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西安市学习障碍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情况。方法:选取西安市两所有代表性的普通小学1-6年级学生,筛选出259名学习障碍学生,对其进行感觉统合评定。结果:学习障碍小学生中,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为31.27%和24.71%;不同年龄组在总体上和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重度感觉统合失调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女生;基本不存在校际差异。结论:多数学习障碍小学生都存在轻重不一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对于他们,最好方法的治疗是给予感觉统合训练,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感觉统合能力对于达成各种有目的的协调行动方面非常重要。儿童的一些疾病、与环境的互动不佳都可能导致感觉统合失调。对感觉统合失调的鉴别必须通过专门的观察和测量进行。特定的训练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另外,本文还就感觉统合理论许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正方法,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我国小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患病率较高,有必要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发展其感觉能力,提高儿童智力水平,发展其潜能。在小学体育课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要利用已有的体育器材,重视体操等体育项目;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把体育教学目标和感觉统合训练目标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感觉统合是人体器官各部分的感觉信息,经大脑功能的活动,有效进行组合,以供人们学习与运动的完成。当这一系统不能正常运转时,就被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如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安静下来、在上课不专心等等。据统计,大多数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因此,父母要注意给孩子及早治疗。不过,治疗的方法也很简单,父母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亲子游戏让孩子能自我组合好。  相似文献   

5.
感觉统合失调率高达41.7%,其中: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6.8%、中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11.0%,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9%.研究发现,男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女童;年龄越小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越高;独生子女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率高于非独生子女;乡村儿童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率高于城市儿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较高的现象应引起重视,采取普及感觉统合知识、加强感觉统合学习、加大感觉统合训练投入等相应措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查可 《福建教育》2022,(3):49-51
<正>“感觉统合”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艾尔斯博士于1972年提出的,是指人的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情况,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有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儿童感统失调的比例呈逐年攀升态势。儿童出现了感统失调,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训练,感觉统合的最佳矫正期在6岁前,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不仅影响儿童当前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7.
儿童孤独症的感觉统合训练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接受统合训练的20例孤独症儿童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训练后孤独症儿童的前庭功能失调、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均有改善。在医学界尚无突破性治疗进展的情况下,对这类孤独症儿童早期进行有计划的感觉统合训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专家谈“感觉统合”──访儿童心理学专家董奇,邹泓本刊记者李艳,卢书全孩子有学习困雉或心理、行为问题并不等于都是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训练不能包医百病。对感觉统合治厅方法的适用范围.治疗效果的宣传应当科学、客观.全面。自从1992年北京第一家感觉统合研...  相似文献   

9.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治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简称SID)是指因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为10%-30%,且近年来,大城市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不断攀升。本通过对同济医学院幼儿园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幼儿园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而指导儿童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张洋 《文教资料》2013,(18):125-126
感觉统合训练是纠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办法,受到研究者、教师及家长的认可,并将其融入幼儿课程作为教育方式。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证明,感觉统合训练同样有助于改善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促进自闭症儿童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将感觉统合训练融入自闭症儿童游戏效果更佳,并提出感觉统合游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感觉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任何幼儿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产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效果。儿童感觉统合一旦失调,就会表现出容易分心;活动水平过高或过低;冲动不易使自己平静、自我概念差;动作笨拙、粗心;注意力转移困难;言语与语言发展缓慢等,从而影响儿童的发展。教师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进行训练时,应注意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和有效的指导方法,提高和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进而达到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高级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南加洲大学临床心理学家Ayres博士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感觉统合和感觉统合失调理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大脑功能不能很好的将各器官的感觉信息组织整合起来,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接受的刺激所形成的语言、动作、认知和社会适应度。国内研究还提示:感觉统合失调可导致学习不良,产生行为偏离,行为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一名在视动协调能力方面有感觉统合失调症状的儿童作为被试,在普通感觉统合训练中,结合音乐游戏的干预,增进其视动协调能力。干预前后的数据显示被试在较训练之后各项感觉统合能力均有提高,各项精细动作完成时间都有了明显的缩短。从结果上来看,幼儿的感统失调是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来改善的。  相似文献   

14.
佟海兰 《文教资料》2014,(28):167-168
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智力落后的程度越严重,感觉统合失调也越严重,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活动及日常生活质量和个体间的人际交往。所以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与训练中,感觉统合训练就成为常用的干预技术之一。得到广泛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脑瘫儿童最突出的问题在于语言障碍和运动障碍两个方面,这与其脑部相关区域损伤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受到自身大脑功能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其接受感觉统合刺激的机会相应就会减少,进而造成脑瘫患儿或多或少的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以脑瘫患儿感觉统合训练的个案入手,试图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姚妍 《早期教育》2012,(4):23-25
本研究以个案研究的形式,从生物学、早期成长和家庭环境三方面分析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成因,阐述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他人"——幼儿园与家庭的作用。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前庭功能训练、触觉刺激训练及本体感训练对幼儿进行矫正治疗;另一方面,家庭可以通过家园教育协作,为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记录了一名感觉统合中度失调的幼儿参加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概述幼儿一学年的转变。研究发现:系统、科学的感统训练可以从前庭功能、触觉防御、本体感等方面显著改变感统失调的幼儿,有效促进其在认知、运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刊“婴幼儿感觉运动训练系列”中的乐乐是幸运的,因为妈妈从他出生起就关注他感觉统合功能发育,与乐乐一起成长的宝宝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妈妈可以学习乐乐妈妈的养育方法。许多妈妈后悔不迭,当年可没有这么多考虑,孩子会不会感觉统合失调?在结束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一起来多了解一些吧。  相似文献   

19.
感觉统合训练原是一种医学矫治手段,主要用于矫治学习困难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近年来,有研究者将其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一时在一些幼儿园悄然兴起了一股“感觉统合训练热”。对此,幼教界有所争议。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编发了这篇文章,以期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体育教学感觉统合训练亟待创新,教师要适时启动教学调查,对教法学法展开优化处理,为感觉统合训练创设适宜环境,以满足学生训练矫正的需要。小学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大多比较脆弱,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严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感觉统合训练势在必行,教学需要有意识引入感觉统合训练模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