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魂归来时,灵旗空际看。作者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南明诗人,抗清将领,明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淞江县)人。5岁知书史,9岁著诗赋文集《代乳集》(已失传),14岁随师陈子龙,父夏允彝起兵抗清。失败后仍为抗清而奔走联络,被清统治者逮捕,英勇就义,年仅17岁。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学者郭沫若在《南冠草》一剧中加以热情赞扬和热烈歌颂的夏完淳,是明末抗清英雄,著名的诗人。据王弘《砥斋集》载,他“八岁能赋诗,十二即博极群书,为文千言立就,如风发泉涌”。十五岁时,跟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直接参加了军事斗争,十七岁殉国,用鲜血使自己的历史发出灿烂的光辉。清顺治四年(1647年),夏完淳存家乡云间(上海市松江县的古称)图谋起义,事泄被捕。被捕后,写下了和家乡诀别的饱含爱国主义深情的感人诗篇《别云间》,表现了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编造的诸葛亮“空城计”是颇有知名度的。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也爱读《三国演义》,非常佩服书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他也成功地摆过诸葛亮式的“空城计”。 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当时郑成功在福建东南的思明州(厦门),金门等地坚持抗清,清朝再次对他诱降。为了逼他就范,又派出郑亲王齐尔哈朗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带领三万大军会  相似文献   

4.
查慎行(1650-1727年),字悔余,本名嗣琏,字夏重,晚号初白老人.海宁(今属浙江)人.清初诗人.年少时机敏聪明,5岁即能写诗,10岁时写《武侯论》,被人称为“旷世才”.可他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东巡,经友人推荐,被召往行宫赋诗,深得康熙赏识,赐以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改编修,派值南书房.雍正四年(1726年),其幼弟查嗣庭主持浙江乡试,试题中有“维民所止”,被人告发说“维止”两字即“雍正”去头,劾大不敬.查嗣庭被戮尸枭首,他也被株连下狱.后虽被免罪放回,然经此浩劫乃一病不起,逾二月而亡.著有《槐簃集》、《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等.主要书斋号有槐簃、得树楼等.  相似文献   

5.
《原君》一文,选自《明夷待访录》。作者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为梨洲先生;又固曾筑续钞堂于南雷,人又称他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的父亲黄遵素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因参与反对阉党魏忠贤的斗争,被害而死。黄宗羲也曾继续与阉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他曾在浙东一带组织义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讲学。清政府一再诱逼他出来做官,他都坚决予以拒绝。他的重要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  相似文献   

6.
夏完淳 ,生于明崇祯四年 (公元 16 31年 ) ,卒于清顺治四年 (公元 16 4 7年 ) ,初名复 ,后改为完淳 ,字存古 ,号小隐 ,又号灵胥 ,也称玉樊 ,松江 (今上海市松江 )人。夏完淳 ,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令后人无法企及的传奇式人物。他是明末的抗清将领 ,十四岁束发从军 ,跟随父亲和老师参加抗清复明的斗争。在父师先后失败皆沉水殉难后 ,他统领江左少年继续战斗 ,直到失败被捕在南京“授命”。他以年仅十六岁的生命壮烈殉国 ,其英名业绩自当千秋万世 ,永垂青史。夏完淳也是明末的少年诗人 ,他天资聪颖 ,生而早慧 ,“五岁知五经 ,九岁善词赋古文” ,…  相似文献   

7.
29.少年英雄夏完淳的豪迈人生 夏完淳,南明诗人、抗清将领。原名夏,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清兵南下,他随父、师起兵抗清,后被捕,解往南京,拒绝诱降,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8.
无限河山泪     
白拂 《初中生》2018,(4):22-23
夏完淳,南明抗清将领、诗人.14岁起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被捕后不屈被杀.所作诗赋,抒发政治抱负,反映其斗争经历,悲歌慷慨,《南冠草》是其中之一. 明末,清军入关,如潮水般肆虐在无主的中原大地上,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击,血战未休.《南冠草》的作者夏完淳于南方辗转抗敌,不幸为清兵俘获,英勇就义.《南冠草》写于狱中,是他的绝命诗. 那年,他17岁. 史册寥寥几笔,称他为彪炳一代的民族英雄,便为所有的爱恨情仇画下了句点.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他出身书香门第,打小便比别家孩子聪慧,又得父亲夏允彝的悉心教导.史册载,夏完淳素有“神童”之称,“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年仅九岁便写出了广为流传的《代乳集》.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作为革命家诗人,“才华信美多娇” (柳亚子语),是公认的诗词大家。毛泽东同所有的伟大诗人一样,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一贯主张“诗要改,不但要请人改,而且主要靠自己改”(《毛泽东与梅白谈诗》),他的诗词作品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选用了白居易的《观刈麦》和王维的《使至塞上》两首非常有名的古诗,下面就和中学生朋友们谈谈在学习这两首诗歌时应该把握的一些要点。《观刈麦》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其中以讽喻诗为最有名,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相似文献   

