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理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价值哲学与人生、社会哲学学说。它是科学理论(历史主义)、哲学观点与价值学说(人本主义)的内在统一。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是:探讨人生、社会、道德现象的状态、规律;反思构建人生、社会、道德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探讨确立人和社会实践的行为法则;研究道德实践的机制和广泛运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是指它是科学学科还是具体的社会科学,在这个问题上尚有争论,我们认为,它仍然是哲学性质的,这是因为:第一,这是由其研究对象-道德观象的抽象性与广泛联系性所决定的。第二,道德作为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本身具有世界观意义。第三,在哲学史上,伦理问题一直是哲学思考与研究的中心问题。伦理学不仅是哲学,而且它还是一种价值哲学而非认识哲学,是人生与社会哲学,而非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2.
先秦中国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论思想,尤其是道家的知识双层论、墨家的知识分类学说、名家的知识相对说及共相说,这些思想学说影响至今。然而,先秦哲学家关注的是对人生的反思,追求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并不注重对认识本身或认识过程结果的反思。此外,他们的论述往往十分简短,从内容看上去似乎并不连贯。在语言上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富有神秘主义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先秦中国哲学缺乏严谨的逻辑和形而上学,从而未能形成完善统一的知识论理论体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3.
知识全球化引发出对作为知识根据与基础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激烈讨论。尽管各个民族形而上学的超越性相同,但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及其道德伦理目标不尽相同。如何在新一轮的知识论研究中更深入地触及这一哲学主题,不仅标志着东西方文化新一轮的思想碰撞,更是哲学以生存方式为新视角的中西哲学比较主题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一、人类的自我认识与哲学的核心问题人类认识自己已成为人类思想的最高目标.卡西尔曾对这一点评论说:“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①从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古希腊哲学中的向自然宇宙的探究并不是纯粹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而是人的自我认识的一部分.当人类的哲学意识萌发时,人类必定观看周遭,确定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在这里,认识自然的目的就是认识自己②.使希腊哲学真正转向人类学的是苏格拉底.在他那里,哲学唯一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他所知道的以及他全部探究指向的就是人的世界.他曾说:“一个人还不能认识他自己,就忙着研究一些和他不相干的东西,这在我看来是十分可笑的.”③苏格拉底相信,只有坚持不懈地认真审视自己,审视别人,审视人类的生活方式,才能获得对人的洞察.苏格拉底促使哲学第一次转向了人的美德、智慧和灵魂之善,从而开创了古典人文主义的先河.苏格拉底的问题和方法,经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留下了它的绝唱.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生转型和塑形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部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增强,他们迫切希望摆脱各方面的制约,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能力,他们会受到各种舆论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问题。鉴于这一时期的重要性,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努力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索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词源学的角度考查,一般的价值概念,都不同于反映生产关系的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也有别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它表示物(未必是商品)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特殊属性,因此,作为哲学术语的价值,在时空领域里,它表示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供求关系,或人赋予物有用性的社会存在.人类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不仅是为了生活,而且要生活得更加美好,生活得更加富有价值.教育是达到人生最高目标,实现人生最高价值的一个基础工程.所以教育问题受哲学价值论的支配,与价值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曹剑波 《中国德育》2014,(10):39-43
正今天,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哲学与人生的话题,我们将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认识自己,以及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为什么要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探讨人生呢?这是因为哲学思维是一种可以把握人生智慧的思维。哈佛大学流行一句名言:"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不在于他的知识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这句名言是哈佛大学第26任校长陆登庭说的,它明确地表明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问,是指导人  相似文献   

