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珍邮     
立健 《上海集邮》2002,(6):45-46
湖南王新生问 常在各种邮刊邮报上看到“珍邮”两字,我知道中国邮票中确实有很多珍邮,有些还是世界级的,但我只集新中国邮票,故很想了解新中国邮票中哪些才算得上是珍邮。 答 在答复这个问题前,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珍邮(或称“珍品”),大多数集邮者认为珍邮就是价格特高的邮票,这种看法虽不算错,但不够全面。人们  相似文献   

2.
《外国邮票上的中国事物》(专题资料)自1984年首次在《鼓楼邮刊》发表、并在1984-1985年《集邮》杂志上连载,至今已19个年头了。十几年来,这一专题已成为我国集邮者喜爱收集的热门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频繁地出现在各国邮票上。为了使集邮者对新世纪以来外国发行的此类邮票有所了解,应《集邮博览》杂志之邀,笔者将2001年  相似文献   

3.
笔者是一个中小城市的集邮者,收集专题邮票十多年了,感到外邮收集有很多难处。首先是信息了解不够,没有相应的专题目录可以使用。我国综合性目录已经出版了《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欧洲卷、美洲卷、《最新世界邮票目录》等。这些目录使中国集邮者有了看到世界邮票发行概况的窗口,对外邮收集有一定作用。但要找某专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2011,(6):47-47
邮票选题一直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关注,对于集邮者来说,我国某一年发行哪些题材的邮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集邮本年关注什么,去哪里寻邮,写什么题材的文章,甚至集邮者的心情,因为集邮者一年的邮事大多是围绕邮票进行的。我们经常收到读者提邮票选题的信件,充分体现了集邮者的热情和期盼,对集邮者来说也是一种责任,邮票发行部门是否采用这些选题,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的心情,欢迎读者对邮票选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邵林 《上海集邮》2000,(9):41-42
集邮者在进行传统集邮的同时,往往会对邮票上的图案发生兴趣。比如,专门收集中国邮票的集邮家马任全,他也曾收集过一些外国邮票,因为他的生肖属马,所以特别留意画面上有马的各国邮票,口久自然形成一部马邮票的专集;王纪泽和张包平之是一对因集邮而相识、相爱的伉俪,他们除了专集红印花邮票外.还专门收集夫妇双人像邮票。这是与传统集邮不同的另一种方式,不以邮票的发行国家(地区)、年代、票种为界限,也不追求每套邮票必须“全”,而是只以邮票画面反映的内容或邮票发行目的(简单地说,是指邮票纪念或宣传的事物,一般为邮票的票题)作为取舍的依据,这类集邮方式称为“专题集邮”,最初的专题集邮又称“图别集邮”。  相似文献   

6.
英属马恩岛邮政近年来一直注重挑选与中国有关的事物作为其邮票发行的题材之一,对中国集邮市场的关注,源于中国数量庞大的集邮者队伍和中国集邮者日益增长的对外国邮票收集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邮坛纵横     
中国第二轮最佳生肖邮票评选办法 中国第二轮生肖邮票的发行已经划上句号,广大集邮爱好者心目中的佳邮是谁呢?根据集邮者的建议,为了促进中国生肖邮票设计印制水平的提高,我们决定联合举办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8.
由《林氏邮票新闻》主办的1997年美国佳邮评选结果于4月上旬揭晓。这份综合了美国集邮者个人感受的评选结果,使我们得以苒一次窥见严肃集邮者与众不同的审美取向。 三角形邮票评为最佳邮票 美国邮政史上发行的首套三角形邮票,以邮政马车和快速帆船为图,分别以红色或蓝色单色印刷。这样一套色彩单调、构图简洁的邮票,击败了许多色彩鲜艳的套票,被林氏读者评选为不分类别1997年最佳邮  相似文献   

9.
陈谷 《集邮博览》2010,(10):12-12
珍邮是很有诱惑性的两个字,集邮者一提到珍邮,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清代的"红印花",民国的"宫门倒印",解放区的"赤色邮票"。这些邮票大家都耳熟能详。珍邮的发现、保存、传承脉络都很清晰,它们的故事已经流传多年,并为公众所认可。  相似文献   

10.
邮票目录是集邮者的向导。大概所有集邮爱好者,特别是外邮的爱好者,都有过面对陌生邮票,急于了解它的“籍贯与背景、兄弟和姐妹”的经验。拥有更多的邮票目录,无疑是每个外邮爱好者都孜孜以求的。斯科特目录、米歇尔目录、吉本斯目录,这些名字耳熟能详,但对大多数国内邮人来说,却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幸运的是,在网络集邮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有了更方便、更经济的选择:网上邮票目录。  相似文献   

