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比赛活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正确评价我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比赛活动中体能情况及活动特征,为国家队提供准确的训练比赛信息,使用S IM I系统首次对我国国家队优秀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进行定量测量。通过国内、外对比研究,发现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比赛跑动总距离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种跑速下的活动距离也不同,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正确评价我国女子国家足球队运动员比赛活动中体能情况及活动特征,为国家队提供准确的训练比赛信息.使用SIMI系统首次对我国国家队优秀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进行了精确的定量测量.通过奥运测试赛国内外运动员对比研究.发现我国女足运动员在高速跑等跑动距离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观察统计等方法对1996 年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决赛和全国奥林匹克青年足球锦标赛决赛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笔者着重对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时间负荷特征和体能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在持续比赛时间短,强度大的女子足球比赛中,磷酸元供能系统在供能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中快跑和冲刺距离和次数均偏低,因此在体能训练中应加强跑动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高强度跑动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评估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高强度活动体能的变化特征。运用SIMIScout比赛分析系统对21名国奥队员和25名国青队员在 一个赛季里的比赛体能表现,及YoYo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比赛中的高强度跑动距离可以作为评价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 比赛体能状态的敏感指标;(2)描述了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的活动距离,尤其是高强度跑动距离的变化趋势;(3)国奥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高 强度跑动距离明显多于国青队运动员,国奥队运动员的YoYo测试成绩明显好于国青队运动员;(4)优秀青年足球队的中后卫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高 强度跑动距离明显少于边后卫、前卫和前锋运动员;(5)构建了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高强度跑动距离的评价标准,可应用于运动员比赛 中体能状态的评价与诊断。  相似文献   

5.
2007年女子足球世界杯赛运动员跑动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全面掌握世界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状况,使用SIMI°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对2007年在中国举行的女子足球世界杯比赛中的11支球队运动员的部分比赛跑动能力进行了定量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从各国运动员全场比赛跑动能力比较分析,各国运动员不同强度跑动能力比较分析,各国不同位置运动员在不同强度跑动能力比较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测试、场地测试和比赛跑动能力测试是足球体能评价的3种评价模式。以中国女子足球部分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从专项耐力评价的角度对3种测试模式测试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比赛跑动总距离与YO-YO测试和最大摄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7和0.283,而YO—YO测试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系数为0.625。测试结果说明在耐力素质测试中,实验室测试、场地测试与比赛跑动能力测试结果的相关度较低,而实验室测试与场地测试结果的相关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国家男子足球队与比赛对手相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距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与比赛对手相同位置运动员相比,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在跑动总距离上均少于比赛对手。2)在各级跑速的跑动距离上,守门员中速跑的跑动能力显著优于比赛对手;边后卫高速跑的跑动能力显著优于比赛对手;中前卫慢跑以下的跑动能力明显多于比赛对手,而低速跑的跑动能力明显少于比赛对手。3)高强度的跑动能力,尤其是冲刺跑的跑动能力较差,是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与比赛对手体能水平的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队男子足球运动员比赛中体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是运动员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基础,对比赛期长时间高水平竞技能力的保持和伤病的预防也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中国国家队运动员比赛中的体能特征,并且与国外优秀足球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球比赛负荷量大,小负荷运动比例大.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动距离与国外运动员差距并不明显,但是,前锋和中场运动员的跑动距离相对较少;比赛负荷具有阶段性.在90 min的比赛中负荷强度出现2个峰谷,即在30~45 min和60~75 min两个时间段.在第2个峰谷,中国队运动员的跑动距离处于整场比赛较低水平,可能会影响这一时间段的技战术能力发挥和场上的攻守平衡局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虑比赛中断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探讨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比赛结束时段跑动能力是否下降。方法:基于STATS Pro R计算机视频跟踪系统采集的275名职业足球运动员3 438组比赛跑动数据,围绕足球比赛间歇性特征,同时考虑中断时间动态特征和比分差距大小对跑动表现的影响。运用数据级数推断分别界定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半场结束时段和比赛结束时段的跑动能力是否下降。研究发现:(1)相较比赛开始阶段,比赛结束时段的中断时间呈现清晰的增加,比分均衡比赛结束时段的中断时间增加更为明显;(2)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比赛结束时段总跑动距离呈现清晰的下降(ES=0.31~0.56),但该下降以中、低速跑动距离为主,所有位置运动员冲刺跑动距离均只出现微小无意义变化(ES=0.14~0.08);(3)上半场中、低速跑动距离下降程度大于下半场,高强度跑动距离的下降程度小于下半场;(4)比赛结束时段跑动表现变化的位置特征表现为,中后场运动员高强度跑动距离未发生有意义变化,前场运动员高速跑动距离则呈现清晰的减少(ES=0.25~0.37)。结果表明:考虑比赛中断因素影响后,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比赛结束时段高强度跑动距离总体未呈现下降趋势;中后场运动员高速跑动距离和冲刺跑动距离均只出现了微小无意义变化,而前场运动员的高速跑动距离则呈现清晰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女子足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因素的分析及比赛中体能表现的研究,探讨符合足球运动规律的女子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为女子足球体能训与练监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