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曾说:“教学的本旨在于养成能力,形成习惯,且使学生终身受用之。“”教师之为教不在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阅读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那么教师在有限的时空里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授学生以“渔”而不是“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自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去学,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扎实的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可见学生的情绪对课堂效果的影响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思…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周春霞 《考试周刊》2011,(48):93-94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文章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每接一个新班,我都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下面就结合教学来谈一谈如何教学生学会认真听课。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就是建立知识体系,揭示思维过程,达到知识与思维同步发展的目标,最终达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埃得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授人以渔”,即教给学生打鱼的方法。在学习上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会听、学会看、学会说、学会用。怎样才能教会学生会学,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减少依赖性。就语文课而言,所谓预习,就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并掌握了最基本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此时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年龄小,  相似文献   

9.
变教为探,拓宽学生地理自主学习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为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成为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习惯的引导者、促进者。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的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思维从发现问题开始,教课以捕捉疑难为先”。教师要善于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根据学生认知的  相似文献   

10.
路温睿 《考试周刊》2014,(20):99-100
教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外,更重要的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培养查字典、听英语、课外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周为 《政治课教学》2003,(11):40-42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与学的关系是“导”与“学”的关系,教学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导”,重点在于指导,一是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智慧技能,变知识为能力;二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学会”为“会学”。在变知识为能力与变“学会”为“会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这就是说,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才能有兴趣去关心…  相似文献   

12.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强调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他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认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然而,“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应发挥什么作用”,“探究还需不需要教师的引导”,这也是教师们常问的问题。探究肯定需要教师的引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是需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龙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这告诉我们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会阅读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书本。因此,数学教学首先应指导学生形成爱阅读的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天作业之前翻开课本,看一看当天所教的内容在教材之中是怎样说的,再回顾一下老师是如何讲的,然后再进行练习;在学习新内容前要看教材预习一下将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5.
段岩龙 《新疆教育》2012,(17):112-112
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堂前置,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知道、了解、学习,这就是预习。可有些学生只将新内容看一遍,知道下次要学什么,就当作完成预习了。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在教学中,我将课堂知  相似文献   

17.
陈玉山 《考试周刊》2012,(85):82-8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比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更重要,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终身受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围绕这一总目标,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9.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评价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催化剂”。有效的评价.不仅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教育部修订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这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