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张一平《〈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辨讹》一文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逐一答辩,认为:"张文"认定杜甫写作《石壕吏》一诗时,府兵制"早已灰飞烟灭"纯属杜撰;"张文"强行把"老翁"二字拆分为"老"和"翁",并取这两个字若干个字义中的一个字义,来证明老翁必有六十岁以上是一种"不严谨、不科学"的治学态度;以历史史实说话,证明《石壕吏》中的石壕吏的确是一位法律的执行者,而老翁也的确是一个逃兵。  相似文献   

2.
贵刊在2000年第6期登载了湖北黄春芳老师的《<石壕吏>中的杜甫究竟在何处》一。黄老师认为,杜甫当时不可能投宿在老妇家,而是投宿在老妇的邻近人家。  相似文献   

3.
《石壕吏》是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寓褒贬于叙事之。但杜甫《石壕吏》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让《石壕吏》走出教材,多一些激发正能量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4.
《石壕吏》教学实录宁鸿彬班级:初中一年级执教者:宁鸿彬授课时数: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师: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石壕吏)师:请同学们看注解①,这首诗选自《杜工部集》,作者杜甫。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在战争时途经石壕村,遇夜里差役抓...  相似文献   

5.
杜甫的《石壕吏》是“以诗写史”的典范之作。从“角色设计”“空白经营”和“视角转换”三个角度对《石壕吏》进行解读,呈现杜甫站在“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两难处境,揭示“诗史”复杂且深刻的人文内涵,能够促进学生对诗歌文本及诗人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6.
<正> (一)诗人艾青曾三次谈到杜甫的《石壕吏》。对这首文学史上的名作,虽然肯定了它的思想性,说“由于它表现的是压迫者的苦难和作者真实的感受,仍然是很感人的。”但他并不认为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有多么高明。他说:“杜甫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整个是叙述的,是押韵的散文,象前面提到过的《藏枪  相似文献   

7.
杜甫的名篇《石壕吏》里写到四个人物,两个比较简单,两个比较复杂,让我们逐一来看一看。  相似文献   

8.
杜甫的《石壕吏》在叙事过程中藏问于答层层进逼,将爱憎情感藏于其中,忧愤深广,显示其沉郁顿挫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杜甫在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上,占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他所写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  相似文献   

10.
杜甫《石壕吏》“如闻泣幽咽”一句,肖涤非先生在《阅读和欣赏》第四集中队为是“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所以那个媳妇就抱着孩子呜呜咽咽地哭起来了。……因为声音不大,所以说‘如闻’。”在《杜甫研究》(下集)中,他还认为“也许因为有客人(杜甫)在家中,不便放声大哭”。程云青先生的《杜甫诗选讲》,也认为这句诗是“事后诗人听到的被害者家人的哀诉”。一些《语文》课本及教学参考书,也认为是“老妇被抓走后,她的儿媳悲痛的哭泣声”(如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语文》参考书第五册)。  相似文献   

11.
周远喜 《湖南教育》2007,(10):39-39
杜甫的《石壕吏》,全诗篇幅不长,共24句120字,这首叙事诗刻画了一个凶暴蛮横、不可一世的封建差吏形象,课文除了“有吏夜捉人”和“吏呼一何怒”两句正面刻画差吏的凶残,其他无一处是直接写差吏,细细品味,却无一处不是在刻画差吏的。这归功于《石壕吏》侧面描写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学科培训中,一位教师执教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八行56字,但在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解读了“杜甫”与“史诗”“安史之乱”“诗的意思和意境”“历代文人的评价”,还拓展了杜甫的《彭衙行》《石壕吏》《春望》,引导学生感受杜甫的穷困潦倒的感慨和百姓的苦难。整节课的教学容量“饱满”至极。不少听课教师记了满满的两大页。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学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圆满。这当然无可厚非。不然,老师下不来台,收不了场,岂不难堪。但学生懂了就算完了吗?未必。教学《石壕吏》,在学生读懂会背全诗并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后,老师问学生:“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后来一致认为:“伟大诗人杜甫在《石壕吏》中是通过人物刻画和情景描写来表态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同情谁、…  相似文献   

14.
《三吏》是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名篇,是以安史之乱为题材的组诗。在解释上历来存在着争议。《石壕吏》诗第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就是“老妇出门看”,有的本子作“出看门”。清代学者仇兆鳌、查慎行、浦起龙以至现代郭沫若等人,都从“老妇出看门”。他们的理由都一  相似文献   

15.
杜甫的《石壕吏》在叙事过程中藏问于答层层进逼.将爱憎情感藏于其中.优愤深广,显示其沉郁顿挫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杜甫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们都热爱祖国,关心政事,考察社会,体恤民生。出于对生命的热爱,所以能以己之苦,度人之苦;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捕蛇者说》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石壕吏》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从不同角度深刻地揭露了唐朝社会的黑暗。《捕蛇者说》通过永州人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之害的血泪控诉,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征粮征物、官府严限追逼、差役下乡催索的罪行,表现了作者对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穷苦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石壕吏》通过对“有吏夜…  相似文献   

17.
杜甫的《石壕吏》和白居易的《卖炭翁》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唐时期唐王朝政治腐败的名诗。《石壕吏》是反映唐肃宗乾元年间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现了作者对悍吏捉人的不满和对受害者的深切同情。《卖炭翁》则是揭露了唐皇室“宫市”扰民害民的罪恶,表明诗人同情人民的疾苦,不满“宫市”这一弊政。两诗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课文本诗选自《杜工部集》。《石壕吏》是杜甫的杰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中的一篇。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因事从洛阳回华州(现在的陕西省华阴县)。那时,正是“安史之乱”(由唐朝统治者的腐败而引起的武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这次叛乱从公元755年爆发,一直延续到公元763年)的第五年。社会动乱不安,人民痛苦不堪。杜甫经过石壕村(即现在河南省陕县东南)的时候,亲眼看到官吏借征兵的名义骚乱人民,男女老幼邪被抓去服役的情况,就写了此诗。这首诗反映了唐代人民在腐朽残暴的封建统治下所遭受的家破人亡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的怨愤及对人民的同情.  相似文献   

19.
25年前学习《石壕吏》时 ,闪现过一个念头 ,石壕酷吏连老妪都不放过 ,为何不抓杜甫 ?但没有问的勇气 ,便搁浅下来。又有同仁问及此事 ,于是把主观见解表述成文。乾元二年 ( 759年 )三月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 ,在石壕村碰到酷吏抓丁充军一幕 ,才产生了史诗《石壕吏》。怎样区分身份 ?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在官有衙有品 ,以印为凭 ,倘若离衙则凭离身 ,又用什么来区别身份呢 ?唐朝是以服饰的颜色来区别。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 :“用紫、青、绿为命服 ,仿于隋炀帝而其制遂定于唐。”即用服饰的颜色决定官职品位的高低 ,可见官职服饰的严格 ,并…  相似文献   

20.
杜甫的两首诗《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现行部编教材也分别编入了初中第四册和高中第三册。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两首杜诗时,几乎都把郭沫若同志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作为参考。但是在查阅和研读的过程中,大家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这本书对两首杜诗的评论有许多偏颇之处。我也想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