后和你在一块儿工作,还请多关照!”季文豪,一个自命不凡的名字,听起来好熟悉!当我问及他是否与我常在报刊上见到的季文豪是同一个人时,他憨憨一笑说:“那不值得一提,习惯了,手中的笔闲不住”。好一个“习惯了,闲不住”!当翻开他的剪报本时,首先映眼的是扉页上的三句话:“两眼多看,脑袋多想,腿脚多跑。”从这三句话及那厚厚的剪报本中,我领悟到了他“闲不住”的执著追求。1983年,他来到胶东半岛服役。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