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桂林文化城的报刊与报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报刊与报人研究”形成的一个历史语境在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抗战期间迅速发展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进步文化中心,成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哨阵地,这里文人会萃,救亡文化活动蓬勃展开,盛况空前,被誉为“文化城”而蜚声全国。桂林文化城这一段历史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国内尤其是广西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对桂林抗战文化进行研究,但比较大规模地开展研究工作是在1978年以后。先后有《抗战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桂林文化城大全》《、桂林文化城…  相似文献   

2.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等进步书店和文化团体随着撤往重庆和桂林等地。不久,国民党亲日派首领汪精卫在日本法西斯诱降下公开投敌。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中全会,蒋介石顽固集团制定了一整套“溶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不断掀起反共逆流。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和“皖南事变”,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局面受到了严重威胁。在文化出版方面,顽固当局不断查禁抗日书刊,封闭进步书店、逮捕  相似文献   

3.
李曙豪 《传媒》2002,(8):35-36
“桂林文化城”是现代文化史上一个专有名词。指1938至1944年这段时间内,各界文化名人纷纷聚集桂林,在文化上一时出现繁荣局面。1938年,广州和武汉相继沦陷,一大批文化名人相继逃难到桂林,使桂林一时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桂林是当时广西的省会,是桂系军阀的政治中心。由于历史的原因,桂系军阀与蒋介石集团之间存在不少矛盾,在全国抗战、我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定形势下,桂系为发展自己的力量,在政治上对我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桂林新闻事业得以发展,从生态学角度而言,抗战时期桂林和广西的政治生态有利于桂林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和推动是战时桂林新闻传媒得以较快发展的根本原因,桂林文化城的形成集聚桂林新闻事业发展的人才、丰富抗日救亡传播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一批批文化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文化运动,使得桂林一度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享有"桂林文化城"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陈子涛,原名陈家禧,广西玉林人,1920年生。1938年夏毕业于玉林初级中学,次年冬,在桂林考取《广西日报》的外勤记者。当时他负责采访桂林本市新闻,虽然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裴鑫 《青年记者》2005,(7):14-16
新闻统制和新闻检查制度,是“四一二”以后国民党一党专政在新闻出版领域的极端表现形态。其目的在于强化国民党自身的“新闻最高领导权”,要求一切思想、言论都必须服从国民党一党的意志。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以战时状态为由实行以原稿审查为标志的新闻管制政策,钳制进步言论,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闻事业进行限制和封锁。国统区和根据地的新闻工作在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下,与国民党当局和新闻审查机关在新闻战线上展开了斗争。这场抗战时期新闻化领域“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在今天看来依旧是波澜壮阔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闻和出版两个领域的最高成就奖都以韬奋命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邹韬奋(1895-1941)在我国革命文化史和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作为一个同样深受韬奋影响,有幸活到今天的老文化工作者,每念往事,韬奋的为人处事和种种教诲便会活生生地浮现在眼前。邹韬奋来广西,只有很短暂的两次,可是他对广西的影响却很大。他第一次来广西是1937年12月,这年的11月12日上海沦陷,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已经转移到武汉,韬奋原计划经香港、广州转武汉,同行的有何香凝、郭沫若等人。在上海开往香港的轮船上,闲谈中郭沫若讲到广西和桂林的情况,引起韬奋等对广西和桂林的极大兴趣。韬奋到香港后,决定绕道桂林,然后再去武汉。他于12月2日从香港出发,同行的  相似文献   

8.
坚强的战斗堡垒——桂林分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城桂林,有一条并不太长却开设着众多书店、出版社的文化街,这就是桂西路。桂西路中段有一家门面不大的店面,一扇折叠门前挂着一块黑底白字的油漆招牌,上书“新华日报桂林营业处”几个大字。这就是在广西颇有影响的新华日报桂林分馆所在地。进门左侧贴有“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两条大标语,右侧设置一个固定的贴报栏,许多读者常凑过来如饥似渴地阅读《新华日报》,了解国内外大事和中共的抗日政策及其对时局的主张。傍晚时分,店堂里更是被读者挤得满满的,争相阅读和选购重庆新华日报总馆图书部印行的书刊和其他进步书籍。  相似文献   

