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诗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力的训练。2、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3、培养学生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想。课时计划:一课时教学设想:这首诗中对  相似文献   

2.
《黄鹤楼送别》一文教学已经接近尾声,此时,教师如诗的语言在教室里深情流淌:"故人已乘白帆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腔离愁化成了这首诗——"学生齐声朗读古诗";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春水荡荡,满腹别绪凝成了这首诗——"学生再次齐读古诗";一路平安,朋友保重,来日再续,千言万语聚成了这首诗——"学生又齐刷刷地朗读古诗。听课教师纷纷低声赞叹":教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细致品味重点诗句,把握全诗所表达的中心。3.学习这首诗,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4.了解赏析新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这首诗,准确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准确理解关键诗句。【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了解艾青新诗创作的特点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准确理解这首诗奠定基础。2.注重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品味重点诗句,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4.课堂…  相似文献   

4.
《水乡歌》是苏教版低年级的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了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又使人如闻劳动的愉快歌声,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学中,笔者以朗读教学为中心环节,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13个生字,并能理解“花苞、汲取、柔软、篷帐”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6.
临上市级评优课了,我上的课是蓝兮的《金色花》(苏教版八年级下的自读课本),各个环节已构思成熟,唯独课的结尾使我颇费周章,苦无良策。晚上,在钢琴曲《泪之歌》优美的旋律中,我动情地朗读着这篇散。配乐朗读的感觉很像在读一首诗,何不也把这篇散改写成一首小诗作为课的结尾?于是,我在《金色花》中寻章句,写下了这些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能力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及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读准节奏,读出情感。[教学难点]感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  相似文献   

8.
学习目标:尝试用诗歌的语言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所积累的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学习重点:尝试用诗歌的语言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学习难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学习过程:一、揭题引入出示:一块黑板大半生的战场一根教鞭点种桃李满园一杯清茶淡淡的苦,淡淡的甜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你们怎么猜出来的?(板书课题:献给老师的歌)(根据儿童喜猜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诗兴趣。在猜测中体会一种会读诗的成就感)二、看图说诗1.出示五幅…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这一单元的教学,应围绕跨学科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研究问题、快速阅读等能力的培养等目标进行设计和实施。《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教学这篇课文时,要联系学生生物课或课外所获得的相关知识,还要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理解诗中所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科学诗的兴趣。在教学本课前,教师可提前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化石的资料。课堂上,让各小组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 :1.学习三首诗 ,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中的感情。2 .能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诗。3.能根据对诗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也可作画 ,或命题作文与自命题作文。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一、学习《暮江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二、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 )三、能够背诵、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 )四、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进行再创作 ,也可以根据诗意作画。(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1.板书 :“莫”。师 :你知道这个字有几种解释吗 ?小结学生发言 ,投影“莫”的意思 :  A.姓 :莫文蔚 ;B.表示…  相似文献   

11.
面测题(抽选一组完成)第一组1.自己准备一篇短文或诗词,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中的一个片段或一首诗、一首词。2.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篇短文或这首诗词。  相似文献   

12.
课堂回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师:今天的教学特殊一些,在未解读课文之前先来读一首哲理诗。也许这样做有喧宾夺主之嫌,但分析这首诗和解读这篇课文是相辅相成、互释互训的。这首诗名为《言词》,作者是史蒂凡·格奥尔格。请大家看大屏幕,并朗读诗歌。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板块(激情导入,指导学法)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这首诗——《明信片儿师生情》,猜猜是谁的大作?生:(从老师的神态上,学生猜出是王老师,异口同声地)王老师——师:对,这是我于2000年1月10日发表在《运城日报》上的一首诗作。同学们读一读,谁能说说这首诗的背景以及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学生情绪高涨。)生1:老师写这首诗肯定是元旦来临之际,收到学生的贺年卡有感而发。生2:从诗的最后一节能看出,这首诗表达了浓厚的师生情。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对老师这首诗的认识和以前学习诗歌的经验,讨论如何理解一首诗歌。生1:朗读是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本文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散文诗。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都是唐诗,节奏鲜明、韵律优美、内涵丰富。每首诗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而且充溢着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在琅琅的书声中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人浓浓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为此,教学可以这样来设计:一、熟读,初步感知1.查阅资料,读通诗句在每首诗的授课开始,都要让学生交流一下诗人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也可以是诗中疑难字、词、句的注解以及诗人其他的诗作。这些资料可以通过电脑课件、书面文稿、挂图等形式出现。在交流之中互相补充。针对学生说得不当、不…  相似文献   

16.
仇艳 《教育艺术》2010,(1):47-48
初读《水乡歌》这篇课文。就很喜欢,这是一首江南小诗.清新活泼,如诗如画。仿佛梦里的水乡就在眼前。《水乡歌》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课。本文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又使人如闻劳动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课文比较简单.但要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感悟课文的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相似文献   

17.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2.理解一些形象化语言所表达的抽象的意思。3.在朗读与背诵中体会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说:无论是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学习诗歌的重点首先要放在朗读与背诵上,至于诗歌的涵义也许刚开始并不一定能理解得那么深刻,但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多,理解会逐渐深入的。因此,在设计本文的自读导言时,要突出朗读与背诵。虽然教材没有要求背诵,但这首诗比较短(全诗仅158字),而且没有生字词,估计1…  相似文献   

18.
课堂回放《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教学实录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师:今天的教学特殊一些,在未解读课文之前先来读一首哲理诗.也许这样做有喧宾夺主之嫌,但分析这首诗和解读这篇课文是相辅相成、互释互训的.这首诗名为《言词》,作者是史蒂凡·格奥尔格.请大家看大屏幕,并朗读诗歌.  相似文献   

19.
[定位]“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此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韵律影响了自她诞生以来的一代又一代读者。鉴赏这首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切入]1 .屏幕显示: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再别康桥》诗题。伴随画外音:这座桥,风景秀丽,遐尔闻名;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近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2 .简介作者及康桥徐志摩是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相似文献   

20.
学习目标1.尝试用诗歌的言语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2.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所积累的诗歌。3.从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学习过程一、揭题引入出示:一块黑板大半生的战场一根教鞭点种桃李满园一杯清茶淡淡的苦,淡淡的甜猜猜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你们怎么猜出来的?(板书课题:献给老师的歌)(根据儿童喜欢猜测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诗兴趣。在猜测中体验读诗的成就感。)二、看图说诗1.出示五幅图画:①老师在课堂上课;②老师在办公室里办公;③老师给后进生补课;④老师走进了小朋友的家;⑤老师和学生一块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