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软科学》2014,(2):42-46
从企业和政府互动角度出发,根据企业技术创新本身的不确定性特征及创新模式的差异,根据渐进性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不同情况,分别构建了企业和政府对技术创新投资和资助的多阶段动态期权决策模型和互动博弈资助模型。同时通过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技术创新案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对政府资助模式和决策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企业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出发,分析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特点,针对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匹配的融资模式,从而节约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缩短创新周期,使企业持续创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产权价值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综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企业整体上并未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如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各级地方政府的一件大事。基于知识产权价值角度,从微观上对企业技术创新各阶段及服务保障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构建基于知识产权价值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综合模型,并提出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为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制定、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制定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王露  仲伟俊  梅姝娥 《软科学》2012,27(7):6-10
分析了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基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企业参与途径两个维度,系统研究了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并分析了各种方式的特点,通过选择恰当的参与方式可促进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面临各种风险的制约和影响是各不相同的。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统计的主成份分析模型对技术创新各阶段的综合风险进行度量,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破坏性的变革过程,各种因素错综复杂,都可能会对总体创新效果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有阶段性的特点,使得各因素问的联系和影响也至现阶段性的动态特征,并随着技术创新的阶段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有效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尝试从微观角度、技术管理的视角研究高科技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对策,构建了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模型,揭示技术管理各环节与增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密切联系,总结了系统特征和运行规律以及对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启示,并借鉴这些系统特征和运行规律提出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科技企业强政策需求的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分析各阶段的创新特征(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战略创新模块在各阶段的组合演化路径);结合波特的钻石体系等理论,探讨科技企业各阶段对技术创新政策、科技金融政策、人才支持政策、创新环境政策的不同政策需求,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解剖创新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流动机理出发,揭示了创新生产过程的网络化特征,并将创新生产过程分解为上游的技术开发阶段和下游的经济转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内部实际的运作过程,在考虑子过程之间关联关系及创新要素流动的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对中国37个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各阶段的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技术开发-经济转化效率矩阵为各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最优专利授权期模型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洪旭  吴敏  夏云飞 《软科学》2003,17(6):18-20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何时授予企业以专利权,既关系到专家政策的制定又涉及创新机制的设计。本文把企业间专利竞争设计为多阶段动态规划模型,在双寡头垄断阶段是Stackberg博弈过程,在完全垄断阶段企业继续进行技术创新,专利局以最大化社会剩余并给企业一定的收益来激励其创新活动,最后对模型中的重要参数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依赖于对不同激励契约进行科学动态整合。立足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在对高管创新激励机制的运行原理以及高管创新收益预期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不同生命周期内,高管薪酬激励、声誉激励和控制权激励契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以及契约间的互补和互替关系,设计了技术创新导向下高管激励的最优动态整合方案。研究结果显示,成长期,声誉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间具有互替效应,控制权激励与声誉激励间具有互补效应;成熟期,薪酬激励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控制权激励却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之间具有互补效应;蜕变期,薪酬激励和控制权激励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丁锦希  孙晓东 《软科学》2011,25(11):61-68,77
借鉴制度战略理论,构建以高管支持为中介变量的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机制的理论拓展模型,以江苏省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研究样本,探索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战略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系实现技术创新政策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中介变量,高管对政策的认同有利于实现政策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操龙灿  江英 《科学学研究》2006,24(Z2):622-627
分析企业自主创新及其体系的慨念和特征,从技术来源和技术创新战略的角度构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并通过自主创新模式决策过程,指出自主创新组合的路径,最后,提出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创新激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青  陈万明 《科学学研究》2010,28(8):1259-1265
国有企业创新活力低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对其密集型服务(KIBS)部门进行有效的创新激励。虽然一般显性契约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KIBS部门创新动力,但由于KIBS部门以及知识产品生产的特点,会使其创新活动存在短期行为。在分析知识产品创新特性的基础上,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声誉机制建立国有企业KIBS部门创新动态激励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项目周期之间和创新努力之间的相关性对KIBS部门创新有着显著的影响,随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新有  邵云飞  唐小我 《软科学》2008,22(1):113-116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电设备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包括技术引进的制约、体制约束、企业资源与能力约束和资源的分散制约。提出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产业创新的策略,发展多种清洁能源和实现产业转型,延伸业务模式与提升产业创新层次,不断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并促进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6.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21世纪头2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就需要从税收政策上为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必要的外部激励环境.本文分析了创新税收激励政策的理论依据,以及我国现行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旭  王非 《科研管理》2019,40(7):131-139
绿色创新已成为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路径。过度依赖科技政策的外生冲击而忽略企业内生激励机制,容易造成创新平滑失效和公共资源的配置扭曲。本文从财税政策与公司治理双重层面,重点探讨政府补贴与高管激励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整合影响。研究显示,薪酬激励的创新补偿效应能够提升财税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平滑效果;相比之下,声誉激励对财税补贴与绿色创新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的互补关系催生了激励组合的创新补偿效应,在薪酬激励强度适中的条件下,财税补贴能够实现对绿色创新的最优驱动作用。本文能够从公司治理视角揭示财税补贴创新悖论的成因,并为优化政府财税政策和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激励机制,调查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实施效果和政策局限性,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现实任务需求出发,探讨制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财政政策必要性,并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财税政策激励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激励作用,研究提出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组织变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东  陈道志 《情报科学》2006,24(1):39-42,111
文章首先阐明企业组织是一个由以战略为核心,以活动、结构、人员和文化为支撑而形成的动态平衡体。而组织变革实际是打破原有的平衡而达到另一种新的平衡的过程,在这两个平衡的转换之间,信息技术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分析了以往的组织变革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不足后,文章提出了适合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组织变革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最后较为详细地给出了基于此模型的企业组织变革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赵康杰  景普秋 《科研管理》2014,35(12):85-93
科技创新挤出是资源型区域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主要障碍。本文从企业创新有效需求不足角度分析资源依赖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在资源依赖的形成中资源企业受限于产品同质、资源高收益而缺乏创新动力和能力,制造业企业在要素流动作用下出现萎缩且有创新动力无能力,进而资源企业、制造业企业创新有效需求不足带来创新挤出。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省域层面存在资源依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挤出,发现我国资源型区域企业创新存在效率低下、规模报酬递减、劳动投入贡献低等问题。最后指出要从增强资源企业、制造业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入手,提升创新有效需求,实现科技创新内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