9.
1948年10月12日,在当时的文化出版中心上海,发生了“利群事件”。这是继1947年7月和9月,国民党当局先后策划“《文萃》事件”、“富通事件”后的又一次迫害进步出版业的严重事件。“利群事件”事态之严重,受牵连被捕人员之多,牺牲之大,震撼了沪、宁、粤、港等地的文化、教育、出版各界。  相似文献   

10.
邹韬奋是新闻战线的一面旗帜.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香港,东江抗日游击纵队掩护韬奋同志由香港进入广东.他打算到重庆或桂林继续进行抗战宣传,不料国民党当局秘密发布通缉令,要求特务机关发现他时“就地惩办”.  相似文献   

11.
广西桂林图书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重点文化工程,资源建设在整个工程实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广西桂林图书馆在“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中的工作实践进行了总结与阐述,提出有效的资源建设原则应是“立足本土,突出特色,实际实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市报人》2008,(9):39-41
灾难往往是人性的试金石,对新闻工作者来说,灾难同时也是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试金石。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广西桂林日报社的新闻工作者打响了一场与灾难抗争的战斗——第一时间出版《号外》,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第一时间发回报道……他们真实地记录下历史,也书写了桂林新闻史上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欧阳予倩诞辰100周年。这位享有“北梅(兰芳)南欧”之誉的海内外知名的艺术大师,不但是我国话剧的奠基人、成绩卓著的戏剧改革家和教育家,而且也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新闻工作经历。这就是1944年秋至1945年9月间,他在广西昭平县创办过《广西日报》昭平版.1944年秋,广西重要城市桂林,柳州、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著名报人、新闻教育家俞颂华到广西办报之前,曾两次来过桂林。第一次是1936年1月,他当时是《申报周刊》主编,偕编辑石西民、娄立斋参加中国社会教育年会组织的广西考察团赴桂林采访。第二次是1937年底,南京沦陷,他托人将家属送到桂林,自己于次年春抵达桂林,安顿家属后,应聘赴湘西芷江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任教。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20日至27日,南通广播电视考察团赴广西桂林和福建厦门等地学习取经。桂林局被中央电视台称为地方台抓纪录片的“发烧友”,连续四年,纪录片在全国获大奖。厦门地域位置特殊,毗邻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广播电视宣传任务比内地要求更高,全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视角报道经济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洪 《记者摇篮》2005,(7):14-14,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已经与“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汇在一起。经济中蕴含着文化,文化中蕴含着经济.这是我们记者在采写经济报道时所必须正视的一个新课题。也就是说,记者在搞经济报道的时候,既要从纯经济的视角人手.还可以从文化的视角人手,进而在“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现象的交叉点上发现新闻,挖掘新闻,报道新闻。从文化的视角去认识经济规律,去报道经济现象,实现“经济现象”和“文化视角”在新闻上的联姻,就会使经济报道的贴近性进一步增强.影响力与感染力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贯彻江泽民和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广西学会和厅总编室于1989年12月20至21日联合召开了“广播电视宣传座谈会”。在南宁的学会领导、厅属三台领导等共40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副厅长、副会长莫珍英同志主持。他说: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是党领导新闻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年11月,范长江同志从长沙撤退到广西桂林以后,立即开展新闻等方面的活动。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建立了国际新闻社总社,并以桂林为中心,向一百五十家报刊发稿;建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桂林分会,进行了各项有关工作;他到杨东莼主办的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媒,客观上是当今社会公众最易接受的一种通俗文化传播。鉴于此,新闻理应率先传播规范语言。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和人们思想的活跃,我们的新闻传媒也不时随意“制造”一些新词汇。比如近期,最先是以一些报纸招聘航空服务大嫂的新闻为由头,很快在全国新闻传媒中“演绎”出“营嫂”、“工嫂”、“农嫂”、“地嫂”等新闻,而且大有一触即发,不可收拾的势头。且不说什么这些“嫂”的提法本身欠妥,单说这些新词汇就有些令人费解。从词意上看,  相似文献   

20.
动态简讯     
第十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在桂林举行10月25日至29日,第十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在广西桂林举行。来自全国各新闻媒体的总编辑、图片总监、图片编辑、摄影部主任、摄影记者和新闻院校的专家学者共130多人出席。年会的主要议题是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机制,提高摄影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