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与个体的身心素质,知识教育息息相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校创新教育的教学和校园文化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主要依赖于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学方法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校园的智能文化、物质文化、学术氛围、社团组织是创新教育的基础环境。  相似文献   

3.
创新环境优化的心理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环境既含“硬件”也有“软件”因素,硬件是客观环境.软件是人文环境。所谓创新环境,就是指创新过程中应具备的外部客观条件(硬件和软件)和创新者自己对该条件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的整合。说得形象点,就是“孵化器”.就是“引擎”。创新环境好与差,要视创新者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的高低来决定。创新环境不只是一个纯客观的条件因素.更重要的是心理意义上的认同感、满意度等因素的整合。就外部条件而言,创新环境是创新者在其创新过程中受到影响的一部分外在客观条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例如作为一名计算机专家,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创新的实质是思维创新,不断启迪人的智慧,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创新的关键,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至关重要。创新大致上可分为理论创新、技术(应用)创新和社会(管理)创新三大类。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创新性、专业性、学术性及其时代前沿性等特点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创新性高校教育环境有其特有的结构及其功能,包括智能培养环境和品德个性发展环境。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环境之中,无论是智能培养环境,还是品德个性发展环境,都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更是关乎世界的发展,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原因的分析,阐述了形成创新环境的三个重要因素,即:国家宏观创新环境的创造,学校宏观创新以及学生自身创新环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影响创新的因素是复杂而随机的、创新教育就不能固守某种模式,本文认为,真正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深刻领悟创新教育的意义,真谛,教育者必须领悟创新教育与教育本质,教育环境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完善学分制 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创新环境,学分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本文在对高校学分制实施情况和成效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管理创新和推进学分制的有效进行,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创新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它包括宽松的政府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坚实的基础教育环境、民主的学术环境。高等教育只有依托这些载体才能真正发挥其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个人创新与团队创新的创造力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创建团队创新基础与创新环境的关键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创建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