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运动会可以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和体验体育成功的喜悦。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进程中,“健康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大家对学校运动会举办形式.项目设置、名次与奖励办法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学校的“体育节”、“体育周”、  相似文献   

2.
<正>中小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运动会可以推动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和喜悦。运动会是学校的常规工作,然而,办好运动会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合作。结合多年成功组织、参与运动会开展的经验,笔者认为,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是办好运动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我国阳光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创新,因此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运动会应以人为本,改革传统的竞技模式,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需要,使学校运动会真正符合当前改革形势的需要,成为学生都愿参与的运动会。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学校体育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本是以身体活动为方式,针对人的整个机体而进行的教育,却被视为"体质教育";学校体育本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人类生命关怀的事业,却被视为"装饰学校的门面";体育与健康课本强调"健康第一",却被视为"健康教育课";学校体育本是倡导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的互动,却被视为"学校内"的体育;学校体育本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却被视为"学习阶段的体育"。通过分析以上对学校体育的认识误区,认为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应当从全面、整体、内在、长远、宽广的视角去把握。  相似文献   

5.
试论学校运动会的改革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学校运动会多是以竞技性项目的比赛为主,内容单调,形式过于陈旧,对技术或体能要求较高,缺乏娱乐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增强体质和健康水平,不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思想,违背了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故学校运动会的改革势在必行。学校运动会应突出以健康愉快为主旋律,淡化竞技,强调娱乐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推进校园群众性体育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课外体育学校运动会不仅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但有些学校的运动会,主要是体育尖子参与,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脱离了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为此,我们根据广大学生喜爱游戏活动这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体育经费紧张,场地设施匮乏;特殊体育教研活动少,缺乏交流机会;运动会不能定期召开,学生体育比赛太少等。针对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学校体育要突出健康教育的思想,必须全面进行健康教育,努力把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效地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笔者就目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有关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博 《体育学刊》2001,8(6):28-30
通过献资料、理论分析、对比等方法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结合,是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方向,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的科学地位具有特殊意义。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结合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更新现念、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益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一般每个学校每年都定期举行一次学校运动会。通过各年级、各班之间的比赛,可以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积极锻炼的意识。学校运动会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竞争与协作、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给学生展示自我特点和运动特长的机会;给学生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但是,受竞技体育运动会的影响和之前我国学校体育运动会发展较慢的影响,传统学校运动会的设项大都是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多数都是专业大型运动会的翻版。传统学校运动会陷入了这样的误区:混淆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本质区别,把竞技体育等同于学校体育,脱离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受益"。教育部体卫艺司杨贵仁司长指出:"我们现在必须要把学校运动会改成真正的学生运动会。要让学生作主,学生都参与。"我校是苏北普通农村小学,我们多年来开展体育文化艺术节实践探索,将体育竞赛活动与学科知识、艺术能力展示相结合,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体质与健康的关系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增强体质”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很多体育教师片面强调体育的生物性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这种功效暴露出两个问题:其一是忽略了体育活动的心理学、社会学功效;其二是学校体育是一种义务性兼强制性的体育活动,学生只要参与就能够获得现实功效,但长远功效无法预测.分析体质与健康的辨证关系,阐释了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由“增强体质”到“健康第一”的转变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4个方面对学校体育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对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异化现象;对"健康第一"认识上的异化;对"以人为本"所带来的学生主体绝对化的异化;学校运动会的"精英"化发展现象等作出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廖伟德 《体育师友》2012,35(3):54-56
通过对汕头市1060所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师资配备、体育课程开设、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建立早操制度、开展运动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学校体育法规建设;按有关标准配备体育场地器材和体育教师;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科学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宣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开展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以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形式的学生体育锻炼;开展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形式的学生体育锻炼:加强督导评估制度管理。  相似文献   

15.
对改革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课标下学校田径运动会开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下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很多弊端,并提出了改革学校体育活动的原则、思路、要求和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当下,思考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学生体质增强之间的关系,是学校体育改革亟需研究的重要命题。在回顾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及健康观念演变的基础上,认为由于当下健康外延的扩大化,使学校体育无法承担起促进学生健康的重任。而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体育教学产生了目标理想化与实践虚无化之间的矛盾,更无法解决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因此,从增强学生体质的视角,提出"体魄强健"应该成为新一轮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的日趋平淡等,出现许多人格障碍、人格不健全等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在学校学习体育阶段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学生良好健康人格的标准及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不健康人格现状分析,探索如何运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新时期学校运动会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素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通过对学校运动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阐明了学校体育运动会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创新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9.
从体育价值方面谈学校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对体育价值进行了界定和分类,以此来揭示体育价值的内涵,进而从体育价值角度考察了体育与健康关系、学校体育的本质,认为体育在学生的心理建设和个体社会方面的价值也是学校体育本质的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体质下滑,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最直接。通过学校体育的途径,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积极的干预,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一个有效手段。提高学校体育开展力和对学生体质干预力的主要策略:一要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引导功能;二要营造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保障性的支持;三要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养成锻炼习惯;四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