8.
知识与性别:女性主义经验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义经验论是一种把经验论的方法与女性主义的政治目标结合起来的知识论,是传统经验主义知识论和自然主义知识论的继承与发展.它接受坚持价值中立和客观性的实证主义的研究原则,批判了传统知识论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倾向,主张借助女性的参与,通过严格遵守理想的知识论范式,建立反映自然和社会真实面貌的、客观的、无偏见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经验论虽然是一种保守的知识论,并且面临着偏见悖论之类的困境,然而女性主义经验论却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基齐纳首先对民间知识论(folk epistemology,简称FE)是心理学还是哲学进行了划分,连同后来基尔根、塞拉斯、丘奇兰德与戈德曼等人的论述我们发现,其共同特征是对这一问题缺乏客观分析而只进行简单的归类,由此造成了民间知识论属于心理学又等同于哲学的混淆困境。通过对民间知识论的语义溯源、范式特征的分析,论文的结论是:知识(knowledge)与认识(cognition)不同,前者属于认识结果,后者是人类感知的活动与过程;所以,民间知识论和民间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简称FP)不同,前者是外在规范的、概念的、元认知理论层次的哲学研究,而后者是心理学意义上内在描述性的、实证的、认知层次的大众认识论研究,两者截然有别,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0.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二十余篇对话中,对"知识论"问题作过较为集中探讨的当推《泰阿泰德篇》,"知觉"问题是理解《泰阿泰德篇》的钥匙,对《泰阿泰德篇》中的"知觉"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柏拉图哲学的知识论,也可以加深我们对古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所面临的知识论困境的理解。《泰阿泰德篇》的主题是一个典型的苏格拉底式的问题:"什么是知识?"(146C)对话中的人物泰阿泰德对这个问题作出的第一个回答是:"知识就是知觉。"(151E)这就是对话中所要讨论的和第一个知识定义。柏拉图正确地指出,这个定义与普…  相似文献   

11.
实在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哲学的发展史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它的争论。无论是从知识论的意义上还是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就连许多知名的哲学家在论述实在论时也难避其片面之嫌。而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在这方面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实在论思想主要体现于其代表作《善的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哲学家们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它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理论成果.人世间的真、善、美,生与死,人生的幸福与痛苦,正义与邪恶等无不在哲学家思考的范围内.哲学能启发人的智慧,对哲学问题的思考能使人深邃,哲学对人生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哲学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产生了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3.
哲学基本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西方近代哲学因从知识论的立场出发来解决这一问题而陷入困境.冯契立足于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上,一方面以实践为基础,通过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象的实在感来论证物质第一性原理;另一方面,冯契又借用西方哲学中内在性与外在性概念以及中国哲学中"体用不二"的原理论述了人的认识是可以把握对象的,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为自己的智慧说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我认识的回归与教育之哲学本性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活动出发,阐明自我认识的回归作为教育的哲学本性。近现代以来,教育越来越多地偏离了应有的哲学本性,我们需要不断地甄定教育的使命,以人的自我认识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今天,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碎片化的存在,一点点补缀人的生命,导致生命意义的迷失,我们需要重申教育的哲学品性,以自我认识的生长超越碎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解决它就显得更为复杂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独特视角:人属于自然而具有受动性;人具有能动性而超越了自然;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体.这对于我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学什么、教什么、考什么、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是什么?这在全面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看似已没争论的必要了.然而,只要我们留心一下近年来《大学语文》(公共课、专科)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试题,就不由不让人老调重谈:这个在上一世纪经过长期争论、似乎已解决的问题,也只能眼睁睁地看它拖到我们已迈进的二十一世纪了.……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①中国哲学与以知识论———本体论为特征的西方哲学具有不同的思想方式和工作平台,它以境界论为特征。境界论不同于知识论,它以“天人合一”、主客交融为追求旨趣,追求意义世界的建构;境界蕴涵着情感因素,凝聚着功夫,是对知识的根本超越。知识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境界已被看作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与哲学精神的基本范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和中国哲学的人生之维。追寻境界哲学的思路,现代德育要摆脱现实困境,应从根本上呈现出多维度的变革趋向。一…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节有关哲学史的课,哲学总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回忆中学和大学时所接受的哲学教育,没有令人兴趣盎然的记忆,多的是晦涩、生厌的课堂感受。周国平认为:哲学课,传授知识是次要的,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有着活泼心智的爱智者。他能在课堂上产生一个磁场.把思想的乐趣传递给学生。我觉得周先生的这番话应该成为我们上好这节课的一个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要正确解决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问题,不是靠单一的认识因素所能解决的。因为人的积极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从“多层次”、“多测度”、“多水平”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本文仅就激励的角度来谈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问题。一、目标激励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它对人的行为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学校管理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必须实行目标管理。要使目标管理真正起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杠杆作用,领导者一是必须善于将整体目标与个人目标融为一体,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挂起钩  相似文献   

20.
萨特哲学在国际、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和争论,争论的实质在于如何看待它的性质。一般来讲,对萨特的激进的政治态度;世界观中具有反抗资产阶级社会精神的倾向,甚至在他后期哲学中个别思想有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地方,这些似乎为多数人所承认。但是,有些人认为他的后期哲学是马克思主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他的《辩证理性批判》一书是“对无产阶级的贡献”等等,这种评价和理解就值得商榷。现就萨特哲学的实质及其根源谈点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