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中的成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常荣 《现代语文》2007,(2):113-114
成语因内容丰富,形式精炼,富于表现力,为人们所广泛运用,从而充实了汉语词汇的宝库.大多成语都是源远流长,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来自于《论语》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占有大量的比例,这些成语不仅表义内容广泛,而且形成方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2.
淝水之战和成语张凤珍汉语成语以其形式简炼、含义精辟、寓意深长的特点为人们所珍爱。而许多成语就是从历史中概括出来的。仅与淝水之战有关的就有“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功败垂成”四个成语。投鞭断流东晋时期,前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  相似文献   

3.
汉语成语语义演变是社会及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由于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同时,由于字词义的发展变化,人们所具有的形象思维的方式、求异创新的心理,以及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都导致了汉语成语语义的演变。当然,人们在语用中客观实际的需要是成语语义演变最根本的原因。深入探究汉语成语语义演变的方式及原因,对于正确认识成语语义的用变及其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成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汉语成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和汉民族思维和认知模式的表现。本文拟从成语的特点,汉语成语的特点和与英语等外语中成语的比较等方面,探讨汉语成语的民族性以及汉语成语作为跨文化交流中研究对象的重要价值,并针对跨文化交际中成语理解错误所带来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5.
学习俄语成语是学习俄语及研究俄语语言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俄语成语和汉语成语一样,有其固定的形式和用法,表示一定的意义。想要正确使用成语,就必须正确理解成语。俄语里有许多不同的表示数量含义的成语。正确使用这些成语取决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本身具有的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浅谈汉语成语的翻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汉语成语的翻译问题范继娟成语是语言的一部分,它在任何语言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汉语中的成语丰富多采,源远流长,在汉语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其言简意赅,生动形象,鲜明锐利,表达的内容也很深刻。翻译汉语成语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难的事,汉语成语与汉民族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人们以四言形式为准则 ,采用径引原文、概括故事、删节或增添词语的方式 ,将成语凝固在四字格中。笔者通过对《汉语成语小词典》所收录的成语的考察 ,说明非四字格的成语实在是微乎其微 ,因而可以得出汉语成语基本上都是四字格的结论。由于汉语成语存在着四字格化的强烈趋向 ,在鉴别熟语中成语与非成语时 ,语素组合的长短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汉语里通常所说的“成语”,在英语中叫做“idiom”。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在汉语中,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idiom”一词的解释为:a phrase which means something diffent from the meanings of the sopaxat ewords.  相似文献   

9.
体态语在人类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所谓体态成语就是指描述作态语的成语。之所以有体态成语,是因为人们用有声语言对体态语进行描述而后这种描述语言逐渐凝固为“四字格”的结果。根据对《汉语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统计,汉语体态成语有600条之多。体态成语的分析研究,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体态语的历时变化;(2)可以为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提供有益的研究资料;(3)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和使用体态成语;(4)可以为不同语言之间的体态成语的比较研究建立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对外汉语教材《桥梁》的考察发现,教材中成语所占比例较大,上下册共有168个成语。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溯源法、分梯度教学法、创设语境法等一系列教学方法,促进对外汉语成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汉语“四字格”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形成的,一般都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汉语中“四字格”所占的比例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四字格”成语在英汉翻译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英语成语和谚语的翻译在语言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一般认为把英语成语和谚语译成汉语的成语和谚语最理想。但实际上两种语言之间绝对相等的东西不多,成语和谚语更是如此,因此,对英语成语和谚语的翻译绝非易事。本主要从对比汉语成语和谚语的角度来谈对英语成语和谚语的理解和翻译。对于成语和谚语的翻译,除非意义相同,最好以解释本义为主,以免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13.
汉语成语的英译一直是一个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汉民族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了汉语中存在大量四字成语的原因,即偶对思维,尚古思维和具象思维,井提出了对成语中的虚义部分和成语中的形象部分在汉英翻译中应采取的策略,以便最大限度地把成语中的文化色彩传达到英语中去。  相似文献   

14.
续光武 《考试》2003,(1):26-27
汉语有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形式的固定词组,作为经过千锤百炼而提取出来的语言精华——成语,就是其中之一。成语具有一般词语所不能比拟的表达能力。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从而也成为高考语文的必考点。下面介绍在复习成语时如何要抓住特点,掌握方法。一、弄清成语的多义性成语的多义性指的是成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1993年的“不刊之论”和1997年的“不孚众望”等很难单从字面上看出其意义。这类成语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往往容易误写误用。弄清本义,不致误写。前几年侧重成语字形的考  相似文献   

15.
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表现程度不同。语音方面最为鲜明。语义方面弱之。汉语成语的非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语义方面。汉英成语不仅有字面意义组合重合的情况,亦有比喻义重合的情况,而且意义不重合的成语语义文化特征也未必强烈。另外,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汉语为汉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为汉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人们把汉语进行了压缩凝练,从而产生了固定的词组,即汉语成语。汉语成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某种程度上说反映了我国文化的进步。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不断交流,汉语成语翻译成为了当前文化发展的难题。主要通过分析文化的发展历史,从而阐述文化定型对汉语成语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汉语言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是语言文化的精华,被视为民族语言的瑰宝,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汉语语言和文化的“活化石”。很多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古代语言文化知识。通过成语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成语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写作能力,增长知识储备,接受美的熏陶。作为对各科教学有重要影响的高考,历来都把成语作为语文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8.
翟维琦 《现代语文》2013,(7):159-161
一成语是汉语语汇宝库中璀璨的明珠。由于成语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语言表达效果,近年来的高考语文科,在正确使用成语上占有一定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成语复习中也感到无所适从。或死记硬背,或弃之不顾。在人们的书面语言中,成语也是运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汇之一。但是,随之而来的成语误用现象也渐趋严重,往往以讹传讹,流传甚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为此,山西师大文学院  相似文献   

19.
樊笛 《文教资料》2012,(9):47-48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特殊一族,广泛运用于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语中,一直是留学生的兴趣所在,也是教学难点之一,汉语水平测试中更是把能准确地运用成语列为达到汉语最高水平的标准之一。本文简述了对外汉语教育中学习成语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并提出一些成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汉语成语有其特殊性,从意义和功能上看,相当于词,从形式上看又相当于词组。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安徽历史要籍的《庄子》,因其语言表达的特殊性和在后世影响的广泛性,成为汉语成语的重要来源之一。源自《庄子》的成语有截取、提炼、改造等多种形成方式,对其进行全面考察、细致梳理和认真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宝贵的成语资源,为《庄子》等古代文献的阅读理解和今天的语言组织表达提供必要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