11.
邮票设计一直是广大集邮者非常关心的热门话 题。一套新邮面世,不管它遭遇的是好评还是非议,无 不表达着集邮者的深情。 一、赞扬与批评 邮票设计师们把自己的心血化作一枚枚精美的邮 票,他们完全有资格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热爱。但是,这 种尊敬和热爱,并不仅仅局限于歌颂与赞扬。邮票设计  相似文献   

12.
去年参加编写《湖南集邮史》时,分配给我的任务之 一是负责整理外国邮票上的湖南事物一章。当时能参考 的资料十分有限,只好找邮友们支援,才完成了上级交 给我的任务。对民主德国发行“毛泽东像”邮票的进一步 研究,直到现在才有了点眉目。这套在1951年发行的邮 票,对中国的集邮者来讲既熟知又陌生。早在上世纪五 十年代《集邮》杂志上就有过介绍,但年代久远,现在能  相似文献   

13.
每次佳邮评奖活动,我都会去采访最佳邮票获奖者,一方面,为自己主编的省级邮刊积累一些中国邮票艺术研究资料;另一方面,更是让未来参加佳邮评选活动的集邮者分享一份方寸之美。要把所有参加颁奖活动的设计家都采访一遍谈何容易,有的设计家因忙不能参加活动,或需要赶场,往往失之交臂。为此,我做了一些准备: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6日,河北邢台举办"中国集邮文化季·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红色珍邮品鉴会"。来自全市19个县(市、区)的集邮者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品鉴会展出了我国自1949年10月8日以后发行的所有纪特邮票,让集邮者大饱眼  相似文献   

15.
李明 《集邮博览》2014,(5):8-16
正引言"红便邮"是集邮者对"苏皖边区红色‘便’字5分邮票"的俗称(图1)。该票是解放战争时期所发行的解放区邮票中最具集邮价值,或者说集邮重要性最高的邮票。据考证已露面者不超过10枚,因此,多年来一直倍受集邮者的关注,已成为解放区邮票中著名的珍品之一。最早报道该票的文章刊载于1947年10月在南京发行之《首都邮刊》创刊号上,是一篇署名"筱"(即张筱,系已故著名集邮家和火花收藏家)的《红辨士票在边区》。该文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受一些基层邮协邀请,讲了几堂集邮课,开了几次座谈会,大家反映了不少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要给集邮者以出路。”这些年来,集邮者在国家邮政局,在集邮公司购买邮票,全部是买完拉倒,根本谈不上售后服务,所以这几年集邮者的集邮热情下降,兴趣不浓,有些人甚至不再集邮了,集邮队伍的人  相似文献   

17.
集邮者一般有求全心理,特别是专题集邮者,恨不得把属于自己专题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邮品都收集齐全,遇到了就买,生怕错过了机会。但是近些年来,集邮者感到要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就好像自己的钱包越来越小。一是邮票面值逐年稳步提高,二是新邮票不断地大量印出来。现在每遇新邮发行,似乎很容易使集邮者掏出大半个钱包。 这种令邮人感到集邮消费过重的情况,是世界范围内的现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随着集邮的普及,特别是专题集邮的发展,对邮票的题材、品种和数  相似文献   

18.
邵林 《上海集邮》2007,(8):33-36
邮票目录历来都是最重要的集邮文献,几乎每位集邮者都有使用邮票目录的经验,但并非所有集邮家都有编制邮票目录的机会。然而,话又要说回来,亲自编制邮票目录并非高不可攀,在实践中,又几乎所有集邮爱好者都曾为整理自己的藏品而做过记录,其实这就是最具特色的“个性化”邮票目录。过去,马任全编《国邮手册》,黎震寰和杨耀增合编《新中国邮票手册》,  相似文献   

19.
时下,"个性化邮票"成为邮坛上的新宠,集邮者应该如何看待"个性化邮票"这一新事物呢?本人试做如下分析,抛砖引玉,并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10月26日,受列支敦士登集邮主管诺伯特·哈斯勒邀请,北京近40名外邮爱好者相聚北京前门"方寸斋"召开座谈会。诺伯特·哈斯勒在会上展示并介绍了列支敦士登邮票,他还回答了中国集邮者提出的问题。与会者畅谈了自己收集外国邮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