11.
黄宗羲(公元1609—1695年),字太冲,浙江余姚人。号南雷,亦号梨洲,学者称梨洲先生。他父亲黄尊素是明末御史,后被阉党所害。父亲生前与杨涟、左光斗等过从甚密,所以黄宗羲对当时政局的清浊和政治斗争,十分清楚。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但他于青年时期即参加过反对阉党的斗争。明亡后,他举兵抗清,随孙嘉绩、熊汝霖诸军于江上,失败后入四明山,后随明鲁王于海上。他为了抗清,改名换姓,转徙各方,“屡濒于危”。直至南  相似文献   

12.
何唤江 《学语文》2007,(3):34-34
罗门(1928——),原名韩存仁,海南文昌人,曾担任过空军飞行员,台湾现代诗社和蓝星诗社的重要诗人。他在创作和理论方面双管齐下,著有诗集《曙光》、《日月集》、《隐形的椅子》;诗论集《现代人的悲剧精神与现代诗人》等,曾获1966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科斯金牌奖”和菲律宾总统“大绶勋章”。他与诗人蓉子被并称为“中国杰出的文学伉俪”。  相似文献   

13.
诗史之风忠烈之情——张煌言诗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煌言,号苍水,是晚明诗坛大家。其诗歌大都以抗清复国为主题,被称为“诗史”,既是他抗清斗争中严酷而艰苦生活的记录,也是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和忠烈精神的写照。  相似文献   

14.
悉心鉴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不能不提及当执晚明画坛牛耳的"华亭派"领袖董其昌.他在天启年间创作的《栖霞寺诗意图》,通过绘画形式阐释唐代诗人权德舆的名作《栖霞寺云居室》诗意,正是其文人画风格的一种淋漓宣泄.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史》称其"天才俊逸,少负重名".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后到一九五六年以前,贺敬之同志没有写诗。一九五六年元月号的《文艺报》上,画了讽刺画,还配了打油诗,批评诗人说:“你的《白毛女》,头发白了又黑,黑了又白,你的新作为啥还不出来?”《文艺报》的用意,大概是为了促进。但实  相似文献   

16.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又字德冰,号水甫),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今明伟乡李家塔)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10—1695)。在这“天崩地解”的时代里,他“濒于十死”的生活经历,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早年继东林绪余,从事反对奄党的斗争,其间以签发《南都防乱公揭》,斥责阮大铖最具卓识。中年时期,参与武装抗清,设“世忠营”,结寨于四明杖锡山中;从亡海上,苦战于鲸背蛎滩之间。南明“潮息烟沉”之后,总结前朝覆灭教训,发愤撰述《明夷待访录》,阐发光辉的民主思想。晚期,眼见清政权确立,遂潜心于学术研究。拒绝清廷征召,保持民族气节,以坚  相似文献   

17.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开创性地将现实生活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唐人孟《本事诗·高逸第三》云:“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可以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六)。同时,杜甫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饱含无比的热爱,诗中无处不流露着他拳拳赤子之心,将民胞物与的博爱和厚德载物的深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杜甫自认“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南征》诗),但…  相似文献   

18.
台湾诗人郑愁予,本名郑文韬.这位被诗人杨牧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1933年出生于中国的北方.他自幼喜诗,1949年随父亲到台湾后,出版三本诗集,特别是在1954年,他曾以“美丽的错误”(即《错误》一诗)名扬台岛.1968年赴美入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研究,获艺术硕士学位.1973年转赴耶鲁大学东亚系任教,在美其间又在台湾出版了三部诗集.但他并不因此而随波逐流,1977年他坦然拒绝参加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台湾版《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使人刮目相看.而在五年以后,《阳光诗集》杂志秋季号以读者投票形式重新评出台湾十大诗人,结果十人中有八人与《选集》  相似文献   

19.
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一八六九年出生于浙江余杭县东多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小时候受到外祖父海盐朱有虔的民族意识教育。对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抗清斗争和学术思想深为敬慕。十七、八岁起,他就开始研读四史、《文选》、《说文解字》、《九经义疏》、《尔雅义疏》等书,“一意治经,文必法古”。到二十三岁那年。  相似文献   

20.
生当明清之际的启蒙学者王夫之(1619—1692),衡州抗清失败,“遂决计林泉”,以明遗民退隐石船山,著书讲学以终。湘潭罗正钧撰《船山师友记》.从王氏《五十自定稿》辛丑年(1661年)有《哀管生水叙》一首,考证其是年前即已授徒;居间还“亲懿子弟”,晚筑湘西草堂,学者多从之游,可见其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他是个哲学家,又是个教育家。他以其教育经验升华并丰富其哲学原理,反过来又以其哲学原理指导其教育实践。他以简赅的哲学范畴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