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材料化学实验课是材料化学专业开设的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为了评估学生的专业素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把材料化学实验期末考试设置为实验操作考试,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分工合作制备目标产物,同时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现场点评打分.这种参与式现场点评考核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他们良好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其他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新课标对初中生科研素养的要求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而不断提高,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并开拓学生思维。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部分,因为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化学课堂的实验教学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教师要提高认识,积极创造条件,在课堂上做好演示并指导学生实验,增加、补充及改进实验,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着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化学教材中有许多课外小实验,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很重要的课外补充。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把课内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自建家庭实验角等。其实课外实验题材极其丰富,学生在家庭中完全可以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操作简单易做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素养,一直是广大教师所重点关注的话题。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化学学科的整体教学状况。增加实验课程,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等措施无疑对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陈北美 《湖北教育》2003,(19):57-57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进行一些课后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1.老师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实验习题,要求学生按照实验目的要求,根据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同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提出具体要求。这是对学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呢?此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成功的教师演示,培养学生动手的信心;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耐心;通过趣味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兴趣;通过课外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技能;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优化意识。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技能属于动手技能,动手技能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和实验练习才能形成,这是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所不能代替的.而现实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极为重要.通过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在此总结本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验素质的粗浅体会和作法.  相似文献   

9.
王惠 《成人教育》2004,(3):75-75
<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它直观地、真实地、鲜明地展示物质的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这些物质特性可以在学生的大脑中深深地打上烙印。因此,一系列好的化学反应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化学反应规律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由于成人中专学生化学实验能力普遍偏低,为解决这一矛盾,提高学生实验技能,本人认为在实验中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首先要求学生按照操作规定实验 按照操作规定实验,是安全实验的关键。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不能因为害怕危险就不敢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6,(20):198-199
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诸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虽然课本中很多对实验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及操作流程,但许多实验并不能完全按照课本中所提示的那样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对一些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但是,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