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简单地说,自主合作学习,在指导思想上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成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具体操作上就是有指导地使用小组教学,让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优化。我在初二语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实践。我根据语文程度的不同把全班45名学生分为A、B、C三类,再根据学生的意愿采用自愿结合的方式组合为15个由A、B、C三类学生组成的三人学习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学习和完成作业。为了激励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自主合作学习中去,我精心设计教学,开展兴趣活动,拓宽学习领域,积极为学生展…  相似文献   

2.
现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已全面走进我们的课堂,为避免走入合作学习的形式化、自由化等误区,让合作探究的旋律和谐地飞扬在师生、文本之间,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合理的优化组合1、打破陈规编排座位。旧的惯例下,往往按学生成绩的好坏编排座位,学习成绩差的坐一块,成绩好的坐一起,而且第一排与最后两排及角落位置成了后进生的专席。结果,导致差的更差,学生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这样,既影响教学的展开,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必须打破陈规,让学生以前后相邻的四人为一合作学习小组,包括A层“问题学生”、B层敏捷型、C层踏实…  相似文献   

3.
如今许多课看似热闹,但仔细观察却发现有些至始至终只是一部分学生在唱主角,其余学生充其量只是陪听、陪学、陪练者。课堂作为学习的主阵地应该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而不是一部分同学的表演场。曾经有过这样一次实践体会:在教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时,进行了课堂录像,整堂课按四人分组,每组1号同学(优秀生)为组长,2号为材料员,3号为实验员,4号为记录员进行小组观察和讨论。课后根据录像我统计了师生的语言交流流向表:(下表是实验室四人小组座位下的整堂课每位学生的语言流向记录表,把全班学生分为优秀A,良好B,一般C,较差D,↑为学生…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英语分层教学一般是按照学生的英语成绩分成A、B、C三层进行针对教学。这种分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这种粗略的分层容易导致被划到C层的同学感到自卑,因而导致成绩提高不明显,甚至自暴自弃。针对这种情况在英语教育专业的基础阶段的教学过程按照学生的英语单项成绩分成听力口语和阅读写作的教学小组,也就是按技能分层的教学模式。这样分层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能找出英语真正的弱项所在,对症下药。通过实践证明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了初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即学校按学科将同一年级的学生分为A、B、C三层,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这是班级授课制下的一个创新,虽然班级人数不变,但是每个班的学生都处于本学科同一个学习层次.此模式不但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方法更加适合学生,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数学学科,学生分层依据为: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和成绩相对差的学生分为A层;将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且成绩中等的学生分为B层;将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且  相似文献   

6.
背诵在小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呢?如果只是干巴巴地强调什么时间要完成哪一段的背诵,学生自然不会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在小组中展开比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可采用连环背诵法,小组四人编为A、B、C、D四号,A检查B,B检查C,C检查D,D检查A。这样人人都是检查者,又都是被检查者。在检查同学的过程中,其实既是再温习课文的过程,也是同学间相互学习的过程。这样,极大地减轻老师的负担(老师只要抽查几名学生),又不会加重小组长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难点是如何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在不同层次学生组成的班级中,要真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办法。分层教学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成功;教师的教要适合学生的学;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根据上述的指导思想,我做了以下尝试。学生分层。首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生,约占班级人数的25%;B层为中等生,约占班级人数的50%;C层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约占班级人数的25%。这种层次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每学期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变动层次组,该升则升,该降则降,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分层包括明分、暗分、学生自定层次三种基本类型。目标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他们可以根据各自对应的目标进行学习与操练。以Unit7,BookⅡ为例:Instructional Objectives教学分层。分层教学的过程是:复习→确认A...  相似文献   

8.
抓好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我抓住化学成绩落在最后的十位学生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课外小组有计划地做了一些工作,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明显上升,教学质  相似文献   

9.
(初一年级组)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4分)1、某大楼共18层,地上15层,地下3层,某人从地下3层上到地上6层,一共上了()。A·3层;B·6层;C·8层;D·9层。2、四个小动物换座位,开始鼠、猴、兔和猫分别坐在1、2、3和4号位上,如图1所示。第一次前后排两动物换座位,第二次左右两动物换座位,第三次又前后排两动物换座位,……这样交替进行下去,那么第10次换座位后,小兔坐在第()号座位上。图1A·1;B·2;C·3;D·4·3、已知:x<00,|y|>|z|>|x|,则|x z| |y z|-|x-y|的值()。A·是正数;B·是负数;C·是零;D.不能确定符号。4、在568…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为这些教学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分层教学法.它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分层教学法可以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B层是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学困生.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呢?下面,我举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1.做好学生能力分层。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综合课堂教学观察后,将学生分为A、B、C三个水平层。C(基础层):针对有一定学习困难,学习习惯和基础较差,作业质量不高的学生。对于他们要以把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爱好为目的,适当补充一些内容。B(综合层):有一定学习能力,能够独立且流利地朗读课文、默写词句、较顺利完成作业的学生。对于他们则要在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各地接连出现报道,对部分中小学在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采取的"方法创新"提出质疑。北京的一些学校,或设置"荣誉座位",教室前两排8个位置留给大考成绩最好的或成绩进步最快的学生;或让学生按照成绩排名选座位,成绩最优的学生"有优先权";或采取"一帮一"排座法,把成绩优秀和较差的学生排在一起,"以先进带后进";或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将成绩优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由于他们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学识积累的迥异,其写作水平也千差万别。如何应对这些差异并使作文教学行之有效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认为作文教学需要分组进行层次化教学。一、确定层次目标我教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阅读面窄,作文基础薄弱。分班后,我布置一次自由作文,初步掌握学生写作水平信息。然后根据写作情况,我把学生分成A、B、C、D四组。A组为拔尖的优等生,表达能力强;B组为中等生,表达能力较强、乐意学习;C组是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技校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低,而且数学知识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针对技校生的特点来实施分层教学.实行分层教学,不仅可以解决因学生成绩差异较大、接受能力不同而产生的教学难的问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避免了成绩好的学生因吃不饱而弃学,成绩差的学生因吃不了而厌学的现象.一、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层次实行分层教学,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基础、接受能力等有充分的了解.开学后,先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再结合其入学时的数学成绩,以快、中、慢三个层次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学习小组.在公布分组前,先做…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情境——分层合作——达标”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同时,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成绩差别较大的实际.将学生分成A、B、C个层次(A层为基础较好的学生;C层为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并确定相应的.依次递进的教学目标,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而在同一节课的同一情境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进而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个人与小组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实施,如何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在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方面的几点做法。一、英语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生英语成绩和能力,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班里学习成  相似文献   

17.
分层教学是在总体教学目标的背景下,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将教学内容分层,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进而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一、学业水平分层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综合其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主要是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自觉性高的优等生。B层则是成绩一般,思路欠活跃的中等生。C层主要是基础差、习惯差、自觉性差的学困生。这个分类是动态的,并非固  相似文献   

18.
实验班的教学形式是多样化的。我们实行了课堂授课的复式化;班级授课与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的结合;自学与教学的互补,促使学生得到最优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在该学科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A、B、C三组,实行复式教学。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内容上给予不同安排,提出不同要求。上课时明确,那些内容A组必须掌握,B组作一般性掌握,C组不一定掌握;哪些内容C组一定要掌握等等。讲课时教师不一讲到  相似文献   

19.
分层协作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感等几方面分析学生的含体差异,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即A层代表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B层代表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C层代表学习成绩好、  相似文献   

20.
误区:从目前的小组合作来看,现在一般是采用4~6人一组,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差异原则”。因此,很多班级在分组的时候,将全班的学生按成绩分为A、B、C、D四等,然后按A、C、B和D各一位组成学习小组,表面上看这种分组坚持了“整体差异最小化”,但是经过试验后发现这种组合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发现: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同桌之间先讨论,然后进行组内讨论,A和C、B和D类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基本上是A、B给C、D讲自己的看法;而组内讨论的时候,基本上是A一个人在说,老师让小组派代表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是找C、D类学生回答,而C、D类学生由于听了A类学生的讲解,基本上能答对,这样就会给教师造成一种认为C、D类学生都能回答,A、B类学生掌握的会更好的假象,长此以往,A、B类由于缺少争论的对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而C、D类学生由于只是机械性的掌握,也没有获得较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